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趣味教學論文3篇

時間:2022-12-17 10:04:55

導語:初中數學趣味教學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數學趣味教學論文3篇

第一篇

一、合理運用操作實驗和游戲,幫助學生區分易混淆的數學概念

教師教學藝術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高低,同時也是課堂教學目的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必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增強初中生的自主思考和練習時間,從而幫助初中生趕走視覺疲勞,提高課堂注意力。這樣的教學手段包括:討論法、辯論會、講授法、課堂小游戲和操作實驗等,當然最直接、最有效的還屬課堂操作實驗和游戲。例如,在學習“平面圖形的種類劃分”時,很多初中生容易混淆一些圖形的概念,即使教師多次講授,還是很難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設置趣味性的課堂小游戲來幫助學生區分和記憶平面圖形的概念。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各種類型的平面圖形卡片,如三角形和四邊形。然后將這些卡片發給學生,并要求他們找出同類型的圖片。通過這個游戲可以發現,很多中學生容易將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混淆,對于什么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是銳角三角形也區分得不是特別清楚。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可以將易混淆的圖形的特征和區分方法教給學生。通過開展這樣的趣味性課堂教學游戲,一方面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氣氛,另一方面也幫助初中生弄清楚了易混淆的數學概念,加深了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激發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大有裨益。

二、結合圖形與類比方法,降低初中數學的學習難度

在初一的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知識點都是非常關鍵的內容。只有學好了這些重點章節,才能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采取結合圖形與類比的方法,幫助初中生掃清學習障礙,并在長期的初中數學學習中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法時,由于有理數的概念與初中生的實際生活偏離較大,因此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所以,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從數形結合的角度出發,將有理數乘法的運算法則深入淺出地教給初中生。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制作幾幅圖畫,將3×5和3×(-5)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并利用數軸的方向來區分有理數的正負。如果把“乘以5”看作是沿數軸的原方向運動五次,那么同理,就可以把“乘以(-5)”看作是沿數軸的反方向運動五次。以此類推,就可以幫助學生形象、生動地歸納出有理數的乘法法則。通過結合圖形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抓住關鍵知識點;通過類比的方法,可以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幫助學生掃清學習障礙,進而讓他們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

三、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培育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地將數學概念與知識呈現給學生,將初中生的感官積極調動起來,進而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二次函數的圖形與性質”這一節內容時,由于二次函數的圖象形狀是一條“光滑”的拋物線,但是對于“光滑”這一概念,初中生不僅難于理解,而且也很難將其畫好,所以教師在教學演示時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動態地演示由孤立的點到連續的點再到連接成光滑的拋物線的整個過程。通過這樣的演示,既讓初中生的大腦中形成了拋物線的具象,又加深了他們對二次函數概念的理解。與此同時,通過對多媒體的利用,還可以讓初中生在屏幕上看到,隨著自變量x的連續變化,函數值y所產生的一系列連續變化,最終得到精確的、完整的二次函數圖象。借助多媒體手段,可以將數學概念生動、直觀地呈現出來,這樣理想的教學效果絕不是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所能達到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利用不僅可以幫助初中生更輕松、更愉快的學習,在課堂上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而且還方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整個發生、發展過程進行理解,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將靜止的數學問題動態化,將復雜的數學疑難點簡單化,增強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還有利于初中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苯處熢谡n堂教學時,可以通過合理運用操作實驗和游戲、圖形結合與類比方法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增加初中數學教學的趣味性,進而讓初中生在數學學習中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作者:姜信林 單位:江蘇省東臺市富安鎮中學

第二篇

一、設計有效性導入,提高學生的興趣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要認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意義,采用行之有效的導入手段,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采用直接導入法。所謂“直接導入法”,就是一上課就將要解決的問題直接提出來。例如,在教學“切割定理”時,教師可以先將定理的內容寫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分清楚其中的已知和求證,然后由師生共同證明定理的形成過程;還可采用“強調式導入法”,即針對學生有意義的事物比較感興趣的特點,在上課伊始就闡述本節課重要意義的一種導入方式。例如“,三角形”這一部分就是平面幾何的重點“,圓”是平面幾何重點中的重點,在中考試題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學生未來學習和深造的基礎。為此,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將這兩部分的重要性介紹給學生,以引起學生的重視。

二、利用現代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聲形兼備,集聲音、圖片、視頻、動畫于一體,能夠為學生創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實現課堂教學的動靜結合,化抽象為形象,化復雜為簡單,化深奧為淺顯,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技術,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在教學“圖形的旋轉”時,學生需要具備相應的空間感才能充分理解這一部分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完善評價機制,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成績一直被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這樣只注重成績的好壞,而忽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方式,勢必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精神狀態產生消極影響,造成好的學生更好、差的學生更差的惡性循環。因此,教師要積極完善評價機制,注重發展性和鼓勵性評價,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平時的表現情況納入考核標準中,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引導學生自我控制、自我調節學習的情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傊?,只有開展趣味教學才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讓學生自發投入學習活動中。否則,如果學生將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和累贅,勢必會影響學習效率。因此,我們要加強趣味教學,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讓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鍛煉。

作者:姜輝 單位:重慶市酉陽縣大溪初級中學校

第三篇

一、提高了數學課堂效率

初中生的自制力相對較差,注意力較難集中,而且數學相對其他科目,難度更大,更抽象,初中生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容易產生厭煩心理,無法集中記憶力,不能完全吸收老師課上教授的數學知識。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幫助解決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問題,通過聲音、圖片、動畫等電教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課堂趣味性,化抽象為具體,生動形象地將知識展示在學生面前,降低學習知識過程中理解運用的難度。不僅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與此同時老師的授課效率還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教學資源,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就有積極的學習動機。在初中數學課堂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利用其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特點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思考,與老師同學進行課堂互動。例如,在課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幾何圖形的展示,使學生的思維立體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懂數學知識,便于學生理解。

三、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奠定數學基礎,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具備靈活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多媒體技術能夠讓學生在形象的展示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教師負責運用先進的教學方式教授學生基本知識,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而學生不僅可以從多媒體的展示中進行生動立體的思考,還可以通過操作多媒體獨立解決數學問題。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顯示出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多媒體技術僅僅是教學手段,不應該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要部分。在教學中,老師應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以數學知識及教師引導為重點,有效優化初中數學教學。

作者:張喜悅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昭烏達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