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與食品安全意識培養
時間:2022-08-08 10:41:27
導語:基礎教育與食品安全意識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食品安全作為一項直接與“綠色生活”掛鉤的民生工程,對人體健康具有直接性影響。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舒適安心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隨著食品工業的飛速發展,食品安全問題逐漸顯露,加強食品安全意識培養勢在必行。中學基礎教育作為一門人文社會科學類學科,內涵豐富的食品知識,在中學語文教育中滲透食品安全知識,緊抓、實抓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幫助學生構造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食品質量與安全》一書,由學者劉雄、陳宗道編著,于2009年8月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分為十章,主要圍繞食品的安全性展開論述,內容涵蓋食品安全概述和中國食品監管現狀、植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動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加工食品的安全性、食品安全性評估、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服務環節的安全質量保證與控制、食品衛生安全法規標準、食品安全監管的機構和制度等,從食品安全的相關概念到應對方案都做了逐一闡述。其中,詳細闡明了各類物質給食品安全帶來的影響,并針對這類影響提供了專門的控制措施。該書內容豐富、邏輯嚴謹、結構完整、框架清晰、食品安全知識點覆蓋全面,解決措施聯系實際,多舉并措,實用性強,可為研究食品安全提供豐富的素材支撐,對培養學生食品鑒別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作用,對提高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具有長遠的參考借鑒價值。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作為人類精神愉悅享受下高品質生活的物質保障,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需求,良好的食品衛生環境有利于促進生活水平的提高,進而滿足人們高層次的精神享受。隨著社會的發展,不良商家的道德淪喪和食品衛生意識的缺乏,食品安全問題時有曝出,地溝油、三鹿奶粉、瘦肉精、食物中毒等事件屢見不鮮。食品安全已成為一大民生安全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會給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危害,還會破壞社會的穩定和諧、影響經濟發展,給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害。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良好的身體素質必不可少。而中學基礎教育學科貫穿于學生教學發展的始終,利用基礎學科培養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如何在中學基礎教育中融入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具有以下途徑:
一、“因材施教”,教材融入食品安全知識。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入食品安全知識講解,充分利用好教材,在保證不偏離學科主旨內容的基礎上拓展知識講解范疇。涉及到食品知識的內容,及時向學生進行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如:在講到《在山的那邊》一文時,文章導入時可充實野生菌類識別內容,強化學生食品鑒別能力,防止因誤食有毒食物導致中毒事件的發生等。通過結合教材內容,從點滴教學中灌輸食品知識,逐步提高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二、理論聯系實際,培養自主食品安全意識。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聯系實際生活,通過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教學方式走下講臺,從課堂走進生活,拓寬知識講解途徑,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首先,在語文教學中通過真實案例例舉講解,聯系社會時事熱點類食品安全問題,向同學們普及食品安全的危害,引導學生提高食品安全警覺性。如:生活中,零食作為學生間暢銷食品之一,一些成分超標檢驗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劑(人工甜味劑、色素等)會誘發癌癥、導致急慢性中毒等問題,長期食用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造成不可挽回后果。其次,定期向學生推薦食品安全類書籍——《食品質量與安全》、《生活中不可不知的食品安全知識》、《食品安全手冊》等。結合現達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推送相關食品安全知識網站,如:中國食品安全網、食安中國網、食品伙伴網等,拓寬學生知識獲取渠道。最后,舉辦食品安全知識有獎競答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將食品安全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有效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妒称焚|量與安全》著重論述了食品安全的影響因素和食品安全的危害來源以及如何處理食品安全危害的問題,可為研究中學語文教育與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培養的關系問題提供科學指導,對促進學生食品安全教育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作者:席加宏 單位:鹽城市教育局 教育科學研究院
- 上一篇: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的運用
- 下一篇:企業經濟合同管理程序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