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方式研究

時間:2022-11-10 09:21:48

導語:高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方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方式研究

1.打破課堂內容固化,提升教師本身的素質與擴展知識面

數學教學雖然要以課本為大綱以及核心,但這并不代表數學學習所涵蓋的知識面僅限于教材,恰恰相反,數學教學并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公式與定理。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要想為一堂內容豐富的課程做好準備,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素養,廣泛閱讀數學教學方面的書籍,學習特級教師的授課經驗和經典的教案,學會借鑒他人新穎的教學方法,來豐富自身的教學技能。在多媒體逐漸進入課堂的當下,教學過程中借助幻燈片放映與音樂、視頻相結合的形式越來越普遍。作為一門互動性與知識性較強的學科,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經常利用多媒體課件來幫助學生將單一的書面知識轉變為生動形象的多維理解。而且,多媒體的應用能夠擴大課堂知識容量與效率,成為了廣大數學教師們輔助講解的首選。但數學教師也不能在課堂上過于依賴于參考資料,數學知識并不是只靠單純的記憶,應該多多與學生互動,將課堂重心放在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上。同時,教師還應該與時俱進,多多了解時下社會的發展,閱讀與數學方面有關的期刊雜志,讓自己與學生跟上時展的腳步,不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努力做到讓數學的學習也與生活接軌,不掉隊不脫節。

2.打造師生互動的開放性學習課堂

由于數學學習的形式靈活多變,所以要達到利用“問題解決”這一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要求教師要敢于突破傳統“填鴨式”的只講不用的授課模式,帶領學生找到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方法。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數學教師,不能只滿足于“傳道、授業、解惑”這三個方面,更應該重新衡量自身的能力,端正自己的態度,對待學生要既做知識的傳播者,同時也要適時放下長輩的架子,這樣可以方便我們更好地與學生溝通。綜合性學習不僅僅是提升學習能力的機會,更是促進師生關系發展的機會。以人教版高中數學“立體幾何”這一部分內容為例子,判定空間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并不只是一條定理,但我們在教學中往往把每一條判定的定理割裂開來,先讓學生們死記硬背,然后再利用書上的例題給學生們講解如何運用。這樣的授課方式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先背后用,完全忽略了課本中關于探索問題的部分,把活躍學生思維的重要環節從課堂里刪除,這是傳統的數學授課中最大的弊端。因此,我們可以嘗試著把“灌輸知識”,轉化為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發現知識。比如可以提出“直線和平面之間一共有幾種位置關系”與“一個平面和一條直線有無公共點對他們的位置關系有何影響”這種從不同角度來發散思維的問題。

3.重視“問題解決”這一部分并集中研究與討論

教師在進行“問題解決”教案研究的時候,不應該采取“閉門造車”的方式,一個人的力量是始終有限的,所以在遇到教學問題時應該多與領導同事們交流。在平時教研組的討論會中,可以適當加入一部分固定的時間專門來分享近期的經驗,為彼此的課程設計提出意見和建議,不斷審視與反思自身的問題,吸取他人在教學方法與教案設計的優點以及長處,真正做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還可以多多組織幾堂公開課,既可以鍛煉自己的教學能力,又可以給學生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要多多聽取其他老師與領導的指導意見,不斷改進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從短板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同時也可以多去旁聽其他老師的公開課,善于發現他人課堂設計上的閃光點,不斷推動“問題解決”教案教法的完善。

4.結語

“問題解決”這一教學方式與學習方法雖然日益被廣大的教師重視起來,但時至今日依舊沒有形成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在日常的課堂實踐中仍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我們更應該發揮探索與研究的精神,善于反思自己的不足,積極嘗試各種教學方法,努力總結實際經驗。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數學學習的課堂一定會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作者:張珍璽 單位:寧夏隆德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