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環境管理策略

時間:2022-08-02 11:02:51

導語: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環境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環境管理策略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日益發展,更加需要進一步的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人們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在針對于水利工程項目開展施工建設的過程當中,將無法避免地會對于周邊的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所以,需要相關人士能夠引起高度重視,要結合實踐經驗強化工程項目環境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工程管理的過程中,要具備生態環境保護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人與自然的健康和諧發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環境管理;保護策略

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日益發展和崛起,水利工程項目成為了灌溉防洪、能源供應以及航運中不可忽略基礎性工程項目,同時也日益成為了社會健康發展過程中需要值得重點關注的對象。我國現階段要兼顧經濟發展以及環境保護工作。針對水利工程項目開展建設施工過程當中,還依然存在著生態環境突變以及嚴重污染破壞問題,這很容易造成生態環境出現重大失衡。針對水利工程項目開展施工建設的過程中,要基于從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進行雙重的考慮,要切實保障工程建設的合理性及科學性,同時,要采取合理及科學解決方式和解決措施,避免對水利工程項目造成重大負面影響,切實保障水資源實現充分的利用。水利規劃和建設過程中還要求相關人士對此進行詳細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合理科學解決之道。

1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水利工程項目開展施工建設過程中,要求相關人士能夠在管理、運行、施工、設計、規劃等各個環節加強環境保護工作,還需要促使當前工程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合理科學運用法律、經濟、科技、行政等各方面手段和措施,逐步構建起相對健全和完善施工保護體系。此外,還要對施工單位、監理、業主各自的職責進一步加以明確,制訂合理及科學的環境保護計劃,減輕工程項目實施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切實保障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實現協調發展。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影響地質。修建工程大壩之后可能會造成地震發生,其中導致地震產生的一大誘因就是水庫因素。水庫蓄滿水之后,很容易造成岸坡土體抗剪強度大幅度降低,同時還很容易造成塌方以及山體滑坡等問題。第二,影響土壤環境。針對水利工程項目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下游平原淤泥不斷減少,另外由于輸水渠道兩岸經常會由于滲透問題而造成地下水的抬高,所以容易造成大面積的土壤出現沼澤化和鹽堿化。第三,影響魚類成長。一旦形成水庫之后,將會導致水體條件產生重大的變化,讓魚類生存環境發生改變,各種不同種類魚類所需要的環境也并不相同,環境改變之后很容易影響到魚類的健康成長。第四,造成水庫內部微氣候環境發生變化。主要包括降水變化、濕度變化、風速變化以及氣溫變化等。大中型灌溉工程項目以及水庫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局部地區小氣候變化,主要表現在受到霧、雨、風、氣溫、降水等各方面氣象因子的影響。第五,對上、中下游及河口產生影響。一般來講,河口和咸淡水相互交匯的位置通常環境條件都是復雜多變的,在這一地區建立水利工程項目,容易造成河口的水質發生變化,同時也影響到水體的自凈能力,對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視[1]。

2主要策略

2.1工程業主的環境管理與保護措施

對于當前的工程業主來講,在工程造價、施工組織設計以及工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要求考慮到環境保護因素,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首先,要制訂環境保護實施規劃以及年度計劃,采取合理及科學具體管理方法[2]。其次,編制承包項目合同以及招標文件環保條款。最后,要監督和檢查環保工程項目方案,并嚴格落實,此外,要與其他部門以及環保部門之間關系進行協調,要切實配合環保部門進一步加強環境監測以及檢查工作。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合理科學的措施進行必要的整改。此外,還要編寫年度環境保護工作報告,加強環保宣傳工作。要進一步強化環保教育及環保培訓,切實做好工程竣工驗收工作。對于環保項目來講,若未按照要求完成,不能夠通過驗收[3]。

2.2施工監理的環境管理與保護措施

在當前工程項目監理過程中,一大重要部分就是環境監理工作。環境監理工作也是切實的保障水利工程環境得以改善的重要措施。對于當前的監理工程師來講,不僅僅需要針對資金、質量、進度、合同進行有效的管理,更加需要促使環保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改良和優化,要進一步完善環境監理組織體系,同時對各項規章制度以及流程進行優化和完善,促使監理各項舉措得到全面的貫徹和落實。另外,監理過程中,要采取分工負責模式,對于施工單位環境保護工作實際情況要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和管理。第一,在施工準備階段,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嚴格審查施工方案以及設計文件,要切實保障所有施工方案以及設計文件都符合環境保護相關要求,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的采取合理科學的措施進行必要的優化和改良。第二,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根據環境,明確監理的主要內容,要對環境保護工程項目設計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切實保障工程項目質量符合規定的要求和標準。與此同時,要對于環保工程項目的資金使用狀況進行全方位監督檢查,配合環保部門切實做好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環境監督工作和環境檢測工作。此外,對于當前施工單位來講,若是某些施工單位對于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和污染,就需要監理工程師嚴格根據相關的政策規定及法律法規對其進行必要的整改,切實保障施工單位充分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并且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第三,在工程項目驗收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強化環境監理工作,主要的監理內容包括:對于地下水資源以及地表水資源進行監管,對于施工區域的滅菌消毒系統進一步加以檢查和監測,要全面做好生活廢水及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還需要做好排水口的水質監測工作。對于有害氣體、粉塵及有毒氣體,強化大氣監測工作。另外,對于噪聲污染,要進行嚴格管理和監測,同時要做好固體廢棄物處理工作。

2.3施工單位的環境管理與保護措施

(1)強施工人員管理對于當前施工單位來講,要嚴格的按照規定實施施工合同當中所涉及到的環境保護的條款,要指定專業的人士對環保工作進行全面的負責,同時要結合具體的施工計劃,制定與工程項目同步的生活區以及施工區環境保護措施,還要檢查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和建設情況,還應當對施工區域之外的植物進行嚴格管理,切實避免由于工程項目建設施工工作導致施工附近區域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和污染。與此同時,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進一步強化邊坡治理工作,避免水土流失,同時要積極開展噪音治理、粉塵治理,對于廢渣進行科學排放,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避免工程項目建設實施的活動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促使施工區域環境得到有效的改善。(2)建立立體化環保體系①防止水源污染。對于當前的施工企業來講,首先要對水源污染進行合理及科學的防治,結合我國水資源保護的相關要求和標準,對水體污染物的排放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同時要進一步的強化砂石、骨料的加工清洗工作,還需要做好化學灌漿、混凝土養護以及機械廢油處理,要進一步的落實和貫徹生活污水處理以及生產廢水處理等,避免污水隨意的進行排放,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用水及飲水安全性和可靠性。②防止大氣污染。對于當前環境保護部門來講,需要對大氣污染進行嚴格的防治,要求相關人士結合有關的排放標準,采取合理及科學的措施對污染源進行控制,并且要消煙除塵,避免廢氣的大量排放。在堆放材料的過程當中,要求相關人員能夠切實采取必要的防風措施,盡可能減少揚塵、灰塵,同時要對于土方運輸以及材料進行嚴格組織,避免材料散落以及揚塵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在材料運輸的過程中,要求具備封閉性自卸車運輸或者采取覆蓋措施,對于材料運輸施工場地以及道路要實施經常性灑水防塵處理。另外,對于當前的施工機械車輛可言,在其尾部需要安裝必要的凈化裝置。對于各種燃油器械,也需要裝置消煙除塵設備。此外,要嚴格禁止在施工區域焚燒可能會產生惡臭氣體或有毒有害氣體的物質,進一步強化施工車輛以及施工機械設備保養維護和管理工作,防止柴油、汽油以及機油的泄漏,減少有害有毒氣體排放。③防止噪聲污染。要求環境保護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特別是要切實保障噪音污染得到嚴格的控制,應當采用減噪降噪方式或者是選用低噪工藝和設備,切實保障居住區和施工區實現相互隔離,同時,要設置必要的隔音設施,所有進場施工車輛噪音指標參數需要符合環保標準。尤其是在居民區以及生活營地附近單位,要嚴格對機械配置以及施工時間進行合理的選擇和調整,要在白天開展施工操作,避免在晚上開展大規模施工活動,減少噪音擾民的問題,切實保障工程項目施工順利的開展和實施。④防止廢物亂排。應當根據相關的要求有序堆放和利用廢渣,避免廢渣對耕地造成占用,防止廢渣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對水體造成污染和破壞。同時,要采取措施,避免運輸過程當中混凝土以及沙石散落在場地或者是施工道路之上,要求對施工場地以及施工道路及時的進行清掃。⑤防止疾病流行。為了切實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時為了有效防止疾病的流行,要切實做好預防工作,防治結合,并且需要進一步加強疾病調查工作,防止流行性傳染病、地方病以及自然性病等,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⑥防止水土流失。應當根據合同要求以及工程設計要求,采取合理及科學的生物防護措施和工程防護措施,有效避免坍塌、滑坡以及水土流失的現象產生。對于土石方填挖,應當進行合理及科學的設計,并且要促使排水系統得到改良和優化,只有這樣,才能夠讓雨水得到及時疏導。對坡面進行填方處理的過程中,要及時做好夯實工作,并且應當實現邊坡綠化。對于棄土位置應當進行明確,同時要對于砂石料場進行合理開采。對于多余的土方,要盡可能進行有效的處理,不得不外運時,應當運送到沒有偏遠場所以及沒有自然保護價值場地。如果堆砌較高,不應進行鋪面設計,同時防止未來出現坍塌問題。工地施工的過程中,要保障施工規范性和科學性,防止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⑦防止文物破壞。如果在工程項目建設實施的過程中,發現了文物或者懷疑是文物的物品,要及時停止施工操作,并且要避免對文物進行破壞,通知文物主管部門采取合理以及科學的措施。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日益發展,要求各大部門相互協作,密切配合,要進一步強化工程項目建設過程當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高工程項目環境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邵勇.綠色發展理念在太湖治理工程建設管理中的實踐[J].江蘇水利,2020(S2):13-15.

[2]帥永波,李念平,邵志恒.水利工程建設環境保護監理的工作方法探討[J].山東水利,2020(10):58-59.

[3]黃杰鋒.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有效戰略措施對策[J].低碳世界,2020,10(05):119-120.

作者:張素艷 邵艷楓 姬夏楠 范暉 單位:河南省豫東水利工程管理局三義寨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