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節水灌溉試驗探討

時間:2022-11-29 03:22:46

導語:農田水利節水灌溉試驗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田水利節水灌溉試驗探討

1農田水利節水灌溉試驗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對節水灌溉基礎數據的系統性的采集。對節水灌溉基礎數據進行系統性的采集是農田灌溉開展試驗分析研究的重要前提,但從目前我區數據采集系統的建設現狀來看,盡管已經建立了針對該地區特殊自然氣候條件的灌溉試驗站,但是實際基礎數據的采集效果并不理想,只能通過相關課題或者項目研究,進行基礎數據的搜集與觀測,由于范圍上的限制,可搜集數據資料有限,且包含大量重復內容,不存在強烈的區域代表性。同時,未形成標準化、統一化的數據觀測與采集方法,基礎數據的準確性難以得到有效保障1.2缺乏對節水灌溉技術效應對比的系統性研究。經過對傳統農業灌溉技術的不斷研究與創新,21世紀的節水灌溉技術不僅能實現對農田水利資源的充分利用,且豐富了我國在農田水利灌溉方面的技術儲備。但目前,由于對節水灌溉技術效益及適用的試驗分析,部分農田水利部門在技術選擇上缺乏自覺性與謹慎性,節水灌溉技術無法與灌溉農業構建新體系,特別是節水灌溉技術、農藝節水技術和用水管理技術相互整合后的總體效益難以充分發揮。此外,不同單項灌溉技術之間,難以實現技術的有機銜接,導致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體系的整體效益無法充分發揮。1.3缺乏完善的節水灌溉技術應用體制。近些年來,針對全國不同區域實際情況,研究并發展了適用于不同環境條件下的全方位節水灌溉技術模式,節水灌溉技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以及推廣前景,但尚未形成一整套相對完善的推廣與應用體制。由于農田水利總體經濟效益與電費收入形成利益掛鉤,技術的推廣存在資金不足情況,限制了節水灌溉技術的全面推廣,此外,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體系并未建立完善,導致節水灌溉技術知識普及率低,對人員的培訓效果顯現出滯后現象,技術隊伍比較單薄,技術推廣所采取措施較為單一,并且缺乏對推廣過程中各類問題的深入研究,無法有效制定具體的創新及改善措施。

2加強農田水利節水灌溉試驗的幾點建議

2.1加快完善農業基礎數據的采集與監測。判斷一個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主要依據是當地節水農業的基礎數據是否全面有效,同時基礎數據的搜集也可衡量區域內節水農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因此,加快建立健全區域內灌溉試驗站網體系,統一基礎數據的采集標準,成為當前農田水利節水灌溉試驗過程中最迫切需求。主要是通過在區域范圍內建設不同采集點,定期對農田水利中的灌溉次數、灌溉水量進行統計,進一步分析計算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投入產出效率以及灌溉水利用系數等方面的指標,對整個區域內現階段水資源利用率以及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水平,進行綜合性的評估。2.2加強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與培訓。壩上地區實施高效節水技術的總面積已達4萬多公頃,其中僅有1/6面積內采取了低壓管灌、噴灌、微灌等其他節水技術,高效節水技術的覆蓋面積尚未達到飽和,若要從根本上擴大高效節水灌溉應用范圍,需從技術推廣體制、資金、人員素質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的研究與分析。推行高效節水灌溉,加快建立以灌溉試驗成果為前提的推廣體系,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利用新的節水灌溉技術與理念,例如,節水耐旱品種、高效節水灌溉制度、節水型灌溉種植模式等綜合技術體系等,對傳統高耗水模式進行調整與改進。而通過當地試驗站的示范與推廣,截止2015年張家口壩上地區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已達到5.87萬公頃,實現高效節水灌溉全覆蓋。2.3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節水觀念深入人心。農業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往往大于其他行業,其在運用水資源的過程中對水資源的浪費也是其生產特點,普遍存在“水澆得越勤肥量約大,產量越高”老式的固定思維。我國傳統農業灌溉方式,例如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等,由于缺乏先進的節水理念,從而對水資源的運用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浪費。若要從實際上解決水資源浪費問題,必須大力提倡節約用水,加快建設節水型農業生產活動,不僅能夠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并且能夠不斷加深農民的節水意識,充分的調動農民在節水問題上的積極性,改善農村在農田水利工程的利用效果以及生產效益。

3結語

近年來,區域生態警鐘頻頻敲響,對于本就水資源匱乏的壩上地區而言,水資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鑒于此,我區建立了農田水利節水灌溉試驗站網體系,并以此為依托對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進行廣泛的推廣與應用,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結構調整,從真正意義上推進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鑫 劉晶晶 單位:1. 張家口市壩上地區高效節水管理處 2. 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志軍,胡笑濤,蔡煥杰,等.陜西省灌溉試驗站網建設存在問題及建議[J].陜西水利,2013,11(6):165-166.

[2]蔡景禮,陳志春.寒區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應用研究與示范[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0,15(11):38-39.

[3]樓豫紅,康紹忠,崔寧博,楊皓翔.四川省灌溉管理節水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模型構建與應用[J].農業工程學報,2014,12(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