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規劃及管理
時間:2022-01-05 03:39:49
導語: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規劃及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惠山區位于無錫市西部,全區現有小型灌區63處、排澇泵站291座,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規劃及管理任務繁重,急需進行系統規劃研究。本文設定工程規劃水平年,提出設施建設標準,制定工程總體布局,并對重點局部工程進行詳細闡述,建立了科學管理機制,以期為同類區域性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規劃和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節能;高效;運行管理;防洪除澇
1概況
1.1基本條件?;萆絽^地處東經120°04'~120°24'、北緯31°~32°46',屬長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無錫市西部。區域總面積325.03km2,平原區面積40.267km2,圩區面積273.257km2。全區戶籍人口53.59萬,其中農村人口26.03萬,人口密度1603人/km2。全區耕地面積10.99萬畝,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24萬畝,其中糧食作物3.18萬畝、經濟作物6.06萬畝。1.2設施現狀。區域現有有效灌溉面積7.9165萬畝,小型灌區63處,總面積9.2837萬畝,主要分布于堰橋街道、前洲街道、玉祁街道、錢橋街道等地。泵站工程可分為單排澇、單灌溉、灌排結合三種,分布于惠山區各鎮村,總裝機9003kW,其中排澇泵站291座,灌排結合泵站11座。分析泵站運行情況可知,帶病運行有426座,占27.22%,報廢需重建的有36座,占2.3%。惠山區建有大量防洪排澇工程,圩區保護面積達36.992萬畝,占70.7%,堤防長266.14km,固定排澇動力3.1萬kW,排澇流量640m3/s,初步形成防洪體系,具有獨立排澇設施。區域防洪可達20~50年一遇標準,塘壩8處,有效庫容76.282萬m3。少數病險閘站滲漏水嚴重,滲涇長度不足,標準低,設備老化,需徹底改造。1.3運行現狀。水利站承擔區域內站、閘、河、堤、涵洞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和指導職能,根據該鎮聯圩情況,承擔聯圩站閘的維修養護、日常運行以及河、堤的管理、巡查、養護工作。目前田間工程和小型灌溉站存在工程維護管理費短缺、用水戶參與不積極的問題。多數圩區水利工程按屬地由街道管理,承擔建設與管理費用,區水利農機局監督指導。以水利站為圩區管理機構,實行長效管理,人員與維修保養費由區、鎮兩級財政承擔,工程運行費由受益單位承擔。目前,仍有部分圩區歸村委會管理,難以維持長效運行?;萆絽^現將區、鎮、村、組四級河道納入管理范圍,實行市場化運作,公開招聘專職河道管理員,建立管理網絡。對破壞水利設施、非法取水用水、違規設置排污口等行為進行監管,有力保護了河道疏浚成果。該管理方式尚屬試運行階段,仍有待于完善。
2現存問題
惠山區通過不斷加大水利建設力度,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隨著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1],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仍存在不少問題,需要迫切解決。2.1缺乏統一規劃。區域內多數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修建均為解決局部地區的灌溉、排水、防洪排澇需求,僅進行小范圍的建設,未統籌考慮流域或惠山區的整體情況,缺乏統一規劃與遠景部署,使得工程建設呈現點多、面廣、線長等特點[2],給運行管理帶來不少麻煩。2.2工程年久失修。區域現有水利工程多數修建于20世紀50~70年代,目前已經運行30~40年,運行效率較低,且存在安全隱患。部分工程滲漏問題突出,已成病險工程。由于工程前期設計標準較低,配套設施不完善,使得灌溉保證率低、灌溉系數小,導致水資源浪費嚴重,工程難以發揮最大效益。2.3重建輕管嚴重。由于管理制度的區域限制性,跨村以上的農村水利工程管理機構受行政安排,帶有壟斷色彩的經營模式,缺少水務財務公開、民主監督的農戶參與管理機制[3],工程養護管理經費財政或集體經濟負擔不起,造成工程運行中設施老化陳舊不能維護更新、質量下降、效益衰減等惡性循環。因此,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工程運行管理質量直接關系其效益的發揮。2.4專業素養有待提高?;鶎铀块T管理范圍窄、級別低,直接面向農村,兼有設計、監理、施工、政府監督等多種職能,但一般不具備相應資質。各鄉鎮水利站,直接承擔農村水利規劃、建設、管理和執法等重任。然而,基層水利技術人員缺少專業技術培訓,難以應對工程中出現的深層次技術問題。
3建設規劃
3.1規劃范圍。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對惠山區農田水利設施的需求,分別確定惠山區農田水利規劃近期水平年、中期水平年、遠期水平年各項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目標。規劃以灌排溝渠整治、圩堤加固、水系溝通為基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配套和改造為重點,因地制宜地推進節水灌溉發展。3.2規劃目標。統計分析2010年現狀指標值,根據惠山區國民經濟發展綱要,劃定惠山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節點性目標[4]。2020年,西漳大聯圩防洪標準達200年一遇,惠山新城防洪標準達50~100年一遇,其他地區50年一遇,農村圩區除澇標準達20年一遇。有效灌溉面積達8.2645萬畝,其中旱澇保收田8.0545萬畝,高標準農田7.1935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2.03萬畝。小型灌區的灌溉水利用系數大于0.7。3.3總體布局。依據惠山區水資源與水環境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求,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原則,以工程配套改造和管護機制改革為手段,通過資金整合、集中投入、整體推進戰略,科學合理提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總體布局。a.建設高標準防洪除澇減災體系。建設全區范圍防洪除澇工程體系,并兼顧洪水預報、調度、抗洪救災指揮、防洪保險等工作。b.建設水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給體系。以節約、管理、保護為重點,形成城鄉供水、農田灌溉、內河航運、水產養殖及旅游等水資源綜合利用格局。c.建設農村水利現代化工程體系。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環境改善”為重點,形成“擋得住、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的農田水利工程體系。d.建設良性循環的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進行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地下水超采控制、水質監測、水污染防治及水資源調度等,形成水生態環境良性循環。3.4工程建設。3.4.1防洪除澇工程圩區達標建設30個,圩堤總長度270.282km,圩堤達標建設長度225.674km,加固土方560.64萬m3,改造圩口閘涵45座,新改建泵站158座,其中新建111座、改造47座。3.4.2末級渠系建設整治渠道218條,整治長度105.89km,其中襯砌長度90.882km。疏浚排水溝數量229條,長137.66km。改造各類配套建筑物606座,其中水閘2座,其他建筑物604座。3.4.3河道疏浚工程縣級河道疏浚24條,長62.03km,疏浚土方148.99萬m3。鄉級河道疏浚62條,長111.48km,疏浚土方272.31萬m3。疏浚行政村82個,疏浚農村河塘土方291.43萬m3。3.4.4山丘區小流域治理山丘區小流域治理主要為錢橋街道和陽山鎮,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3hm2。其中:錢橋街道小流域2個,面積67hm2,截水溝70條,經濟林面積0.8hm2,種草面積3.9hm2,其他坡面整治面積40.1hm2,配套建筑物18座;陽山鎮小流域2個,面積6hm2,經濟林面積6.0hm2。
4管理機制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土地流轉速度加快,農業快速朝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升級改造,提高其運行管理水平,建立長效運行管理機制迫在眉睫。通過總結惠山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運行現狀,總結以下幾個點以便建立科學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管理機制。4.1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政府領導機制,為農田水利項目建設提供組織保障。成立以惠山區人民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區財政局和水利局主管領導、各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協調各項工作;把農田水利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與農村土地流轉結合,統籌規劃,提高小型泵站灌排能力;建立領導機制,合理調整泵站布局、完善灌溉渠系工程,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達到安全、節能、高效的運行目的。4.2規范項目管理。為確保小型農田水利項目有效實施,建設一批小型灌排工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運行高效、管理科學的農田排灌工程體系,灌溉保證率達90%以上。進一步明確規劃原則,建立“一次性規劃、分步實施”和“建一片、成一片,發揮效益一片”目標,全方位推進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實現跨越式發展;規范工程立項、審批制度,在調查摸底基礎上,制定改造工程日程表,逐一立項,統一報批;加強項目資金管理,加強項目預(結)算和竣工決算審查,嚴格審定工程施工預算。4.3強化工程建設為確保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高質量、高標準建成,工程建設方面應堅持以下原則:堅持在工程實施中嚴格實行工程建設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工程建設合同制;完善工程質量管理、監督體系,充分行使各級質量監督機構的質量監督、檢查職能;嚴格項目驗收管理以及更新改造項目的審計監督、監察工作,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工程規范管理。
5結語
惠山區位于無錫市西部,全區耕地面積10.99萬畝,現有小型灌區63處、排澇泵站291座、圩區保護面積36.992萬畝,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規劃及管理任務繁重,急需進行系統規劃研究,以便于其長期發揮效益。通過分析惠山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現狀,認定工程缺乏統一規劃、建設年代久遠、重建輕管嚴重、運維水平有待提高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劃定惠山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規劃近期水平年、中期水平年、遠期水平年工程建設目標,設定2020年圩區防洪、灌溉效率等建設標準,提出以防洪除澇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給體系、農村水利現代化工程體系、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為組成的總體布局。對防洪除澇、末級渠系、河道疏浚、山丘區小流域治理等重點工程進行了詳細闡述,建立了加強組織領導、規范項目管理、強化工程建設為核心的管理機制,以期為同類型區域性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規劃和管理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姜訓宇,段生梅.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問題芻議[J].水利技術監督,2011,19(6):27-29.
[2]王仲江,蒲宏江,陳秀霞.關于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幾點思考[J].陜西水利,2011(1):175-176.
[3]李發源.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建設與管理之淺見[J].現代農村科技,2011(13):40-41.
[4]孫秀平.如何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措施解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9)
作者:陳婕 周建東 王健 單位:1.無錫市水利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江陰市水利工程公司
- 上一篇:水利工程招投標造價控制探討
- 下一篇:高標準農田水利項目建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