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實驗教學誤區及對策

時間:2022-09-25 10:00:05

導語:初中數學實驗教學誤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數學實驗教學誤區及對策

一、把初中數學實驗當作勞動技術課來上

曾經的數學課堂,計算教學總是那樣單調、枯燥,應用題教學則走進了人為編造、紙上談兵的死胡同,計量單位和幾何圖形知識的教學也常常是只動口不動手,只計算不應用,學生學到的數學知識大多是教師解題經驗的延續與傳承.如今的數學課堂,有些教師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追求“與新課程改革同步”,便把數學實驗教學當作勞動技術課來上.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讓學生通過數學實驗來感知知識形成的過程,數學實驗應該有明確的目的,目的達到即可,即從具體到抽象的數學化再到數學的應用.所以,使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應與“數學化”結合起來,要具有濃濃的“數學味”.

二、把初中數學實驗教學等同于計算機實驗

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可以節省教學時間,增加課堂信息密度;圖形直觀、動態,便于學生理解.有些教師認為數學實驗教學就是要采用計算機實驗,因而多媒體實用技術的展示充斥著整個課堂,把數學實驗教學變成了計算機實驗.初中數學實驗的定義:為獲得某種數學理論,檢驗某個數學猜想,解決某類問題,實驗者運用一定的物質手段,在一定的實驗環境下進行的探索、研究活動.顯然,計算機只是實驗教學的一種新的物質條件而已,它只不過是進行實驗教學的一種手段.也就是說,除了計算機外,還有很多的實驗手段,如手工制作、實地觀察、制作模型等.教師應該轉變教育觀念,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在數學實驗教學中使用計算機應該適時、適量.

三、初中數學實驗教學就是讓學生全動起來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都力求改變過去那種“教師唱獨角戲,學生是聽眾”的局面,形成了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動、學生全動的現象.學生由于不理解實驗的目的,實驗的方法,只能亂動,得不出實驗結果.雖然學生是天生喜歡參與實驗活動的,但不能讓學生無目的全動.學生的主動應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的主動,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身份是不可改變的.教師要組織學生有序地進行實驗,引導學生完成實驗的全過程,仔細分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

四、只重過程,不重結果

有的教師認為,數學實驗教學只要學生參與了,研究了,就獲得了鍛煉,就有了技能,結果如何完全不計較,形成了只重過程、不重結果的誤區.教師不僅讓學生做實驗,而且要引導學生在實驗后進行“反思”.也就是說,教師不僅重實驗的過程,更應該重實驗的結果.實驗結果實際上是實驗過程的一面鏡子,是過程的自然延續,也是對實驗過程有效性的檢驗.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主體參與學習過程,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實驗教學的成功與否,關鍵還是看親歷過程體驗得深刻不深刻,是否真正有利于學生的主動發展.

五、把數學實驗教學當作萬能教學的方式

數學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很多教師都很重視實驗教學的開展,尤其是一些數學公開課似乎都離不開數學實驗教學.在教學中,教師都在想方設法地讓學生進行實驗,以實現學生在“做中學”,讓學生進行觀察實驗變成了公開課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好像數學實驗教學成了公開課的代名詞,成了萬能的教學方式.變成為了實驗而實驗,反而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明確指出,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通過“過于”一詞不難看出,講授不可否定.奧蘇伯爾就特別強調通過講授法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他指出,一堂有效的講座提供給學生的信息是學生花數小時也未必能收集到的.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要不要進行實驗教學,關鍵是看這些問題是否值得做實驗,是否有利于教學.設計數學實驗活動,使學生能在實驗活動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和掌握,對數學產生興趣,產生情感,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可將數學實驗活動設計簡單化、模式化.如果學生始終停留于實際操作的層面,而未能在頭腦中實現必要的重構或認知結構的重組,就根本不可能發展任何真正的數學思維.

作者:劉文進 單位:安徽滁州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