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解析

時間:2022-02-19 04:05:42

導語: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解析

摘要:水利工程作為社會基礎建設要點,對生產生活均有著重要影響,不但能夠蓄水灌溉,同時更加可以預防洪澇災害,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要點。雖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新型技術與材料應用到工程建設中,但是仍存在堤防滲水問題,必須采取措施進行優化。對堤防施工要求進行分析,確定施工技術管理要點,采取合理措施進行優化,降低各項因素的影響,文章就此方面內容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堤防施工;防滲技術

目前我國有很多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年限過長,傳統施工技術實施效果有限,再加上長時間維護不當,導致很多工程使用功能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逐漸出現堤防滲漏問題。因此需要采取專業技術對工程堤防結構進行優化處理,分析各類問題發生的原因,有目的的對施工技術與工藝進行管理,提高施工行為實施的規范性與專業性。尤其是新型技術與工藝的應用,需要通過規范化管理,來彌補經驗不足導致的不確定性。

1水利工程堤防滲漏原因分析

1.1方案設計不合理

堤防結構是水利工程重要組成部分,其受到水流沖擊以及外界各項因素影響較大,很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為保證結構施工效果,必須要在設計階段做好方案的管理,對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對各項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確保設計方案能夠對施工行為做規范性指導[1]。但是在實際方案設計階段中,很多設計人員存在經驗不足情況,對專業施工技術不了解,導致設計方案與實際需求存在較大脫節。施工方案設計合理性較低,在施工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質量問題,在洪水高峰期出現滲漏問題。

1.2原材料質量不合格

施工原材料作為水利工程建設的基礎,其質量與性能如何將會在根本上對工程結構建設效果產生影響。目前很多設計單位將要點放在施工環節上,希望通過對施工技術與工藝的控制來提高工程建設效果,忽視了原材料管理的必要性。原材料選購不合理,質量得不到保障,再加上施工過程中存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問題,會在根本上加大工程質量風險。

1.3工程年限不科學

水利工程建設與運營存在年限因素的限制,隨著服務年限的延長,水利工程堤防結構強度與穩定性會逐漸降低,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維護,當達到結構承載限度后,便會出現滲漏問題。在水利工程長期服務過程中,資金支持不到位,會降低維護管理效果,加劇工程老化速度,進而會導致結構出現滲漏問題。

1.4施工技術不規范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中,地基與墻壁結構占地面積大、施工難度大,必須要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遵循設計工序來確保各項技術的順利實施。一般堤防結構施工時,會根據實際情況將混凝土工程劃分為多個不同小單元,然后采取相應措施來進行施工處理。如果施工技術與工藝管理不當,存在較多不規范行為,或者是違規操作嚴重,勢必會對施工質量產生影響。另外,不同單元施工還存在組合縫隙問題,在實際施工中重視度較低,也會成為制約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

2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漏施工技術管理要點

2.1加強施工監理

建立完善的工程現場施工監理體系,安排專業人員到位監督管理,以施工方案為依據,確定施工活動開展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采取旁站方式,及時發現違規操作,并督促其改正,提高施工技術實施的規范性,在根本上來杜絕質量隱患的產生。對于監理工作的實施,需要將責任落實到人,充分調動監管人員的直觀能動性,積極承擔起個人相應責任,確保各階段施工行為的有效進行。

2.2選擇優良土料

應以滿足工程施工實施需求為目的,選擇質量優良,性能合適的土料,避免因為原材料選擇不合理而造成工程結構出現質量問題。應遵循優質土轉換為軟弱土原則,確保所選材料能夠提高填土結構安全性與穩定性,避免預防工程出現沉降問題[2]。另外,在開挖地基結構時,為提高施工效果與效率,應盡量選擇用機械作業方式,對于部分特殊地區,可以配合人工開挖作業。并且應該就地采取當地土料,來提高資源應用的有效性,降低施工成本。

2.3合理選擇填筑技術

填筑施工為水利工程堤防結構的主體,為保證填筑施工質量,需要選擇合適的技術來提高施工作業的規范性。同時,還應保證施工人員均具有較高專業技能水平,同時有著較高質量觀念,能夠按照專業規范進行施工,減少違規操作行為的產生,并杜絕出現偷工減料情況,來保證堤防結構施工效果。

2.4貫徹工程維護作業

水利工程處于長期持續工作狀態,堤防結構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也比較嚴重,尤其是對于老舊工程來說,結構自身基礎功能性能已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為保證其能夠正常運行,就需要將維護管理落實到底。以專業規范為依據,對存在問題的隱患部位進行優化,以免出現質量問題而對整個堤防結構產生不良影響。

3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分析

3.1混凝土防滲墻施工

混凝土防滲墻技術在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中應用比較廣泛,施工時要做好對防滲墻厚度的控制,并提高墻端結構的密實度,來提高結構的可靠性,提高堤防地基防滲性能。常用混凝土防滲墻主要有淺薄型與深厚型兩種,不同形式對應施工環境不同,相應的對技術要求也不同。第一,淺薄型。一般可以將防滲墻深度控制在10~20m間,部分情況可以增加到30m;防滲墻厚度則應控制在100~250mm,部分情況可調整到300mm[3]。此種施工形式主要應用于江河堤防防滲施工,以及厚度小于30m水頭較小的土石壩堤防工程。第二,深厚型。一般防滲墻厚度需控制在600~800mm間,部分情況可調整到1300mm,一般會被用于水頭超過20m,以及深度超過30m的大壩與險要段堤防防滲施工。

3.2帷幕灌漿防滲施工

選擇此種技術施工前,需要按照規定要求配置施工用漿液,確保其流動性與膠凝性能夠滿足施工要求。正式施工時,將配置好的漿液利用鉆孔壓入巖層裂縫中,待其凝結硬化后,來達到增強巖基強度的目的,同時還可以提高結構穩定性與抗震性。

3.3高壓噴射防滲墻施工

此種防滲技術的施工,主要是在高壓作用下將漿液打入到堤防結構內部,然后和土層顆粒攪拌混合成為一個整體,在漿液凝結硬化后形成有效的防滲墻,提高地基結構穩定性與抗滲性。施工時要利用鉆孔機鉆孔,然后通過鉆孔灌漿,利用灌漿管噴頭將高壓漿液對著土層進行噴射,然后對土層進行切割與攪拌,使得土層結構與漿液混為一體成為新的凝結體[4]。與其他防滲技術相比,高壓噴射防滲施工設備簡單,適用范圍廣泛,并且具有較高的施工效率。

3.4劈裂灌漿防滲施工

施工時利用漿液壓力來將堤防結構劈裂出裂縫,然后將漿液灌注到其中,確保其在結構內形成縱向垂直防滲帷幕,起到防滲的效果。在正式施工時,需要以堤壩軸線為依據進行布孔,并利用灌漿壓力對壩體結構進行劈裂處理后進行灌漿,消除結構內部存在的裂縫與孔洞等缺陷。選擇用此種技術進行施工,可以就地取材,與其他技術相比施工難度更低,并且可以節省大量成本。

4結束語

想要提高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性能,就需要結合工程結構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確定發生的原因,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技術。應加強施工過程的管理,確保所有施工行為均能夠嚴格按照專業規范進行施工,面對更多新型技術與設備,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加深研究,提高其實施效果。

作者:趙靖偉 單位: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朱武.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探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26:119-120.

[2]黃金明.淺述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4:140-141.

[3]姚作友.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滲施工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27:152-153.

[4]趙超.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分析[J].工業設計,2015,7: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