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市場營銷專業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
時間:2022-10-10 04:14:45
導語:中職市場營銷專業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大數據時代中等專業市場營銷專業校企合作模式轉變的重要性和作用,其次在合作博弈的基礎上,探討了營銷專業校企合作轉型的優勢和問題,最后提出了建立營銷專業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構想。
關鍵詞:市場營銷;合作博弈;校企合作
1市場營銷校企合作模式現狀
校方為主導,以企業為輔助的“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當前中職學校市場營銷專業的主要校企合作模式,即將企業的工作流程與學校的學習過程相結合,職業人的工作技能和學生的學習技能相結合。同時,學生在崗位實踐過程中可以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即實習工資。現實中,企業對新型市場營銷人員的需求量與中職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量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缺口。究其根本原因,缺乏營銷專業深度校企合作的平臺、企業參與中職教育的驅動力不足、中職營銷專業的局限性等導致中職市場營銷專業校企合作缺乏創新,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1合作定位模糊中職學校市場營銷專業主要根據政策要求尋求關系化的合作對象,依賴于學校領導或者教師的社會關系維系著不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依靠個人能力協調溝通校企合作方案和設計,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導致學生管理缺乏章程,合作過程中的溝通不順暢,導致合作成本和收益不協調。校方“一頭熱”的合作關系致使合作定位不清晰、不精確。1.2企業的淺層次參與有效的校企合作可以降低企業的人才培養成本,企業基于優惠政策期望降低企業成本參與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看重經濟收益,忽視人力資源的收益,導致企業不能夠深層次地參與校企合作;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學生考慮到就業的穩定性和忠誠度,其很難真正參與到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中,最終導致校企合作呈現出管理、安全、溝通等難題,加大了校企合作的管理成本、時間成本、人力成本。1.3合作關系不穩定校方參與校企合作時的定位不精確,忽視了企業的崗位需求,加大了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成本;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經濟利益導向嚴重,與學校期望提高學生的就業技能相背離,導致兩者參與校企合作的目的難以協調,加大了合作的難度;合作關系的維護依賴于社會關系,缺乏合作協議的制約,背棄合作協議的成本低,導致了校企合作關系不穩定。
2校企合作的博弈關系分析
2.1合作博弈分析。博弈又稱對弈,指參與博弈的局中人在信息平等的對局中,根據對手的策略以期望經濟人利益最大化為導向選擇對抗策略,尋求最優的決策過程。根據博弈雙方是否存在約束性協議,可以分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在對弈過程中,對弈雙方由于受到經濟人利益的驅使,常常會陷入非合作狀態下的“囚徒困境”。同時,有約束力協議的對弈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對稱、局中人不完全信任導致雙方選擇背棄協議,最優的決策難以實現,合作博弈進而轉化成為“囚徒困境”,即非合作博弈。因此,校企合作的關鍵在于將非合作博弈轉化為合作博弈。即校方和企業在合作中取得的利益均大于不合作取得的利益,才能形成長期、穩定、深度的校企合作,促使營銷專業校企合作共贏,打破經濟人利益的壁壘,擺脫非合作狀態下的“囚徒困境”。2.2校企合作關系分析。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服務、教學資源等方面資源共建共享的合作關系。校企合作教學參與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著校企合作的收益和總收益。從交易客體上分析,校企雙方的合作,交易的客體是教育、課程、人才技能等難以量化的收益,決定了校企合作的公益性和市場性。就校方而言,提高學生技能的實用性,必須依賴企業生產資源;就企業而言,人資資本是其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參與職業教育,有利于提高畢業生技能與企業生產的匹配度。因此,校方與企業具備合作的基礎,合作收益的社會輻射性,使合作具備公益性。合作過程中,中職學校從規避政策風險、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力求降低辦學的創新力度,降低合作辦學的成本,從而引發實習指導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學生管理的有效性等難以適應合作需求的問題。同時,企業作為盈利性組織,參與合作辦學過程中投入的實訓設備等固定成本,提供的實習工資、學生保險等變動成本,會走向協調低成本、高收益。因此,校企合作過程中的市場性影響著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2.3校企合作博弈關系分析。(1)合作博弈的特征。校企合作博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如在博弈矩陣中弈存在{1,1}和{2,2}兩個純策略均衡和一個混合策略均衡(校企雙方均以1/2的概率選擇合作或不合作)。校企雙方在對弈的過程中,均不會主動地選擇合作策略,合作在不完全信任的環境中,對校企雙方而言均不是最有利的決策。只有{2,2}均衡才是校企博弈中最佳的效果,被稱為帕累托最優的納什均衡。其他的均衡決策均可以改善,稱之為合作失利。(2)校企合作博弈關系分析。校企雙方的合作關系兼具公益性和市場性。倘若校企雙方信息不完全對稱或者不完全信任,雙方會基于經濟人角度考慮選擇利己的不合作決策即背叛策略,校企合作陷入了“囚徒困境”,引發“檸檬市場”。事實上,中職教育的公益性和企業生產的市場性,合作原則的不一致性,往往導致合作的參與程度不一致。校企合作不是一次簡單的對弈,是一個過程。校方或企業單方面的不合作只會降低自身的收益。而合作過程中,只要合作參與的程度不一致(雙方資源投入不匹配),就會導致雙方收益和總體收益都下降;而如果投入水平較低的一方,調整策略則總體收益均提高。以一年培養期的可變成本為例,校企雙方均依據合約投入50萬元的經費,可以培養出100名優秀的營銷人員。相反,校企雙方基于囚徒困境的博弈關系認為,單方的不完全合作可以提高自身的投資回報率,校方投資40萬元,企業投資30萬元,投資比率不一致,可變成本與固定成本的不匹配,出現實習設備利用與維護不匹配等問題,培養的優秀營銷員可能不足60人。最終,校企雙方均未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率,相反雙方收益率均下降,投資比例高的損失嚴重。如果合作環境好,雙方不會主動減少投資。校企合作收益符合短板效應,即相互參與程度決定合作收益水平。合作的整體效益取決于雙方的淺參與或少投入。校企合作具有博弈特征。2.4驅動力不足使校企合作博弈復雜化。(1)營銷專業校企合作內驅力不足。中職學校市場營銷專業校企合作的內驅力不足,在于學校定位的偏差。中職學校的專業設置和建設,受傳統辦學條件的禁錮,復制高職學校的校企合作模式,甚至認為中職的校企合作不完全必要,導致校方參與校企合作的內驅力不足。在實際的合作過程中,忽視中職營銷專業本身的特點,以至于合作的企業相關性不強。校企合作的維系,掙脫合作條約,依賴于校方領導或者相關教師的社會關系,加大了校方背棄協議的砝碼。(2)企業參與的驅動力匱乏。企業參與校企合作中的工、學交替培養,本質上可以節約企業的人力培養成本。事實上,一方面,企業營銷基層崗位、零提升空間使中職營銷專業的學生最終選擇放棄。企業以最小的成本招到合適的職工,適當的培訓即可滿足企業的需求,校企合作對企業而言投資與收益不匹配;另一方面,合作企業的相關性不高,合作企業吸收人才的積極性不高,校企合作相當于給其他企業做嫁衣,進而導致企業更容易背棄協議。(3)學生素質加深合作難度。中職學生的職業技能可復制、文學素養偏低、職業素養很難塑造、職業信仰難堅定,增加中職學校與企業合作的難度。中職學生的綜合水平偏低,直接導致學生的就業規劃不明確,對企業的忠誠度低,就業能力的可塑性不高,增加了企業的用人成本,提高了企業參與合作的風險,無形中加劇了校企合作的難度,提高企業背棄合作協議的可能性。
3建立市場營銷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
3.1政校企參與,協調公益性和市場性原則。根據市場規律,校方與企業按照市場原則自愿參與資源配置,并確定良性合作博弈關系。同時,雙方按照市場原則共享資源、獲取利益。市場性原則實現優化專業結構,充分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破除低水平、淺層次合作(建立專家委員會、下企業拍照片)的瓶頸。政府的參與破除市場滯后性、急功近利性的壁壘,強化校企深度合作的公益性,優化校企合作機制,拓展校企合作渠道。3.2優化校企合作激勵機制實現雙贏。深度校企合作應以校企合作雙方共贏為基點。深度校企合作理應消除教育只是教育部門的職責的傳統觀念,協調校方和企業教育功能與市場調節功能。一方面,校方要確保合作育人質量、素養是緊密合作的目標,同時要為受益的合作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充分利用技術和科研,為合作企業解決問題,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參與合作企業在承載生產和提高利潤的同時,也承擔著育人的責任,即為了培養合格人才犧牲了一些公司的利益。最終實現校方和企業的共建、共享、共贏。政府通過立法的方式,一方面,加大經費投入,合理分攤深度校企合作的教育成本,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另一方面,通過給予補貼或者稅收減免等經濟杠桿,彌補企業經濟損失,鼓勵企業深度參與校企合作。3.3規范營銷專業教學管理,強化合作的內驅力。與公益性組織不同,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容忽視。校方應該通過規范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管理,強化學生的內在素養,以本地區企業需求為導向,強化市場營銷專業特色、品牌專業建設,提高深度合作對企業的吸引力,變“要我合作為”“我要合作”。譬如,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服務于當地發展為契機,確定“營銷+”的培養模式,確定行業和市場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等,實施訂單式的深層次合作,促進雙方的深度參與,促成市場營銷專業的深度合作。
參考文獻
[1]張俊英.學校與企業[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方桐清.校企合作中企業動力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9(10).
[3]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高鴻業.微觀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5]馮珺.從博弈論議校企合作的“雙贏”[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0).
作者:任辰辰 單位: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
- 上一篇:項目管理在市場營銷實踐的作用
- 下一篇:我國農村醫藥市場營銷模式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