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綜合規劃必要性論文
時間:2022-09-28 04:13:00
導語:海河流域綜合規劃必要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為貫徹新時期治水思路,以打造“濕潤海河、清潔海河”為主線,把水生態環境修復與保護放在十分重要位置。補充完善以往規劃成果的不足,更好地協調各專業規劃之間的關系,發揮規劃的整體作用。對原規劃進行修訂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在規劃修訂過程中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總結海河流域治理與開發的經驗教訓.吸取其他流域治理與開發的成功經驗,緊密結合海河流域水利發展“十一五”規劃,全面貫徹新時期治水思路。突出海河流域的水事特點,并充分利用現有專項規劃成果。
一、概況
海河流域位于東經l12。~120。和北緯35。43。之間,西倚太行,北接蒙古高原,南界黃河,東臨渤海,總面積31.78萬km:,占全國總面積的3.3%。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經濟發達地區,同時也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緊缺、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水旱災害十分頻繁的地區。新中國成立后至上世紀80年代,海河流域曾進行過3次全面綜合規劃工作:第一次是水利部北京勘測設計院于1957年l1月提出的《海河流域規劃(草案)》;第二次是水電部海河勘測設計院于1966年l1月提出的《海河流域防洪規劃報告》;第三次是1986年完成的《海河流域綜合規劃》(1993年國務院批復)。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不斷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惡化已經成為海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體現新時期治水思路,根據水利部的總體安排,結合海河流域的實際情況和水利發展“十一五”規劃.有關方面正在積極啟動海河流域綜合規劃的修編工作。
二、規劃修訂的必要性
2.1經濟發展格局
海河流域處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位于其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我國的重要產糧區,糧食年產量占全國的1/10。流域內有全國的能源、鋼鐵、化工、汽車、微電子等工業基地。第三產業正在迅速發展。流域內社會穩定、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確定了大力發展濱海新區的戰略部署.海河流域的經濟發展必將取得更大成就。因此,水利基礎保障作用非常重要。
2.2流域現狀存在問題
海河流域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①水生態環境嚴重惡化。流域內河湖干涸、濕地萎縮、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水污染加劇。②水資源供需嚴重失衡。海河流域水資源總量?。司Y源占有量處于全國七大流域之末。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相當高,水的需求大大超過了水資源的承載能力。③防洪形勢依然嚴峻。流域骨干河道實際泄洪能力普遍偏低,河口治理工作才剛剛起步.尚有一些大中型病險水庫未實施除險加固。蓄滯洪區啟用難度大,非工程措施滯后。④水利管理亟待加強。依法行政能力還不強,制度建設與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亟待加強。水管理上的條塊分割依然存在,水務一體化管理工作亟待加強。
隨著海河流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水利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具體表現在防洪保安、水資源保障、水生態保護和流域管理等方面。
2.3對以往規劃成果的評價
通過總結海河流域的水利建設成就,對照原規劃的內容,可以看出,原規劃的指導方針是正確的,規劃內容比較全面.所選定的開發方案基本正確。但是.限于當時的客觀條件和認識水平,原規劃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①在規劃思想和治水理念上.原規劃比較注重治理開發,特別是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對水環境、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等方面認識不足.在處理協調開發與保護兩者的關系上對“保護”注重不夠。②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中,較重視對水資源的利用,但對于水資源利用工程對環境的影響考慮不充分。③在防洪規劃方面.強調的是控制洪水。按照新時期治水思路,應創造人水和諧的環境.逐步實現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適度承擔洪水風險.有條件的可適當開發利用洪水資源,使洪水資源化。④在供水規劃中,注重供水工程規劃和跨流域調水規劃,沒有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缺乏對城市供水的深入研究,對保障城鄉人畜飲水安全問題研究不夠。⑤對流域內初始水權、排污權等沒有進行相應的研究和規劃.對流域治理開發的相應政策和流域管理體制沒有深入進行研究,對規劃實施保障體系沒有進行深入研究。
2.4規劃修訂的必要性
海河流域的經濟發展需要水利提供防洪安全保障、水資源供給保障、水生態環境保障和社會管理保障。按照“維護河流健康生命、人水和諧、保護水資源、洪水管理”等新的治水理念要求.需要構建一個流域水利基礎框架.在這個框架之下,既要約束與水有關的行為.又要實施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協調各部門在治水問題上的分工,而這個基礎框架只有通過規劃才能解決。
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海河流域又逐漸編制了防洪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生態環境恢復水資源保障規劃等專業規劃。這些規劃成果既是對海河流域規劃體系的補充完善,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時期治水思路。但是,限于當時的認識水平,上述新的治水方針、治水理念在原綜合規劃中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新的專業規劃之間又缺乏更好的銜接.不能發揮規劃的整體作用。
因此,為深入貫徹新時期治水理念.補充完善以往規劃成果的不足,更好地協調各專業規劃之間的關系,發揮規劃的整體作用,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針對海河流域面臨的新情況、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要求對原規劃進行修訂,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
三、規劃修訂的任務
規劃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流域內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水利規劃基礎保障。以海河流域水生態環境恢復與保護為中心,圍繞保障防洪與飲水安全、合理開發與綜合利用水資源、維持優良生態等目標,加快水生態與環境保護、防洪保障、水資源開發利用、水資源管理四大體系建設。全面提高水利的公共服務功能,進一步強化流域社會管理,建立完善的實施保障體系。
四、規劃修訂的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重點解決好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水利問題,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態環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
(2)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妥善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促進水利的可持續發展。
(3)堅持資源節約和保護的原則。繼續把水資源的節約、保護、配置放在突出位置,節水為主,治污優先.把建立節水型社會作為水利的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把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作為規劃的一個目標,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強調在滿足環境承載力條件下的有序開發。
(4)堅持以改革促進發展的原則??朔l展中的體制性障礙,理順體制,健全法制,改革機制,全面提升水利服務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5)堅持統籌發展的原則。興利除害結合,開源節流并重,防洪抗旱并舉.統籌考慮流域內不同區域以及城鄉水利發展的特點和需求.合理確定水利發展的目標、速度、規模、水平。
(6)堅持突出重點、注重效益的原則。合理確定水利建設和投資規模,明確水利發展的重點,堅持擴大能力與鞏固提高相結合,提高水利工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7)堅持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分期實施的原則。在規劃中正確處理遠景與近期、干流與支流、上游和下游、左岸和右岸、大型與小型、整體與局部、開發與保護及綜合利用各部門之間的關系。
(8)堅持規劃整體性原則。規劃中把與規劃相關的政策、規劃、計劃以及相關項目聯系起來,作整體性考慮.很好地協調綜合規劃與各專業規劃的關系。
五、規劃修訂的思路
根據海河流域的實際情況.規劃修訂的總體思路為:以打造“濕潤海河、清潔海河”為主線,把水生態環境修復與保護放在十分重要位置,建立海河流域水利基礎框架,在這個框架結構下,充分發揮水利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保障作用和支撐功能,全面提高水利的公共服務功能,進一步強化流域社會管理.建立完善的實施保障體系。
(1)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為理清綜合規劃修編的思路.應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①進行必要的現場查勘。對近年來工程情況有變化的工程點、生態情況變化較大的地區以及原規劃中安排實施而現在仍未實施的工程點,都應進行現場查勘,深入了解情況。②與地方主管部門座談。了解各地對流域規劃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特別是結合各地“十一五”規劃.了解國民經濟發展對水利產業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③收集相關資料。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收集開展綜合規劃修編所需的基本資料,包括歷次規劃的成果、最近一個時期水利部領導關于水利發展和改革的講話、體現新時期治水思路的專題研究和學術論文、海河流域近年來專項規劃的成果等。
(2)總結海河流域治理與開發的經驗教訓。海河流域在以往的治理與開發過程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1963年大水后,漳衛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都開辟或擴大了單獨人海河道,形成了流域分治的格局.改善了各河均匯集于天津人海的不利局面.在這個意義上講是成功的經驗。然而.由于當時對人海河道泥沙運動規律研究不夠深入.采取措施不力,致使各人海河道均形成了較嚴重的泥沙淤積.對河道正常功能的發揮極為不利,從這個意義上講又是失敗的教訓。只有全面總結海河流域在治理與開發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才能對成功的經驗繼續發揚光大,對失敗的教訓盡量予以避免。
(3)吸取其他流域治理與開發的成功經驗。在海河流域綜合規劃的修訂過程中,除了要總結本流域的治理開發經驗以外.還應吸取其他流域治理與開發的成功經驗。如,長江流域在防洪、供水、水能開發方面和黃河流域在上游水土保持、維持河道河勢穩定方面及淮河流域在治淮上的成功經驗等。在此基礎上,我們揚長避短,編制出一份更加科學和完善的綜合規劃。
(4)緊密結合海河流域水利發展“十一五”規劃。該規劃在廣泛征求流域內各省市意見和深入分析流域水利發展與改革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的基礎上.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線.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為核心理念.科學確定水利發展與改革目標,統籌安排水利發展布局,深化水利管理體制改革等重大措施.凸顯水利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提出了流域“十一五”水利發展規劃方案。同時,它也是即將開展的海河流域綜合規劃修訂的重要依據。
(5)全面貫徹新時期治水思路。水利部矯勇副部長最近指出,部黨組治水新思路的核心理念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這是部黨組系統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利的需求和水資源承載能力后得出的科學論斷。我國人口多,經濟總量大,發展速度快,水資源相對短缺,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難以承受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新時期治水思路,應深入貫徹到綜合規劃的修訂工作中。公務員之家
(6)突出海河流域的水事特點。流域綜合規劃是指導流域治理和開發的綱領性文件,同時也是維護河流健康生命最基礎的工作。海河流域內有北京和天津兩大城市.有渤海經濟開發帶,對防洪保安要求越來越高:海河流域是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海河流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維護河流健康生命.做好水生態保護工作.更是海河流域今后一個時期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海河流域綜合規劃修訂過程中,應突出海河流域的水事特點,抓住主要矛盾,解決好流域內最為迫切的防洪保安、供水安全和生態保護等問題。
(7)充分利用現有專項規劃成果。近年來,海河流域各級水利規劃部門結合實際,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規劃成果:①提出了《海河流域水利發展與改革“十一五”規劃》,②編制完成了《海河流域生態恢復水資源保障規劃》,③編制完成了《海河流域水資源保護規劃報告》,④《海河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⑤《海河流域防洪規劃》已通過水利部審查,⑥編制了《海河流域防洪骨干工程近期建設實施意見(2004-2006年)》,⑦全面啟動了《海河流域蓄滯洪區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此外,GEF(全球環境基金)海河流域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管理戰略研究及戰略行動計劃等流域重大專題研究也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這些已有的規劃成果,充分體現了海河流域最近幾年流域開發和治理的方向,是流域綜合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消化和吸收這些規劃成果,妥善協調綜合規劃與各專業規劃的關系,對于綜合規劃的修訂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結語
這次綜合規劃修編將在全面梳理和挖掘已有規劃成果的基礎上,按照新時期治水思路的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維護河流健康生命和維系流域良好生態環境為核心,凸顯水利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合理規劃流域的水利發展與改革,為海河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規劃基礎。
- 上一篇:海河流域高程控制網測試論文
- 下一篇:國際經濟與貿易雙語教學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