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探索
時間:2022-06-13 11:23:45
導語: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情況簡介
宿城區地處江蘇省北部,是地級宿遷市的主城區,北和東與宿豫區接壤,南與泗陽、泗洪縣毗鄰、西與徐州市睢寧縣相連。宿城區區域總面積854km2,全區耕地面積65.56萬畝,下轄10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6個街道辦。2009~2017年以來,宿城區累計實施了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投資達2.2億元,建設泵站103座,渠道防滲385.81km,渠系建筑物5684座,高效節水0.6萬畝等,新增恢復灌溉面積4.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6.36萬畝。此基礎上宿城區在新一輪的國家專項資金的支持下,計劃開展第十批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2018~2020年),擬投資6600萬元,對全區內10個項目區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進行建設。預計項目完成后,將進一步提高農田水利的灌排標準,為全區農業生產奠定重要的基礎。
2加強項目前期工作
項目前期工作是項目建設的首要關鍵環節,項目前期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影響項目建設的形象進度和投資效益。在設計上做好前期工作,深入踏勘,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變更。在選取重點縣項目區時,根據規劃編制原則,因地制宜,做到“五個結合”和“一個做到”,即:與水源點建設相結合,與高效節水建設相結合,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群眾意愿相結合,做到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可行。在資金上注重農水資金的整合效益,整合農村河道疏浚、灌區改造等項目,注重連片治理,基本建成了“渠成網、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樹成行、旱能灌、澇能排、生態化”的連片高產穩產農田。在科學規劃的同時,緊抓組織領導,成立了項目建設領導協調小組,加強了不同部門及不同項目間的協作力度。
3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資金能否切實到位直接決定重點縣建設任務的順利完成,是建設質量能否得到保證的一個關鍵環節。如果資金不到位,不排除重點縣三年建設方案和年度實施方案確定的建設內容不能按期完成,甚至在施工過程中會出現偷工減料、影響工程質量的現象。為此,必須切實落實重點縣建設資金,特別是多渠道籌集地方資金[1]。1)創新投入機制,增加投入渠道。努力創新機制,積極爭取上級投入,多渠道、多層次籌措資金,不改變資金投向和使用范圍的前提下,整合資金,統籌安排,綜合使用。2)圍繞重點領域、地區和項目進行整合,調整資金支出結構。編制年初預算時,在優先保證部門正常運轉的基本支出和法律法規規定的重點支出需要前提下,相對集中支持重點地區、重點領域和區委、區政府所關注的熱點、難點示范點問題的解決。找準切入點,注重實效,積極調整支出結構。3)積極引導農民籌資籌勞。廣泛宣傳動員,大力發動群眾。區鎮村干部深入村戶大力宣傳,引導廣大群眾積極投身到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工作中來,營造全區上下大干農田水利建設的良好氛圍。
4創新管理模式
1)創新設計,生態節約。在重點縣工程設計過程中,考慮工程涉及面廣量大,而且大多屬于田間工程,在保證灌排要求的同時,把生態和土地節約放在設計理念的第一位。在渠道護砌設計中不僅充分考慮其功能作用的發揮,更注重其對自然環境所產生的影響,渠道多采用復式斷面,即上矩形下梯形,減少了渠道占地面積,擴大了堤防和道路的寬度。據初步統計,重點縣工程實施后,渠道工程在原有斷面的基礎上節約土地50多畝。2)整合招標投標信息,開展集中監理工作。在對重點縣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開展項目招投標工作,在規模較小的建設項目管理中,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工作,對各項工作流程進行簡化,與此同時結合項目的具體功能元素、特點元素、位置元素與監管難度元素等,正確進行標段的劃分,進行招投標的打捆處理,集中開展監督管理工作[2]。3)嚴抓重管,保證質量。在質量管理上,在健全項目法人質量管理體系的同時,主要做到“五抓”:一抓人員到位,對總監和項目經理等人員實行押證制度,逐日考核,對質檢員、安全員等督促到位;二抓材料進場質量,采取見證取樣、平行檢測等方式,對鋼筋、水泥等原材料嚴格進行進場檢測,一旦發現不合格的材料立即清除出場;三抓第三方質量檢測,在工程開工伊始建設處即委托第三方具備資質條件的質量檢測單位對工程實行全過程動態獨立抽檢,保證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整改;四抓現場考核,實行“半月考”制度,組織所有標段項目經理、總監理工程師和建設處現場負責人,對各個施工標段進行全面考核評比,兌現獎懲;五抓現場監督,聘請群眾義務監督員現場監督工程質量,并實行查實處罰。4)民辦公助,群眾監督。重視農民所提出的意見與需求,遵循一事一議的原則,對村民籌資籌勞等工作進行分析,引導農戶參與到工程的規劃環節、投勞環節、建設環節與管理環節各方面工作中,將農民作為工程的建設主體、管理主體與受益主體。在工程中建設相關的“四項機制”:其一就是針對工程的建設進行公示處理,在建設前階段、建設過程中與建設工作完成之后,都要公示工程情況。其二就是群眾投工方面的體制,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使得群眾能夠結合投工以及用工狀況,進行書面方面的承諾。其三就是邀請群眾參與到規劃環節中,給予群眾意見充分的尊重。四是“群眾義務監督制”,在項目區聘請義務監督員,對該項目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督。有效地激發了群眾投工投勞、參與水利建設的熱情和主人翁的意識。
5做好后期管護工作
在后期管護工作中,創新管護管理責任制度,明確技術指導工作要求,提升整體工作效果,保證促進重點縣的良性運行和可持續發展。1)根據工程特點、規模,提前謀劃運行管護工作,落實相應的運行管理單位。專業性較強的移交灌區負責運行管護,高效節水設施委托所在農業園的企業進行管護,其它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委托所在鄉鎮政府管護。同時積極推行農田水利合作社管理模式,項目區的鄉鎮組建農田水利合作社,拓寬融資渠道,明確管護機構,增強管護能力。2)積極推廣以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為主的基層管理體制改革,在抓好項目區管理單位“定編、定員、定崗”改革的同時,積極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使項目區改革順利實施。在管理體制方面,整合水務站與用水協會資源,創建緊密類型的管理機制,并按照精確、高效的要求對人員進行編制。3)遵循人本原則,重視農民用水方面的利益追求,將提升農村水利工程抗災性能與管理工作水平作為主要目的,提升農業的綜合生產力,加大節約用水管理力度,促進農民經濟效益的增加,使區域內的人員、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等都能得到和諧發展,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進步。
6結語
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的建設管理尤為重要,應遵循科學化的原則,除了要做好前期管理工作之外,還需加大招投標、群眾宣教等管理力度,更好的進行后期維護與管控,促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曉麗.關于加強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管理的思考[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3(2):56-58.
[2]李云錦.古田縣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經驗[J].城市地理,2016(4):105.
作者:姜亞 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陳集水務站
- 上一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措施
- 下一篇: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的運用
精品范文
10小型婚禮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