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項目概況及設計內容
時間:2022-10-31 09:19:52
導語:農田水利項目概況及設計內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杞縣農田水利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為田間灌排設施,采用低壓灌溉形式,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918hm2,項目完成后,在確保當地耕地面積穩定、質量提高,糧食增產,糧食可持續生產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為保障當地糧食安全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文章結合實際對杞縣農田水利項目現狀、水量平衡分析、工程設計內容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農田水利項目;工程概況;水量平衡分析;工程設計;杞縣
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糧食大省、農業大省,糧食產量占到全國的1/10,小麥產量占到全國1/4,每年外調糧食及其制成品超過200億kg,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產方面貢獻巨大。杞縣位于豫東平原地區,屬于農業縣,該地區通過農田水利項目建設,改善了項目區田間耕作條件,提高了糧食產量,增加了農民收入,為保障當地糧食安全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1工程現狀
杞縣農田水利項目位于泥溝鄉,涉及14個行政村,農業人口數量1.91萬人,建設規模1918hm2,現狀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0.55,復種指數1.80。項目區主要為井灌區,現狀機井中部分機井建于20世紀80-90年代,井深約25m,機井年久失修,井管坍塌,出沙,無配套設施,隨著地下水位下降,水量不能滿足要求,需更新重建;項目區現狀電力配套設施不全,部分村莊現狀有高壓,農民灌溉從附近高壓接電為主,缺乏安全性,部分村莊農民灌溉主要是通過從村內接電及柴油發電機作為動力,灌溉成本高;田間灌溉主要灌溉方式是大水漫灌或農民自己購買的小白龍灌溉,耗水、費時、勞動強度大,灌溉成本高;現狀項目區生產道路為土路,遇到雨雪天氣泥濘難行,影響農民出行和農業機械作業;項目區現有排澇溝道年久失修,淤積路壩并存,影響排澇效果,配套生產農橋數量少,影響農民和農業機械進出田間作業。
2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2.1設計水平年。項目現狀年為2016年,設計水平年為2018年。2.2項目區水資源狀況。2.2.1水資源及其可利用量。項目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22mm,P=50%年份降水量為391.50mm,P=75%年份降水量為261.00mm。經計算和對影響地表水分配情況及攔蓄設施的分析,項目區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為283萬m3,50%和75%年份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分別為212萬m3和141萬m3。項目區地下水可開采系數取0.75,地下水綜合補給量主要包括降雨入滲、灌溉回歸和側向補給,經對降雨入滲補給量、灌溉回歸補給量和對項目區內淤泥河、圈章河等季節性河流側滲補給量的計算,項目區50%和75%年份地下水資源可開采量分別為818萬m3和614萬m3。項目區總的水資源可利用量50%和75%年份分別為1030萬m3和756萬m3。2.2.2項目區可供水量。由于項目區為井灌區,全部利用地下水,因此考慮供水能力時,僅考慮地下水可供水量。項目區主要為井灌區,現狀共有機井352眼,大多為20世紀90年代的機井,井深較淺,平均深度25m,井口直徑30cm,出水量小。項目實施后新增364眼,增加了項目區的供水能力,項目區可供水量50%和75%年份分別為818萬m3和614萬m3。2.2.3項目區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項目區農業灌溉用水主要是淺層地下水,項目區居民生活用水是是深層地下水,項目區內無工業及二、三產業,因此,本次水資源分析主要為農業灌溉。項目區主要種植的作物有小麥、玉米、蔬菜等經濟作物,復種指數180%,種植比例為:小麥72%,玉米63%,經濟作物45%,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55;規劃水平年,復種指數180%,種植比例與現狀水平基本一致,灌溉水利用系數超過0.85,灌溉面積1900hm2以上。根據項目區的規劃面積、項目區農作物的灌溉定額,通過計算得出,項目區現狀水平年和規劃水平年的農業灌溉需水量分別為880萬m3和562萬m3。通過項目區可供水量和需水量計算分析,項目區現狀供水量不滿足需水要求。項目實施后75%情況下,灌溉需水量562萬m3,而地下水可供量614萬m3。因此,項目實施后,水資源條件和工程均滿足要求。
3工程設計
3.1設計基本資料。杞縣地處黃淮沖積平原腹地,農田灌溉主要采用淺層地下水,設計井深40m,靜水位7~8m,動水位14~17m,單井出水量25~40m3/h。地下水補給區和分布區一致,補給來源主要包括自然降雨的入滲,河道滲漏補給,田間滲漏補給等,具有補給快,水質好,易開采等特性,適宜于農作物灌溉。3.2機井工程。機井工程在現有機井的基礎上進行布局,據項目區的實際情況,機井采取方形或梅花形布置,機井間距根據項目區條件和地形情況,機井間距216~232m。設計井深40m,單井出水量32m3/h,動水位14m左右,靜水位7~8m,井壁管采用無砂混凝土管,井管內徑為50cm、外徑為60cm,厚度5cm。項目區耕地面積1918hm2,根據項目區地形、地塊、老井布局等情況,共需機井411眼,其中新打機井364眼。3.3低壓管灌工程。項目區低壓管灌1918hm2,采用梳齒形和豐字型布置。管道進口采用鋼管,通過螺栓與機井潛水泵出水管相連,連接處設逆止閥;給水裝置包括連接三通、立管及給水栓,采用固定式,給水栓通過立管與地下管道系統牢固地結合在一起。出水口間距30m,采用玻璃鋼閥體控制,同時設有排氣閥。田間低壓管道采用PVC管材,管徑110mm,壓力為0.63MPa。通過水頭損失計算,泵管水頭損失5.40m,地埋管水頭損失2.13m,移動軟管水頭損失1.26m,局部水頭損失0.88m,動水位14m,水泵揚程為23.87m。水泵型號選取200QJ32-26/2的潛水泵,額定揚程26m,揚程的使用范圍25~27m,電機功率4.0kW。3.4排水溝工程。項目區現有排澇溝道歷經多年運行,部分斷面淤積、破損嚴重、局部坍塌,需進行整治。項目區排澇模數取0.80m3/s/km2,縱向坡降以現狀坡降采用i=1/4000,橫斷面采用梯形土質斷面,計算設計排澇流量為0.66m3/s。
4經濟效益分析
4.1增產效益。節水灌溉新增灌溉面積的糧食和經濟增產效益按7.5%測算,項目實施后,小麥公頃均增產量450kg,玉米公頃均增產量450kg,經濟作物公頃均增產量375kg。項目區建設規模1918hm2,項目實施后年增產糧食120.06萬kg,新增經濟作物產值為192.27萬元。4.2節水效益。項目區發展的主要灌溉形式為低壓管灌,灌溉水利用系數由原來的0.55,發展到0.86。項目區農作物主要為小麥、玉米、棉花,根據《河南省農業用水定額地方標準》(DB41/T985—2014)及灌水定額計算,一年兩季,灌水次數為5次。公頃均年節水量1650m3,年節水量317萬m3,根據動力機的規格按每噸水省電0.14℃,每度電0.65元計,則節水節能效益為28萬元。4.3節地效益。項目區采用低壓灌溉的高效節水灌溉溉方式,可減少明渠工程,減少占用耕地量。根據《節水灌溉技術》及《農田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GBT20203-2006)中的有關數據和經驗數據得出:低壓管道輸水灌溉與明渠輸水灌溉相比,省地2%左右。綜合考慮項目區的實際,項目節地面積按照實施低壓管灌節水措施后,可比原灌溉措施的占地面積節地1.50%。則項目區可節地26.67hm2,按單位面積灌溉效益指標計算,年節地效益為5.70萬元。
5結語
保障糧食安全生產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確保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質量不下降,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糧食可持續生產能力不斷增強。杞縣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一是采用低壓灌溉節水工程,節約了耕地;二是完善了田間水源工程和灌排設施,提高了耕作質量;三是提高糧食單產,增加了糧食產量;四是節約了農業灌溉用水,提高了糧食持續生產能力。這四個方面的提高為確保當地的糧食安全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張京杰.淺談河灌低壓管灌技術在齊河縣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中的應用[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4,14(06):212-213.
作者:丁曉燕 單位:河南省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中心
- 上一篇:電子通信工程抗干擾接地策略
- 下一篇:皮影舞蹈教學方法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