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電清潔發展論文
時間:2022-06-29 06:56:00
導語:農村水電清潔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實施清潔發展機制的意義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基礎上,1997年京都締約方大會形成了具有法定約束力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有關工業化國家均要限制6種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8年至2012年期間總排放量要在1990年水平基礎上降低5.2%,同時也確定了實現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氣候保護方面“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和基本方法。為了達到減排目的,在京都議定書中引入了由國際排污權交易、聯合履行、清潔發展機制三部分組成“靈活機制”。其中,清潔發展機制的基本含義是:在京都議定書中做出定量減(控)排承諾的國家,可以通過在發展中國家進行既符合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政策要求、又產生減排效果的項目投資,以此換取投資項目產生的部分或全部減排額度,作為其履行減排義務的組成部分。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清潔發展機制從發達國家獲取必要的減排資金與技術,避免重蹈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實現社會經濟的清潔發展。
環境經濟學認為,環境容量是一種資源,同土地、資本、勞動力等資源一樣,是完成經濟活動所必須具備的條件。經濟活動主體擁有排放一定數量污染物的權利,等于對相應的環境容量資源擁有了產權。這種環境容量資產產權與其他類型的產權類似,可以通過交易實現轉移。環境容量資源可作為一種投資,在買賣排污許可證時,要對交易價格和污染削減邊際成本進行比較。當許可證價格高于削減邊際成本時,它將把資金投入到自行削減污染的措施上去;反之,當許可證價格低于削減邊際成本時,它將轉向購買排污許可證。
清潔發展機制就是利用環境容量資產產權交易來完成的。由于發展中國家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正在開發之中,能源技術普遍比較落后,可以通過引進先進技術、改造落后裝備等形式,實現低成本削減。而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均已完成,更新改造周期長,置換費用高,因此削減成本也高。在這種形勢下,發達國家為了避開高削減成本而到另一些削減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投資生產削減額度。
二、實施清潔發展機制對我國的影響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人均排放量遠低于發達國家,對已造成的全球溫室氣體效應不負歷史責任,因此在公約中暫不承擔減排義務。但目前我國已是世界第三大能源生產國,也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能源消費國,每年消費的能源占世界總消費量的1/10。據世界能源委員會統計,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總排放量的13.5%。由于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預計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球所占比例將繼續增加,到2020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排放大國。我國既不承擔減排義務,又是世界主要污染源的特殊地位,使我國的能源發展態勢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國際上面臨著巨大的政治、經濟和外交壓力。
京都協議的實施,對我國利弊共存。一方面,由于國際環境容量的劃分直接關系到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我國是排放大國,因此在我國沒有對減排作出承諾的條件下,清潔發展機制國際交易和管理體系的建立將會對我國有許多限制和制約,處理不當將會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當看到,我國環境質量惡化已日益成為阻礙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力度,清潔發展機制的要求對我們實現上述目標有促進作用。同時作為發展中國家,清潔發展機制對吸納發達國家對華環境投資和技術也會產生深遠影響。
由于最大環境空間的存在,我國不可能長期游離于國際社會之外。因此,對減排作出承諾只是時間問題。為了減少排放就必須調整我國能源結構,限制煤炭的使用,走節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發展天然氣等優質能源,大力開發水電、風電、核電等替代能源的道路。由于清潔發展機制使發達國家履約所需的減排費用大幅度下降,從而形成向發展中國家投資的動力。據有關研究結果表明:2010年發達國家總減排量的20%~60%需要通過清潔發展機制來實現,2008~2012年5年發展中國家通過清潔發展機制渠道獲取的投資將達250億~850億美元,其中60%流入中國能源及相關部門。這些數量可觀的資金主要用于:一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二是加速水電、核電項目發展;三是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技術研制與大規模開發利用等。因此,我國在履行清潔發展機制義務的同時,也要充分利用清潔發展機制帶來的機遇,將過去沒有市場價值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額通過國際市場交易實現其自身的價值。為發展我國可再生能源市場,開辟多種投融資渠道創造必要的條件。
農村水電在我國可再生能源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優質能源。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發揮資源比較優勢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所在。作為替代能源之一的我國農村水電開發具有五大優勢:
1.農村水電資源總量的比較優勢
我國擁有世界上得天獨厚的水能資源。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6.76億kW年電能為5.92萬億kW·h??砷_發水電總裝機容量為3.78億kW占世界總量的13.22%。其中可開發小水電總裝機容量為8700萬kW,占我國水電資源可開發總量的23%,位居世界首位。相當于世界水能資源相對豐富地區巴西全部可開發量的0.9倍、印度的1.5倍、美國的1.6倍,與加拿大基本持平。2001年我國農村水電裝機容量為2626萬kW,開發率僅為30.18%,存在著極大的發展空間。
2.農村水電資源的區位比較優勢
我國水電資源分布主要是在中西部地區。當前我國正在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要實現西部經濟跨越式發展,就必須解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用電問題,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用電問題。我國西部可開發水電資源為2.74億kW,占全國總量的72%。目前僅開發了2693萬kW,占可開發水電資源的9.8%。其中小水電資源可開發量為5828萬kW,占全國的67%。目前僅開發了892萬kW,占可開發水電資源的15.3%。開發率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極具開發潛力。
3.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比較優勢
我國農村水電的突出貢獻是:在中央財政非常有限和國家電網顧及不到的情況下,不消極等待,依靠地方集資、群眾投工投勞,提前幾十年為占國土面積1/2的邊遠山區的人民提供了基本電力的公共服務,解決了大量無電人口和無電區域的生產生活用電問題,縮小了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落后地區的差距,促進了區域間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我國農村水電開發利用的歷史證明,發展農村水電不僅能夠解決農村能源問題,而且可以有效促進農村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農村水電經過幾十年發展,如今已成為中西部山區農村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它以電氣化帶動城鎮化和工業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起到了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和拉動內需的作用,同時也很好地解決了地方財政收入和農民脫貧致富問題;在發展區域社會經濟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農村水電資源豐富地區大多是退耕還林區、自然保護區、天然林保護區和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在這些地區開發農村水電,用來代柴、代煤、代氣,減少農民對當地森林生態系統的破壞和對不可再生礦物燃料資源的消耗,起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
4.農村水電開發模式的比較優勢
農村水電的開發模式不同于其他大型發電設施。它主要是在遠離大電網的地區進行分散開發,就地供電。基本屬于地方項目,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由地方自行審批和投資建設。由于單站裝機規模較小,資金量不大,工期短、見效快,有利于采取更為靈活多樣的開發模式,適合地方、社會、企業、外商、集體、個人等多元化投資主體參與開發。不需要像開發大型發電設施那樣,由國家財政注入巨額資金。只要國家對具有公益性質的農村水電進行科學的政策引導和適當的資金扶持,充分調動起地方自身的積極性和發展潛力,就能夠達到推動農村水電快速發展的目的。
5.農村水電開發的技術經濟比較優勢
與風電、太陽能發電及核電相比,農村水電具有發電技術成熟,商業化運作水平較高,建設、運行成本較低,電價便宜的優點。目前我國農村水電的科技水平日新月異,各種關鍵專業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從研發、設計、制造到建設施工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單位千瓦造價在6000~8000元左右,較之風電、太陽能發電和核電的單位千瓦造價低得多。目前農村水電發電占可再生能源發電總量的97%以上,無論是發電量,還是電能質量都要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優越。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村水電企業在電力市場上已經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力。因此優先開發清潔的農村水電資源,替代有限化石燃料應是實施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首選。
當前我國正加緊制定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由世界銀行資助、國家計委牽頭組織的我國實施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政策研究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進入試點階段。這項新能源政策的基本含義是在地區電力建設中,可再生能源發電需保持或占有一定比例,并使與配額比例相當的可再生能源電量在各地區間交易,以解決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差異,從而把資金引向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地區。配額制實行后,農村水電在上網電量和電價上都將得到保障,風險減少,回報豐厚,金融部門和國內外投資者自然會把農村水電作為投資的首選目標。在這一點上,可以說配額制將為我國實施清潔發展機制創造必要條件。
如果說配額制政策將把大量資金引向西部,那么清潔發展機制的實施將使大量國際投資流進中國。這兩股資本流的流向從總體上看是由發達地區流向欠發達地區。流入農村水電的多少主要取決于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由于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執行將是在新型的國際化市場的基礎上進行,排放交易資金將完全按照價值規律和市場供求關系在節能、提高能效及可再生能源領域流動。在市場引導下,用戶首先要購買價格便宜的可再生能源電量,投資者也會把資金投向效益好的企業。因此農村水電的質量和電價將會直接影響到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如果農村水電電價居高不下,生產成本過高,它將無法在競爭中生存。因此,農村水電的上述優勢僅能說明具備了較好的外部條件,為了充分利用歷史機遇,吸納更多發展資金,農村水電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加快科技創新,從強化企業管理中要經濟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商業化運作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灌區節水技術改造論文
- 下一篇:城市污水處理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