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因素探討

時間:2022-10-11 09:50:42

導語: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因素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因素探討

摘要:從施工人員、建筑材料、施工機械、施工方法、施工環境等方面,對影響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工程施工質量的對策和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影響因素;對策建議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工程質量是管理的核心,確保工程質量是工程建設管理的關鍵環節。因此,施工單位要充分分析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管理和控制制度,完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擬定可行的技術方案,采取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法,運用適當的質量保證措施,對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確保工程質量達到施工規范規定和設計要求。

1影響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

1.1施工人員結構失衡,技術力量較為薄弱。水利工程施工的個別施工單位存在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不足和業務水平不高的現象。同時,水利工程施工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較為艱苦,管理單位難以引進技術人才,經過長期培養、鍛煉成長起來的業務骨干也容易外流,加之一些其他因素,使得部分不具備水利工程施工專業知識的人員從事或負責工程施工技術工作,導致施工質量問題較多。此外,對于工程施工中的存在的疑難技術問題,施工人員拿不出合理的技術方案和正確的施工方法,不能充分應用高新技術和新型工藝解決技術難題,無法正常開展相應的專業技術工作。因此,工程施工作業人員專業素質低、技術力量薄弱、學習培訓少、管理水平低下,是造成施工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因素。1.2材料質量控制不嚴,難以保證工程質量。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工程施工質量?,F階段,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原材料質量控制水平參差不齊,存在較多問題。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有些施工單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違規使用沒有合格證、出廠檢測報告、質量保證資料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構配件,在原材料和半成品進入施工現場時,不進行質量報驗工作,原材料和半成品質量良莠不齊。同時,由于建設管理單位和現場監理單位不重視質量檢測,導致不合格原材料進入施工場地,給工程質量埋下隱患。原材料進場驗收流于形式,儲存管理隨意性大,使用方面存在很多問題,難以保證工程質量。1.3施工機械管養失控,進度質量難以控制。施工機械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個別施工單位投入工程施工的機械存在年久失修或帶病作業的情況,加之施工中超負荷運轉,加重了設備的老化程度,很容易造成事故。施工機械長期在惡劣的條件下高負荷連續作業,經常出現設備故障而造成停機,使正常工程作業中斷,直接影響工程施工進度。一些施工工地,地方偏僻,機械維修配件不能及時供應,無法及時恢復正常運轉。此外,一些施工單位不能很好地結合工程規模選用施工機械,盲目使用大型機械設備,加大了施工機械的使用成本,降低了工程的經濟效益。1.4技術方案運用不當,施工工藝技術欠佳。工程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施工技術方案、施工組織措施、施工進度計劃、施工工藝流程、質量檢測措施等。由于一些工程存在施工組織設計不全面、施工技術方案不具體、施工方法不得當、施工工藝落后、違反技術操作規程和施工順序等情況,因而很容易造成工程質量事故。部分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不重視優化施工技術方案,采取落后的施工工藝和方法,嚴重影響工程施工進度,施工質量難以保證,也增加了工程施工建設成本。1.5環境因素錯綜復雜,影響工程施工建設。工程地質、水文氣象、征地拆遷、環境污染等因素對工程施工質量有一定的影響。對于工程施工而言,水文氣象條件的急劇變化往往會對工程的施工進度造成影響,使工程不能按時完工。有些工程所在地由于受到施工道路和施工空間的限制,無法使大型施工機械設備進場,只能使用簡單的施工機械,因而會影響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此外,征地拆遷和環境污染等環境因素也是制約工程施工建設的重要因素。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對策和措施

2.1調整專業人員結構,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施工單位應重視施工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養,定期舉行相關技術培訓,使員工掌握并運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組建施工隊伍時,要嚴格選用技術嫻熟、經驗豐富的施工人員,同時選擇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的管理人員。此外,合理調配施工人員,調整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結構,確保各工序工程施工力量均衡。鼓勵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結合工作實踐,學習專業知識,強化質量意識教育和業務技術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素質。2.2嚴格控制進場材料,確保符合技術標準。加強進場材料的質量管理和控制,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工程原材料進場前,必須要有合格證、質量保證書和工程質量檢驗檢測結果報告單,施工單位按照程序進行工程原材料進場報檢。對于準予進場的原材料和設備,監理單位要會同施工單位按照國家質量標準和施工規范進行檢查,以確保工程所用材料和設備合格。2.3優化配置施工機械,保障施工有序進行。選擇施工機械設備時,應選擇經濟合理、技術先進、操作和維護簡便的施工機械,依據工程量大小、工期決定施工機械的規格、型號、數量以及進出場時間,以達到工程進度與機械設備使用的協調一致。施工機械設備管理,應做到統一調度、分級管理、相互協調、精細養護,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由專業技術人員持證上崗、規范操作,實行專人專機、責任到人的制度,形成使用管理和養護維修相結合的管理體系,編制施工機械維修養護檢修計劃,適時掌握機械設備的技術狀態和運行參數,及時排除機械設備故障,保障施工機械正常運轉、安全運行。2.4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控制施工工序質量。施工單位要根據國家有關施工規范,結合工程特點和施工單位的實際情況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制定針對性強的施工技術方案和工藝先進、技術成熟的施工方法,嚴格按照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施工。同時,要嚴格工序質量管理制度,執行每道工序驗收檢查制度,控制施工工序質量。此外,要結合工程實際,進行技術創新,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保證并提高工程質量。2.5預測不利環境因素,強化施工過程監控。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預先制定專項應急方案,落實不利條件施工措施,以應對極端天氣和氣象條件帶來的不利因素。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監控與預警。對地質、水文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研判,合理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對環境因素產生的不良影響,要督促施工管理單位,健全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制度,強化施工過程環境污染監控,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施工環境污染,實現安全文明施工。

3結語

施工單位的質量控制是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重點和基礎。因此,在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要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完善施工質量管理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方案。在施工時,要做好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材料設備、工程機械、施工方法、施工環境等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從而確保工程質量達標。

作者:鄧子云 魏生全 單位:甘肅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 白銀市靖會電灌工程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