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實踐運用能力培養

時間:2022-06-06 04:02:48

導語:高中數學實踐運用能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實踐運用能力培養

一、結合生活實際,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與高中數學知識息息相關,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豐富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在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同時,

最大限度地激發起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這一點,我有著非常深刻的體會。例如,在教學“概率”這部分內容時,我就以生活中常說的“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俗語為切入點,向學生展開了具體的知識講解“:‘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的一句俗語,但是這句話里卻蘊含著數學概率學的基礎知識。我們假設諸葛亮正確解答某一問題的概率為0.8,三個臭皮匠獨立解出該問題的概率較低,分別為0.5,0.45,0.4。那么,我們可以算出三個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該題的概率為:1-0.5×0.55×0.6=0.835。0.835>0.8,因此,基于數學概率的推算,‘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說法成立……”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大都聽過“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一說法,因此,通過運用數學概率知識對這一說法進行證明,不但使他們眼前一亮,產生“原來這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啊”等諸如此類的想法,有利于其學習態度的端正,更為重要的一點在于,借助這一證明,還大大激發了學生對于概率這部分知識點的學習興趣以及熱情,為其自主積極地融入這部分知識的探究與學習活動之中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結合生活實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點

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刻畫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科學語言和有效工具。因此,相對于語文、英語等人文科目來說,高中數學整體呈現抽象化、理論化、復雜化的學科特征。這也就為高中學生的理解、認識等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這就要求我們高中數學教師應從學生已有的社會生活經驗出發,結合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數學現象展開具體知識點的講解活動。如,在剛學習“空間幾何體三視圖”時,我首先用電腦給學生分別展示了飛機、坦克和汽車的三視圖,讓學生從視覺上初步感受實物與其三視圖之間的關系。然后我叫一個學生手拿著講臺上的粉筆盒,我用預先準備好的手電筒分別從粉筆盒的前面,左側面和上底面照射,并讓學生觀察照射所形成的影子的形狀。接著,我叫學生把看到的三個影子的形狀畫在黑板上,并分別予以“主視圖”“左視圖”和“俯視圖”命名。我觀察到,學生聽到這三個新的名稱后并沒有表示出疑惑的神情,接著我順便提出了“三視圖”的概念。將“空間幾何體三視圖”這一抽象的數學概念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常見的現象中,一方面有效集中了他們的注意力以及學習思維,另一方面更是通過此幫助他們實現了對這一教學重點的深刻認識、理解與掌握,真正起到了一舉兩得的良好教學效果。

三、結合生活實際,可以明顯提高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

所有的學科知識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生活實踐。《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要充分體現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通過系統而專業的數學理論知識學習,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促進其逐步形成和發展自身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對所學數學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蓖ㄟ^對新課標理念的認真學習與研究,我將這一精神靈活運用到了日常的教學實踐之中。如,在學習完“解三角形”這部分知識之后,我為學生布置了以下的課后作業:我們的校園廣場上有一座山,叫“奇山”。山上有一座紀念碑,我們能否設計出測量紀念碑距離廣場的高度的方案?請設計兩種以上的方案。高度測量、距離測量和角度測量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話題,也是日后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因此,布置這一課后作業,一來可以促使學生靈活利用課堂上所學的三角函數知識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有利于其實踐運用能力的提升與進步;二來更是通過學生的實踐與計算,認識到數學理論知識在科學發展中的地位,糾正他們“學數學沒用“”買菜不需要函數”等不良的學習觀念。俗話說“教育即生活”,教育與生活本來就是完整、統一的有機整體,脫離了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脫離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不但要對“生活化”的先進理念給予高度重視,更要靈活采取各種教學措施將其落實到教學實踐中。相信如此方能切實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效率及質量,也方能真正促進高中學生數學綜合素養及能力的顯著提升與進步。

作者:馮國敏工作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九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