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對策

時間:2022-08-01 03:18:31

導語: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對策

[摘要]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保障,是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水平的重要條件?;诖?,本文深入分析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實際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改善策略,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農田水利體系,促進農業經濟高速發展。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設計;管理體系

1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1.1資金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

調研分析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的實際建設情況發現,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與得到的回報不成正比。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主要由水利、國土、財政、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進行投資[1]。但是,其所投入的資金有限且沒有得到科學配置和合理利用,導致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進度、建設成果以及所帶來的經濟收益與投資前的預期目標存在明顯差距。

1.2管理體制不完善

目前,在農田水利工程領域,管理機制的建設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田水利工程功能的有效發揮[2]。同時,因相關人員管理思想落后,維護資金缺乏,導致管理站形同虛設,管理職能得不到有效發揮。

1.3工程設計不合理

進行農田水利工程設計之前,設計人員未對工程所處的環境進行綜合調研,盲目進行方案設計,導致設計的參數與實際環境不匹配,增加了后續施工建設中的工程變更風險。

1.4管護成本高

農田水利工程規模比較龐大,工程環境相對比較復雜,因此,在施工建設中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但是,由于相關人員管理理念相對滯后,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導致管理成本投入不斷增加,嚴重影響了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護效果。

2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對策

2.1多規合一,整合資源

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挖掘、整合資源,做好“多規合一”的組織工作[3],解決市(縣)規劃自成體系、內容沖突、缺乏銜接協調等突出問題,強化政府空間管控能力,實現國土資源、空間高效、集約、可持續利用,進而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結合當前社會發展需求,應推進農田水利工程項目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規合一”,形成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全面提高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成效。

2.2多維并舉,豐富投資渠道

充足的資金支持,有利于優化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管理,有效杜絕各類風險發生,將農田水利工程的價值有效地發揮出來,推動當地農業經濟發展。一是國家應增加對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資金投入,保證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順利進行。二是地方政府應增加財政投入來支持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運行、管理等。三是通過完善民辦公助、以獎代補、農機具購置補貼、財政貼息和金融支持等各項政策,積極引導民間資金投入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同時充分利用農田水利設施產權改革,通過資產重組、租賃、拍賣、承包等形式,盤活存量資產,籌集建設資金。

2.3加強宣傳,提高農民的認識

大多數農民認為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是國家和地方政府的事事,與自身無關。但實際上,農民是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其有義務參與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維護,以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增加自身收入。對此,需要積極開展基層宣傳活動,轉變農民的思想認知,使其積極參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例如,大力宣傳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新進展、新成效和新經驗,營造全社會大干農田水利的良好氛圍;開展基礎知識講座,或者通過廣播、電視等渠道,為農民講解國家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方面的政策、法規等,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派遣技術人員深入基層介紹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重點工作,如加快修復水毀、災毀的水利工程,做好灌溉區水利建設,使農民積極地參與其中[4]。

2.4戰略統籌,規范設計

編制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規劃時,應結合地區實際,堅持政府主導、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建管并重、實事求是原則、綜合利用、安全性及動態性原則,與當地山、水、路、林等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開發利用水資源,最終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應深入項目區實地勘察,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水土資源供需平衡等因素,廣泛征求基層組織和農民的意見,科學設計建設內容,精準工程布局[5];應全面落實“多規合一”思想,在國土、生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與水利部門之間建立起有效的合作關系,共同圍繞農田水利工程設計方案進行探討,從不同角度分析設計參數是否規范,分析方案中存在的風險隱患,最終編制出完善的建設方案。另外,進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方案設計時,需要加強信息化技術的合理應用,如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等,針對農田水利工程進行合理建模,在直觀、立體的觀察與分析中,就具體的設計參數進行規范設置,從而保證所構建的農田水利工程更加符合實際要求。

2.5科學配置資金,完善管理體系

一方面,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領域,科學配置資金十分關鍵。各地水利部門應與財政、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之間進行協同,從土地出讓補償、土地平整施工、灌溉渠道挖掘、管道預埋與安裝等方面出發科學制定資金分配方案,確保有限的資金用到實處。同時,要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監督檢查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監察、審計、紀檢等部門的作用,采取專項督查、交叉檢查、隨機抽查等方式,確保資金安全,并確保農田水利建設的進度、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各地應成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作;加強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扶持專業服務組織建設,積極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全面落實農田灌排工程運行管理費用財政補助政策,加快建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新機制;建立事前明確標準要求、事中監督檢查、事后整改完善的覆蓋全程的質量監管體系,細化各環節監管要求,量化每項工程、每道工序的監管標準,實行程序化監管;依托先進的技術手段構建現代化管理系統,實施分模塊管理,如從施工建設、系統運行、維護管理等多個方面加強管理,保證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質量。

3結語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保障糧食安全、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發展現代農業具有重要意義。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明確具體的建設與管理目標,多規合一,豐富投資渠道,規范化進行設計,完善管理體系,以保證農田水利工程高質量、高效率建設。

參考文獻

[1]張佳莉.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科技風,2020(31):183-184.

[2]吳軍安.加快水利工程建設,推動鄉村振興:評《水利,農業的命脈:農田水利與鄉村治理》[J].人民黃河,2020(4):171-172.

[3]曹開,吳剛.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問題研究[J].水電水利,2020(5):37.

[4]李小琪.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監理規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南方農業,2020(12):150-151.

[5]覃毅明.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對策[J].信息周刊,2020(8):1.

作者:徐慧芬 薛小榮 單位:常州市金壇區水利局 常州市金壇區水利局朱林水利管理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