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影響
時間:2022-08-26 10:42:42
導語: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不僅是發展經濟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利國利民的重要設施;但是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勢必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生態環境原有的自然狀態造成破壞?;谶@樣的矛盾,我們在修建水利水電工程的過程中,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做到合理開發,合理利用,建立全方位的評估,建立合理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以達到既造福人民又保護環境的雙重效果。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生態環境;影響;措施
生態環境的質量與人類息息相關。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所以新時期在堅持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上和修建水利水電工程的過程中,加大保護環境的力度,做到雙贏。
一、修建水利水電工程的必要性
自古以來水利工程就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具有灌溉、發電、防洪、調水、漁業、旅游、航運、生態與環境等綜合作用,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水電作為可再生能源,對于緩解世界的能源危機,提高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河航運發達,非常有利于水電資源的開發。目前我國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率約為26%,那就意味著還有70%以上的水電資源待開發,[1]所以我國水電的建設任務還十分繁重。
二、修建水利水電工程對環境的影響
修建水利水電工程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它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修建水利水電工程的影響主要有對氣候、水文、地質、土壤、水體和生物物種的影響等,所以修建水利水電工程必須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局部氣候受局部上部氣流控制,修建水利設施,會使工程上部空氣濕度增加,因而會對局部氣候產生一定影響。第一、對降水量的影響。降水量肯定會相比原來有所增加,由于水利設施的修建,會聚積大量的水,在光合作用下,水增發的量遠遠高于原來的量,形成大量的降水。同時還會改變降水地區分布。積水區蒸發量加大,空氣變得濕潤。相關資料表明,“庫區和鄰近地區的降雨量有所減少,而一定距離的外圍區降雨則有所增加,一般來說,地勢高的迎風而降雨增加,而背風而降雨則減少?!盵2]第二、對水文的影響。水利設施的修建對下游河水流量產生了重要影響,所以對下游的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水利設施蓄積了汛期和非汛期的河水,從而導致下游水流量大幅減少,水位下降,這個時候就會出現生態問題。例如,下游的湖泊會因此而導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也會下降;下游水量減少,對下游的航運,養殖業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隨著河水自凈能力的下降,也會導致水質惡化。第三、對水生生物的影響。水利設施建成后,局部水域會出現相對靜止的流動狀態,為浮游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環境。在泥沙大量沉積后,水質的光合作用明顯增強,水量上漲后會淹沒一些地方,導致鹽類和植物分解物溶于水,使得浮游植物得以大量生長。水庫蓄水后,也就切斷了泅游性魚類的泅游通道,這勢必會導致該種魚類的死亡,從而引起生物多樣性退化。第四、對土壤的影響。在浸沒的地方,空氣流通差,導致土壤中微生物繁殖能力差,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動植物生長。水位上升后,地下水位也隨之上升,因此,土壤出現沼澤化,過于澇的土壤使動植物難以存活。第五、對社會環境的影響。首先,對人類健康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很多疾病直徑或間接來源于水體污染。其次,水位上漲后,可能會對某些景觀古跡帶來一定影響。最后,水利工程的修建肯定要產生人口遷移,對遷移人民產生了一定影響,對土地的使用造成了巨大壓力。
三、環境保護的措施
水利設施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然原來的狀態,使原本平衡狀態受到破壞。只要遵循“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規劃設計,我想大部分不利影響都可以得到控制。水利設施能否帶來高質量的環境效益,能否把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小是一個水利設施建設成敗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我們需要做好以下幾點:首先,增強水利工程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應把環境問題放在第一位。深刻考慮到工程對環境的的影響,在水利水電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對工程的要求,不僅要取得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更要取得良好的環境效益。加強對水利工作者的生態環境保護法規、知識的普及教育,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環境保護的公眾參與程度。其次,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標準評價體系。修改評價體水利水電工程的指標體系,在施工前要全方位、科學合理的對工程地點的地質、環境進行考察、評估;進一步完善審批前履行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審批手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引導,力求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最小,我們收獲的效益最大。最后,建立局部區域環境監測體系。由于我國生態與環境監測方面技術薄弱,加上資金的缺乏,導致我國無法建立龐大的環境監測系統,但是,建設局部區域環境監測系統還是可行的。建議在已有的水文和水質監測站網的基礎上,選擇重點水利工程區域建立環境監測體系?!皩λ那閯荨⒕植繗夂?、河道泥沙、魚類漁業、水質、水生物、岸邊植被、鳥類、水力發電、當地文化等開展全面的分析”。[3]必須對工程附近局部區域的生態環境作全面地了解,對發生的或即將發生的危害采取措施能提前預警,使各方面的損失達到最小。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是我們國家在水利水電工程上必須邁出的一步。綜上所述,水電工程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我們要努力尋求減輕不良影響的措施,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通過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水電建設的健康發展,特別是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建立與生態環境友好的水電工程建設體系,實現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作者:趙歡 單位:揚州大學
參考文獻:
[1]鐘華,何家華.淺談水利工程劉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日[J].民營科技,2010.
[2]曹永強.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人民黃河,2015.
[3]李飛燕,涂興懷,劉永豪.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分析[J].水利水電科技.2009.
- 上一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問題研究7篇
- 下一篇:水利水電工程建筑設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