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水利建設質量考核建議
時間:2022-01-05 03:08:03
導語:淺談水利建設質量考核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當前水利建設質量工作項目考核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并進一步提出了幾點對策建議。
[關鍵詞]水利工程;考核;經驗;對策
1水利建設質量工作項目考核中存在的問題
安徽省水利建設質量工作考核通過自我評價和實地核查等方式對各地市、省直管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水利建設質量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價?!犊己嗽u分細則》包括總體考核和項目考核兩部分。總體考核內容包括竣工驗收、質量規章制度、質量監督管理、質量檢測管理、質量誠信建設等9項考核指標;項目考核內容包括項目法人質量管理、勘察設計質量保證、施工質量保證、監理質量控制、工程質量評定驗收等7項考核指標。而項目考核實際開展過程中涉及到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協調與配合,目前存在較多的不足與問題。1.1項目法人質量管理常見問題。在項目法人質量管理工作中,由于部分項目法人在質量責任制上落實不夠,責任意識不強,管理松懈;缺乏水利工程建設經驗,對國家的法律法規、規范規程理解不深、執行不夠以及組織結構不合理,在項目較多情況下,現場代表在多個項目中身兼數職,分身乏力,對某一項目實施全過程跟蹤管理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等原因,普遍存在著以下幾方面問題:①項目法人組建不規范,組建文件中未明確質量管理機構及崗位質量責任;水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兼任項目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大中型工程技術負責人不具備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情況。②項目法人未在工程開工后15個工作日內辦理開工備案手續;監理單位下達開工令時間或辦理開工備案時間在質量監督書簽訂時間前。③質量管理制度不完善,體系不健全,質量保障措施缺乏針對性。④對參建單位的檢實體輕行為,無檢查記錄;對檢查發現的問題無書面整改意見;對上級檢查發現的問題整改落實不到位;未建立質量問題整改臺賬。⑤未及時開展質量抽檢工作;委托的檢測機構檢測資質不符合規定要求;未按經批準的檢測方案中規定的檢測時間、部位、頻次和方法開展。⑥設計變更不規范,存在未按照規定權限和程序審查、報批或批復的情況。1.2勘察設計質量保證常見問題。工程勘察、設計是工程建設最重要的階段。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水利建設項目的功能和使用價值,目前常見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未設立設計代表機構,未派駐設計代表。②未及時在全國和安徽省水利建設市場信用信息平臺上公示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③無設計代表現場服務工作記錄或現場服務工作記錄不規范。1.3施工質量保證常見問題。在水利工程中,施工質量的優劣關系整個工程的成敗,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關系到工程能否可靠、高效的保持正常工作,發揮設計功能,達到預期設計效果。因此,在《考核評分細則》中施工質量保證所占分值為28分,是其中最高的一項,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其在水利建設質量項目考核工作中出現的常見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及質量負責人未常駐工地現場;施工五大員(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材料員、資料員)配備不足或不具備相應規定資格條件。②施工單位委托的檢測單位檢測資質不符合要求;原材料、中間產品等自檢的數量及頻次不夠。③施工質量管理制度未建立或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質量保障措施中無承辦機構(人員)、措施要求等具體內容。④工序及單元工程評定不及時,評定資料存在代簽字現象;施工日志記錄不完整;土方開挖重要隱蔽單元工程聯合驗收時未提供地質編錄。⑤未及時在全國和安徽省水利建設市場信用信息平臺上公示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1.4監理質量控制常見問題。在水利建設質量項目考核工作中出現的監理質量控制常見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總監理工程師沒有常駐工地現場;重要隱蔽(關鍵部位)單元工程、分部工程等驗收簽字記錄中存在代簽字現象;文件或材料中首次配備的監理人員與投標承諾配備的人員不一致。②監理日常巡查、巡視無記錄;監理日志內容空泛,監理月報不及時、不規范。③監理單位平行檢測委托的檢測機構資質、檢測人員資格不符合要求,與施工單位委托同一家檢測機構,平行檢測頻次不夠。④未按照《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有關技術標準和施工合同對用于工程的原材料、中間產品、工程設備、工藝方法等進行檢查。⑤未及時在全國和安徽省水利建設市場信用信息平臺上公示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1.5工程質量評定驗收常見問題。工程質量評定驗收在水利建設質量項目考核工作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工序單元工程驗收組織不及時,評定復核不規范、質量指標未填寫,資料不完整。②重要隱蔽(關鍵部位)單元工程驗收資料不完整,驗收簽證缺少質量數據支撐。③混凝土、砂漿強度統計評定不規范。④重要隱蔽隱蔽(關鍵部位)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結果、分部工程驗收結論未及時報質量監督機構核備。
2加強水利建設質量工作項目考核的建議
2.1強化質量意識,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制。工程質量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參建各方應牢固樹立“生命至上、質量第一”理念,突出工程質量首位意識,切實強化質量管理,杜絕不顧質量而狠抓進度的現象;通過教育引導提高參建各方質量意識,激發質量責任感;水行政主管部門、質量監督機構應加大質量督查、巡查力度,落實參建各方的工程質量責任,確實建立起“項目法人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政府部門監督”四位一體的質量保證制度體系,并進一步落實完善質量管理制度,規范質量行為,嚴格執行工程建設技術標準,確保工程質量。2.2各司其職,明確職責。參建各方必須明確各自職責。首先,項目法人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要求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質量管理制度,落實質量崗位責任制,制定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質量保障措施;應嚴格履行水利基本建設程序,接受質量監督部門監督,及時履行開工備案手續;通過項目招投標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檢測、施工和監理單位并分別簽訂合同,實行合同管理;應嚴格按規定及時委托有資質的質量檢測機構開展全過程檢測,實行工程質量同步跟蹤檢測。其次,勘察設計單位必須按資質等級及業務范圍承擔相應的設計任務;必須建立健全勘察設計質量保證體系,建立設計質量管理制度,加強設計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設計文件的編制、復核、審查、會簽和批準制度,設立設計代表機構,派駐設計代表,明確質量責任人,按照合同約定開展現場設計服務;及時公示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并對工程使用年限內的設計質量負責。再次,必須是持有水利部頒發的監理單位資格等級證書的監理企業,依照核定的監理業務范圍,承擔水利工程的監理工作;必須建立現場監理質量控制體系,依據項目特點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項目監理工作制度、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按照監理規范規定檢查開工條件、施工準備情況,參加或主持設計交底、參與工程質量評定、項目劃分等施工準備工作;按照《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等要求進行檢查;及時復核原材料、中間產品及單元(工序)工程質量檢驗結果;委托具有水利資質的檢測機構獨立開展跟蹤檢測和平行檢測。最后,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組建現場施工管理機構,建立施工質量管理制度;根據工程特點制定保證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加強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委托具有水利資質的檢測機構開展施工自檢、見證取樣工作;及時公示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2.3加強施工關鍵環節的質量控制。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基礎處理、主體結構、堤防工程等關鍵環節的質量控制。首先,基礎工程方面,建筑物建基面開挖或基礎處理完成后,應及時組織重要隱蔽工程聯合驗收,驗收工作組應重點檢查工程地質或地基承載力、建基面高程、基坑邊坡及降排水等情況,并重點抽查地質編錄、測量成果、第三方檢測結論等質量支撐材料。其次,混凝土工程方面,應加強對止水安裝位置等關鍵部位質量的檢查和控制;穿堤箱涵回填前應組織聯合檢查驗收,重點檢查基面清理、岸坡整理、箱涵沉降及工程結構質量的檢測成果等。再次,堤防工程方面,施工前應對上堤土料進行顆粒分析試驗和擊實試驗,并按照規范要求進行碾壓試驗,根據試驗成果確定施工工藝參數和質量控制指標,嚴格控制土料質量,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分層鋪土、分層碾壓、同步檢測,檢測合格方可進行后續工程施工確保堤防填筑的施工質量。2.4加強質量監管和施工現場監控。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一是要提高工程質量意識,認真抓好現場文明施工和標準化管理;嚴格執行材料進場報驗制度,杜絕一切偽劣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嚴禁偷工減料,違章施工;嚴格的工序報驗制度,把好每道工序關,做好檢驗批及單元、分部工程的質量檢驗工作,并建立臺賬分類歸檔;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堅決杜絕不顧質量安全而盲目施工現象。二是強化質量行為監管。重點加強對質量管理體系、履職行為、質量責任制落實和原材料、中間產品及工程實體質量抽檢情況監督檢查,規范質量行為,壓實參建各方的質量責任。三是強化工程關鍵環節質量檢查。通過項目法人第三方過程檢測、監督抽檢等方式和手段重點加強對涉及工程安全的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及建筑物土方回填等部位的監督檢查。四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約束激勵機制。建立把市場主體質量行為作為信用評價的重要內容,健全完善質量考核、創優評優等約束激勵機制。2.5規范質量評定和驗收管理工作。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技術標準開展質量評定和驗收工作,規范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評定和驗收質量管理,將工程質量作為工程驗收的重要內容,嚴把工程建設質量驗收關。工程質量核定(核備)合格的,方可進行驗收。
3結語
水利建設質量工作考核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政府實施質量監管的重要手段,是加強水利建設質量管理的有力措施。通過水利建設質量工作考核,可以提高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質量意識,有力促進水利建設質量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建設質量。作為從事水利工程質量管理人員,應加強對《考核評分細則》的學習,深入理解,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才能有效保障水利建設的順利實施。
作者:趙飛 呂志勇 單位:1.蕪湖市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 2.廬江縣發改委
- 上一篇:城市水利建設頂管技術研究
- 下一篇:淺談大壩水利水電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