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開發與生態平衡的結合
時間:2022-02-21 10:24:00
導語:水利工程開發與生態平衡的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類水利工程本身在于調用水資源,確保水資源分布均衡。但是,不考慮實際的亂建,將最終成為人類社會水資源匱竭的罪魁禍首,這一點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由此,提出生態和諧與水利工程建設相融合的理念,將水利工程的建設多遵循自然發展的規律,少些人工開鑿的成分,通過少施工達到改造水利,造福民眾的目的。
關鍵詞:水利;建設;構想
1水利工程建設中對環境生態的破壞
1.1人為調水,破壞生態
國內水資源分布不均,水利工程的建設根本上在于滿足生活、工業等需求。而人為的調水,通過囤積河水、改變河道、開鑿蓄水池等,只能單一的滿足對水資源的需求,很少能兼顧周邊環境的生態保護,長久下去,環境受到破壞,物種受到滅絕,更不利于人類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偟膩碚f,人類水利工程本身在于調用水資源,確保水資源分布均衡。但是,不考慮實際的亂建,將最終成為人類社會水資源匱竭的罪魁禍首,這一點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1.2生態多樣性受威脅,不利于水利生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于水利工程建設,不可置否的一點,自然河道上的整改都會影響到河流長期演化而成的生態系統和環境。這種影響體現在河流局部形態的非連續化和靜態化,最終導致的惡果就是河流生態環境多樣性的被瓦解。同時,水利工程的建設,會影響水質。隨水利工程的落成,自然水系的流速將受到影響,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氣、水界面交換的速率,繼而有關污染物的前移擴撒能力受阻,水質凈化能力受到影響,使著原本水質重金屬污染嚴重的現狀將愈發變得嚴重。蓄水堤壩的內部水是隨著陽光的輻射而大量蒸發的,河流的流速變緩直接導致該地區雨水量直線上升,溫度會產生相應的變化,局部溫度會過低,直接導致了這一地區生物的生存,植物會因為大量降水而死去,生物會因大量降水而導致環境變化生病,缺乏食物動物就會滅亡,而水中的魚類也會因此發生不能繁殖的問題,或者繁殖發育不良的問題。
從國內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來看,水利工程的建設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自然生態。這個問題不加以控制,適當進行彌補,自然災害想必將愈演愈烈,很可能最終將導致整個自然生態的崩潰。由此,筆者倡導提出生態和諧與水利工程建設相融合的理念,將水利工程的建設多遵循自然發展的規律,少些人工開鑿的成分,通過少施工達到改造水利,造福民眾的目的。
2.1結合自然,不破壞自然,搞好水利建設
水利建設滿足人類使用的需要,不可避免會改造周邊的河流環境。這些改變,或者破壞植被分布,或者破壞河套環境。隨這些因素的變動,直接影響生態環境生物的存活率,破壞生態食物鏈,導致某些物種的滅絕,形成當地物種單一的惡性循環。由此,對待水利建設這個問題,更多的專家建議不影響生物的多樣性,即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施工。由此,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應綜合考慮環境因素,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結合自然進行水利建設。
2.2倡導小而巧,結合自然,保護生態資源
人類社會的進化史,告訴我們,自然演變是有理可依的。而在自然河道的形成中,多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經相關科研人員調查證實:國內范圍內形成的自然河道,更適合河流情況,更適宜周邊生態結構。由此,水利工程建設期間,我們不建議破壞原有的結構。更建議在原有河道的基礎上,進行適量的施工和改造,達到完善水利工程項目的目的。而適量的改造,實際上,順應周邊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而且,投入更少,節省成本,獲得效果更理想??傊覀兂珜У氖切《?,結合自然,保護生態。
2.3結合科學理念,減少生態沖擊,科學建構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建設,河流整治工程中,生態系統沖擊最大的為水路交錯帶的岸坡防護結構。在典型的岸坡防護結構中,可盡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濾和墊層結構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構件和自然材質制成的柔性結構,盡可能避免使用硬質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漿砌塊石等,為植物生長,及魚類、兩棲類動物和昆蟲的棲息與繁殖創造條件。水陸交錯帶是水域中植物繁茂發育地,為動物的棲息、覓食、產卵之避難所,也是陸生、水生動植物的生活遷移區,至關重要。
2.4融入生態理念,結合環境科學,實現水利防護的目的
過往的治河工程,更多關注的是河流本身,往往忽視治理后生物群落的恢復。水利工程建設,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應兼顧環境效益的分析,做好技術效益、環境效益評估的有效性,權衡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之間的關系,改變過往單一經濟技術評價的指標體系。因此,建議按照“河流生態廊道”的范圍,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和建設。在進行防洪工程的規劃時,應明確河流與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處于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中。在平時的設計當中除說明需進行常規的水文、地質的測量勘察外,還要補充加強相關范圍的生態系統調查的要求,重點是生物群落(動物、植物)的歷史與現狀調查,對特定的生物群落與水體的相互依存的關系有明確的認識。
3結論
總之,在我國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設中考慮生態環境的問題就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方法,我們國家不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而是在與環境和諧、與環境友好的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生態,在治理中還原環境穩定是我們今后的目標。由此,今后水利工程的建設,應更加的謹慎,更加的兼顧自然生態,確保水利建設有生態環境的穩定性。
作者:劉興利 單位:哈爾濱市雙城區水務局
參考文獻
[1]王國啟,王白石,佟賀.淺談地膜辣椒套種糯玉米高效栽培新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4(,32):15.
[2]吳君鈞.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2(,5):114.
[3]王曉平.最新有機馬鈴薯的栽培新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3(,21):202.
- 上一篇: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善建議
- 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