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課堂構建論文
時間:2022-08-22 09:59:21
導語:初中數學課堂構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學生們學習的過程中,問題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動力及源頭。同時,學生們所產生的一系列創新行為及創新成果也都來源于問題。此外,數學這門學科的本質也是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們的問題意識,形成一個問題觀念,進而逐漸的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培養學生們的問題意識,進而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1問題情境概述
情境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學習行為的環境,而數學情境則是指在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依據其教學的目標、內容等創設一個運用與其相適應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氛圍,由此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其中。良好的數學問題情境能夠提供與之相關的信息來解決數學問題,同時促使學生們能夠靈活的運用想象、類比等方法來對相關的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并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在創設數學問題情境的時候需要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啟發性。所創設的問題只有具有啟發性才能夠激發學生們的認識,進而促使學生們產生一系列相關的聯想。第二,針對性。在創設數學問題情境的時候需要與教學的內容相結合,針對學生的實際能力來創設符合學生認知的問題。第三,連續性。在創設數學問題情境的時候,相關問題之間需要具有承上啟下的關聯性作用,進而才能夠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學習數學知識。第四,趣味性。創設問題情境時必須增添一些趣味性,由此才能夠吸引、引導學生更好的探究相關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
2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2.1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的學習主要是以現有的認知發展為基礎,進而進行知識的延伸與發展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從學生原有的認知層面出發,所引入的知識才能夠順應原有的認知水平,才能夠促使學生們自覺、自主的進行學習與發展。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及相關的學習能力有一個準確的把握與了解,進而從這一層面出發,尋求更多的信息資料,以此來激活初中生們原有的數學知識經驗及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們進行知識的新舊對比,逐漸的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例如,在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時,老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使用類比的方式進行分式基本屬性的歸納與整理。通過對全等三角形進行識別,從而歸納出分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還可以通過對點和圓的位置關系、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等等進行深入的研究來尋找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等等。通過創設這些問題情境,利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的來引導學生們學習新知識,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相關知識點,促使學生們更好的學習與發展。
2.2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科目本就是一門聯系生活,解決生活問題的學科。因此,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來創設問題情境,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相關內容,使得枯燥的數學知識生活化、豐富化。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進而帶給學生們一種親切感,提升學生們的數學思考思維,激發學生們的數學創新與創造的能力。例如,在進行“線段大小比較”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們常見的公交車身高線來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在每一輛公共汽車的上車口的車廂內部都會標有1.1m以及1.4m的紅線,在小朋友上車時只要腳跟靠墻站立,就能夠知道是否需要買票或者是購買半價票。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們提出免票、半價票以及全票的購買依據及方法是什么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逐步的引出線段大小比較的教學內容。這種問題情境的創設方式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密切,更加能夠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理,進而促使初中生們更好的學習與發展。
2.3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建模創設問題情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相關的數學建模能夠幫助學生們樹立起一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并逐漸的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思維。因此,通過創設數學問題情境來進行數學模型的建立,能夠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們進行全面性的觀察,培養初中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初中生更好的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例如,在初中數學中類似于建筑、測量等一類的工程型應用問題,在解答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應用與之相關多的圖形特性,通過對基本的三角形、圓形等幾何知識來進行知識的遷移、轉變等,以此來尋找相關問題的答案。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們的建立其與之相關的幾何圖形來從中尋求相關的解題思路,進而更好、更便捷的解決數學問題,尋求相關答案。
2.4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主動探究來創設問題情境
對于初中生來說,所學習的相關數學知識應該具有一定的現實性、趣味性以及挑戰性,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進行不斷的學習與發展。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相關的問題情境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與制定,由此來促使學生們能夠自覺、自主的去進行分析與探究,引導學生更好的對事物進行觀察、實驗、驗證、分析、推理、交流等等。通過學生們的自主探究來培養學生們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及對問題的探究精神,幫助初中生們更好的學習與發展。例如:在學習“有理數乘方”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折紙的情境來探究乘方的相關知識。學生們通過折疊不同大小的紙可以得出再折到第七次的時候就很難再進行折疊,而后教師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理。之后,教師再通過引導學生們進行相關的計算就能夠得出隨著紙張折疊次數的增加,其厚度呈現出一種等比級數的增加,而紙張的面積也是隨之得到減小。通過應用這種問題情境的創建模式,不僅能夠促使初中生更好的學習相關數學知識,提升數學技能,同時這種探究式的問題情境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初中生們的自主性以及分析、探究的能力,進而促使學生們更好的學習與發展,全面性的提升了初中生的數學綜合素質與能力。
3結語
問題是人們進行思考的源泉與動力,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問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有認識到問題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才能夠在教學設計、情境設置的過程中融入相關問題,并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教學內容出發,制定出合理的問題情境,進而激發初中生們的學習、探究能力,引導學生依據教師的設計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樹立起數學思維,更加自覺、自主的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們的數學成績。
作者:孟憲輝 單位: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第十中學
參考文獻
[1]李紅梅.中職數學教學如何創設問題情境[J].西藏教育,2011(4):28-30.
[2]顧志林.淺談初中數學創設情境的幾種方法[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9).
[3]李方姣.初中數學問題情境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4):111.
[4]王文紅.初中數學中合理創設問題情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2):78-79.
[5]杭超峰.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情境設計探討[J].成功(教育),2011(20):178.
- 上一篇: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
- 下一篇:順口溜在小學數學中的妙用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