糧食市場營銷模式優化與創新

時間:2022-07-11 02:50:37

導語:糧食市場營銷模式優化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市場營銷模式優化與創新

[摘要]中國糧食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國有企業占據了市場絕大份額。對于某些民營企業來說,雖然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且逐漸進入糧食行業的中高端市場,但與國有企業展開正面競爭時,并沒有顯著的優勢。從這一角度來看,需要對糧食市場的營銷模式進行重新評估,創新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優秀策略,促進行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糧食市場;營銷模式;市場模式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糧油企業在逐步發展的過程中,發展規模逐漸壯大,企業與經濟社會間存在緊密聯系,糧油市場面臨更加復雜的外部環境。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如果單純被動地適應外部環境,顯然會阻礙自身發展。需要基于市場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企業競爭戰略,穩定行業趨勢。

1糧食市場的營銷環境

1.1經濟環境。從經濟環境來看,外部國際局勢正在發生顯著轉變,各種不確定因素使得我國的經濟形勢變得更加復雜,宏觀經濟問題成為當前糧食市場的主要問題。雖然我國的經濟正處于穩定發展階段,在全球經濟體中處于前列,但仍面臨不小的下行壓力。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機構改革也在全面推行,一系列政策的出現都體現著我國對民生改革的決心。在對外方面也積極采取開放政策,尤其是“一帶一路”的提出,改善了我國外部政策環境,也讓我國和其他國家建立了緊密的戰略關系。綜合來看,在一個平穩增長的經濟階段,需要對糧食市場保持足夠的信心,始終讓行業發展走在持續健康的目標之上[1]。1.2政策環境。從具體政策來看,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糧食作物保證了我國農業的穩定持續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國人口基數較大,在政策方面會有相關產業的積極鼓勵措施,糧食市場在未來經濟發展中也會有巨大的機遇。從整體的經濟形勢來看,糧食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市場的進步,也確保了農業生產的穩定。2004年以來,我國不斷改進糧食收購政策,政府在進行宏觀調控的過程中,基于糧食產業進行了規劃管理。部分企業為了適應國家政策的轉變需要尋找自身的發展戰略,在優惠政策的影響下更好地維持自身的發展。1.3社會環境。目前,糧食不僅具備實用價值,還逐漸上升為一種傳統飲食文化,無論是水稻、小麥還是玉米,都已經走在綠色有機化的道路之上。因此,從整體的社會環境來看,消費者對糧食的需求仍不可或缺,證明糧食市場的發展前景不會受到嚴重影響。即便其他產業會因為經濟危機等因素受到不利影響,對于糧食產業來說,其始終是社會發展的必要產業。1.4技術環境。技術環境特指糧食產業的技術發展,其中包括技術研發、設備使用等。作為我國發展前景良好的糧食產業,需要更加關注技術環境,了解是否有技術提高的可能性與糧食流通體系的完整性。糧食的生產和銷售不需要過高的技術,需要技術支持的是糧食的加工儲存,要加大對該方面的投資,獲取穩定效益。

2市場競爭模式分析

2.1行業競爭趨勢。雖然我國糧食產業的發展時間較晚,但是具有良好的發展態勢,例如我國的大米零售市場已經處于完全競爭的狀態下,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大型國際糧食企業,都可以在國內市場甚至國際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提升了行業的準入門檻,構建了糧食營銷渠道。一些中小型企業或周邊地區產業也有發展的空間,其逐漸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2.2新型營銷模式的出現。信息時代下,網絡營銷成為人們主流的消費趨向,創新社交運營也成為糧食市場的主要發展傾向。例如以手機APP軟件、網絡店鋪為載體的新型營銷模式,消費者們的廣泛青睞,也便于產品的營銷和品牌效應的傳播。在即時的網絡運營體系下,消費者可以了解產品的相關信息,從而觸發二次營銷活動的有效傳播。還可以發揮傳統渠道的營銷作用,將現代科技與文化環境進行有機結合,拓展品牌的影響力,必要時還可以實施多品牌戰略。具體來看,產品涵蓋了高端市場和中端市場,一些低端市場也有涉獵。完善的品牌體系之下,傳統營銷渠道的穩定性優勢更加突出,保證了其產品銷售的價值和方向。糧食市場可以借助這些營銷模式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給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2.3市場發展趨勢。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綠色食品行業標準越來越顯著,消費者對糧食產品的認知也發生了轉變。對于市場而言,除了標準化、科學化的管理之外,還應該明確在劣勢環境下的機會策略,例如在市場發展整體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如何建立銷售渠道進行良好的市場推廣,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展開產品組合是利益分配的核心內容。對于某些企業來說,需要針對市場需求和市場反應,開發適合于市場銷售的產品,市場可以從質量、價格等各個方面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消費需求。

3市場營銷策略的優化

3.1市場定位。按照市場類型分類,糧食市場分為批發市場、銷售賣場與網絡銷售渠道。其中銷售賣場與網絡銷售渠道主要面向一般消費者,批發市場主要面向酒店、餐館等。需要根據消費能力、消費階層做好相應的市場定位,包括與收入標準之間的分析,編制對應的市場發展模式,以市場策略為基礎,迎合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和習慣[3]。無論是什么行業,品牌效應的作用顯而易見,對于糧食產業來說,大部分消費者熟悉的品牌已經深入人心,無論從規模還是從市場知名度來看,處于相對優勢的環境當中,這些企業需要確定市場營銷的實際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在價格方面并不會過分看重,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嚴苛要求,可以為糧食市場營銷提供合理的利潤。3.2產品策略。從產品策略的角度來看,糧食企業在產品組合的過程中,會根據各階段消費群體的不同特征設置系列化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求。消費者在采購相關糧食產品時,會先考慮品質,再關注價格。糧食的市場營銷也應該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合理地對銷售價格展開調整,在不影響產品和服務成本的前提下,為消費者提供所需要的產品。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成熟,未來的糧食市場營銷模式中,品牌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最終的市場競爭必將演變為品牌競爭。對于糧食企業來說,除了增加產品,給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選擇之外,還可以在產品包裝、產品設計與產品理念上進行調整,結合消費者的行為特征與消費趨勢,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激發購買欲望,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3.3價格管理。市場營銷始終離不開價格管理,消費者在購買同類產品的過程當中,除去質量因素之外,產品價格的高低是影響消費欲望的重要因素。在同類型、同層次的商品中,消費者會以價格的高低來劃分商品的檔次,這種心理趨向可以成為市場營銷模式和市場模式發展的主要參考依據,在合理的前提下確定高檔產品的形象,吸引特定目標市場的消費者。例如某些糧食產品,在價格上比較“親民”,但是在高端消費市場中,較低的價格會產生一些反作用[4]。對于高端市場的消費者而言,其并不是非常在意產品的價格,而是更在意產品質量。市場營銷環境中可以合理提升這一部分產品的價格,確定自身產品的形象與包裝,在某些程度上會提升固定消費群體的購買欲望,最終實現對商品的有效銷售。例如典型的數量折扣定價策略,在購買量越大的前提下,享受折扣的幅度也會隨之提升,這種營銷模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鼓勵消費者多消費,一般具有一次性折扣與累計折扣兩種方式。一次性折扣是指某些產品達到額度之后,向消費者提供折扣優惠;累計折扣是根據消費者的購買總量給予折扣。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實現產品營銷目標,也不會因為利潤減少而受到損失,“薄利多銷”正是折扣定價策略的體現。在采取折扣策略時,需要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明確合理的折扣標準與比例,當折扣過高時,利潤會下降;當折扣過低時,消費者獲得的優惠幅度較小,會影響其購買欲。相關企業需要確定銷售目標與普遍認可的競爭手段,在市場中確定行業標準,維持市場的正常運行。3.4推廣策略。市場調節作用中市場推廣是重點,可以按照多種促銷方式建立企業品牌和產品效應,或者與經銷商積極配合,展開不同類型的品牌推廣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市場管理部門應該與經銷商進行溝通協調,提供合理的支持與培訓方案,明確消費者和經銷商之間的關系,廣告策略是一種典型的手段[5-8]。大范圍進行廣告宣傳,可以準確把握合理的宣傳時機,形成廣告宣傳效應,樹立市場的良好形象。新媒體時代,可以借助網絡的優勢,在不同的門戶網站中進行產品宣傳[9-10]。

4結論

市場營銷模式的轉變是未來糧食產業的發展趨勢,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無論是糧食企業還是市場,都應該意識到大環境帶來的發展機遇和變化,明確內部資源配置方案。對于市場而言,應該明確發展戰略與發展模式,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調節作用;對于糧食企業而言,其面臨更加復雜的外部環境,要想保持自身優勢,應該制定與之相對應的管理競爭策略,維護糧食市場的安全穩定,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支持,促進傳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潘婷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