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的應用
時間:2022-07-15 03:27:29
導語: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數學課程的存在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借助一個已經存在的概念和公式,去處理以公式為主所展開的各個問題。但是,如今的數學授課模式卻十分老舊,老師一味地講解理論性知識,接著讓學生對眾多的習題進行練習,進而想掌握背后的原理,以至于有部分學生早已變得麻木,一直使用自己的慣性思維來完成做題,也不能達成舉一反三。此種授課方式也就逐漸和當今社會脫節,身為一位初中數學老師,更需要主動尋求有效的授課手段開展數學授課。
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確實讓人們平時的生產生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各式各樣的觀念也慢慢產生,教育教學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開展了改革與創新,更是培養出了眾多的全能型人才。對于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而言,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十分單調,關鍵是老師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講解,而學生則被動地接受,如此一來,學生就不知道怎樣自主進行思考,極易產生思維定式。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問題導學法應運而生,其能夠讓學生完全主導課堂,靈活掌握數學概念?;诖耍P者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廣大初中數學老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價值
(一)體現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習能力
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將學生當作課堂主體,老師作為課堂主導”的授課形式,早已變成如今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在以往初中階段的數學授課形式下,始終是老師一味地講解理論性知識,學生被動聽講的狀態,對于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并不是非常注重,這就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增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在數學課堂上,老師就可以合理應用問題導學法的授課方式,此種“將學生當作課堂主體,老師是課堂主導,探索則為主線”的問題式授課方式,對于體現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擁有著十分關鍵的推動作用。并且,在問題導學法授課形式的指引下,老師所開展的課堂授課就一定要全程圍繞著數學問題來開展,老師要輔助學生不斷地研究和解決問題,這有助于增強學生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甚至是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形成核心素養。
(二)培養數學思維,發展核心素養
數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的環節,就是數學思維開展活動的環節。數學知識原本就有著較強的籠統性、復雜性以及深奧性,這就要求學生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只有如此才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初中數學老師在開展授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進而實現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問題導學法在初中階段數學課堂上的應用,真正扭轉了以往學生被動的聽講、被動思考的學習情況。整個課堂授課則是全程圍繞著問題開展,用問題開始,從問題結束,老師會主動引導學生提出質疑,然后探究和解決問題,如此一來就能夠增強學生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較強的數學核心素養。
二、初中數學問題導學法的應用現狀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階段數學課堂上的使用擁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但是在如今的初中數學課堂上,問題導學法的應用效果卻并不是很好。一方面,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授課過程中,應試化的情況仍舊存在。此種應試化的數學授課方式,就讓整個課堂授課環節中,老師忽略了對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的培養,無視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體現,此種十分老舊的授課方式對初中階段數學教學的創新與改革造成了十分大的影響。另一方面,一些初中數學老師在進行授課的環節中,也會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然而這部分提出的問題當中卻有著很大的不足:隨意性很大,問題缺少一定的啟發性,無法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培養等等,這都對最終的授課效果以及授課質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三、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一)在數學教學中,科學導入問題
在原先的數學課堂上,有部分老師所運用的授課模式十分單一,并未和學生開展有效的交流與互動,課堂氣氛尤為沉悶、無聊,這就讓學生無法對學習產生較大的興趣。除此之外,在此種枯燥的授課方式中,學生也不能快速地轉換學習思路,更是對最終的學習效果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所以,老師若是想徹底改變老師的教學理念,就一定要借助問題,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課堂學習的環節中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并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氣氛。比如,在講解“有理數的加減法”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就能夠借助多媒體設備來放映視頻,在奧運會上,我國女足第一次競賽就贏得了八個球,第二場競賽卻又輸了一個球。然后老師就需要提出問題:“中國隊的兩次比賽,凈勝球的數量為多少?贏的球要利用“正”做出表示,輸的球則要利用“負”來呈現出相應的式子,然后求出解”。確實借助情境的搭建,來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展開聯系,再加上此種充滿趣味性的提問,就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因為有理數的加減法是初中階段代數的一個基礎,和學生后續掌握有理數的運算等知識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所以在平時的課堂授課環節中,老師要借助科學地設計問題,來培養學生自身的數學運算能力。
(二)合理把握提問的時機
在平時授課的環節中,對于問題導學法的運用來說,還需要老師科學掌控好提問的時機,借助合理的辦法,激發學生加入到課堂活動中的興趣,同時在恰當的時機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而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在真正掌握數學理論性知識的基礎上,對數學問題開展逐步的探究與理解,切實增強學生自身的綜合運用能力。比如,在講解“平方根”的內容時,老師就應該讓學生講述平方根的相關概念,并借助根號呈現出一個數的平方根,明白開平方和平方是互逆的運算,會使用此種互逆運算來求得某部分非負數的平方根。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老師還能夠使用例子,來導入新知識。比如,有一個面積是二十五平方米的正方形展覽廳,其四個邊的長是多少呢?如若為五十呢?若是想處理此種問題,就應該具備一個全新的方式。然后就能夠輔助學生先了解平方根的相關概念。這當中,老師還可以借助視頻與問題彼此融合的辦法,來讓學生知曉平方根是什么?而在逐漸引導學生掌握平方根的性質時,就需要提出問題,講一講16、25/9、100、0的平方根都是什么數?再將全班學生劃分成多個小組并討論“正數有沒有平方根?要是有的話,有幾個,它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關聯”等等。借助經典的案例,合理的問題設置,學生逐漸就能掌握平方根的主要性質。
(三)借助實踐活動,提出問題
數學和實際生活有著尤為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授課的環節中,老師就需要主動舉辦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除此之外,還能夠利用各種實踐活動,達成對問題的有效導入,使學生對數學重難點知識有一個越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講解“中心對稱圖形”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就需要對學生們進行提問:“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所看到的中心對稱圖形都有哪些呢?”此種問題的提出,切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是讓他們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老師在提出數學問題之后,還需要任意選擇多位學生來完成回答,并讓學生借助自己預先準備的用具,對小風車進行手工制作,接著讓他們對風車在運行情況下的特征開展細致的觀察。此種實踐活動的進行,能夠引導學生對自己所學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老師一定要把握好機會,讓學生歸納中心對稱圖形的所有特點,因此可知,借助問題科學設計,就能夠輔助學生開展學習,真正有助于降低學習的困難程度,提高課堂授課的效果與質量。
(四)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師生積極互動
在借助問題導學法開展授課的環節中,老師一定要尤為注重掌控好課堂的氣氛與節奏,對于課堂上所需要應用到的問題,老師也應該進行細致的斟酌,預留出充足的時間做好準備。由于在利用問題導學法進行授課的環節中,能否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才是達到預期授課效果的保障,所以,只有設計出正確的問題,才可以對初中階段的授課效果和授課質量具有一定的幫助。不然,就有很大概率在問題提出以后學生不能在第一時間反饋,又或是不能拓展與延伸出新的授課內容,而讓學習時間被大量的耗費,更是對課堂授課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老師應該在授課環節中,充分考慮怎樣借助問題導學的方式來有效利用好課堂教學時間,真正提高與增強課堂授課的有效性。比如,在講解“圓”的有關知識時,老師就應該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認真思索和圓有關的物品,探究圓和邊的計算公式,提醒學生部分計算方面存在的誤區,讓學生們互相討論和交流,借助問題來吸引越來越多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在此種環節中也需要飾演著引導者和輔助者的角色,對學生在探究環節中碰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切實深化他們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五)靈活布置作業,探索生活數學
課堂授課的時間十分有限,大部分老師都會在本堂課結束以后,為學生安排較多的數學作業,來夯實他們的數學基礎知識,并培養其形成較強的運用能力,這就是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然而老師所安排的作業尤為繁重,學生通常會對這部分占據他們玩耍時間的作業感到反感,盡管大多數學生都可以獨立完成這些作業,但是他們卻僅僅是把作業看成一個負擔,在做完作業以后就會將數學知識完全拋在腦后,再也不會想要復習。因此,老師就能夠嘗試把問題導學法應用在數學課外作業當中,為學生安排更多具有新穎性的作業,推動學生去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自主探究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比如,在講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就能夠借助問題導學法,來為學生安排靈活的課后作業,使他們細致地觀察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知識,并嘗試利用自己所積累的全部知識去完整地表現出來。學生利用課外觀察及思考,就能夠發現棋盤、地球儀以及電影院的座位排列等都應用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有關知識,接著就要聯系學生積累的知識,將電影院座位的“幾排幾號”當成坐標(a,b),并迅速的總結出電影院內總共有幾排、每一排則有多少座位,同時在白紙上借助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方式來繪制出電影院座位的排列圖像。老師需要讓學生們將自己積累的所有知識都應用在現實生活中,使學生切實意識到數學就在大家的身邊,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此種授課模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能夠培養他們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讓學生在充滿問題的氛圍中去進行學習,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若是想構建出高效的數學課堂,提高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以及老師的授課質量,就一定要在數學教學中,科學導入問題,然后合理把握提問的時機,并借助實踐活動,提出問題,從而營造出活躍放松的氛圍,且讓學生在此種良好的氣氛中,更好地學習到越來越多的知識,接著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師生之間開展積極互動,并靈活布置課后作業,探索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真正為他們將來的進步和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也能為其后續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王臻.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合理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195.
[2]何立清.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20(16):151.
[3]李志敏.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析[J].才智,2020(16):177.
[4]施婧婧.淺談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6):263.
[5]羅金星.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才智,2020(9):157.
[6]陳燕云.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華夏教師,2020(4):24.
[7]王美玲.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36):177.
作者:包子雄 陳靜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龍亭學校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中學
- 上一篇:小學數學課堂審辨思維培養策略
- 下一篇: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