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探究式學習分析
時間:2022-05-03 10:42:47
導語:高中數學探究式學習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自主學習的含義
從上世界50年代開始,自主學習就成了教育學和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由于研究者的理論立場和角度的不同,自主學習也就表現為不同的含義,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看法,目前主要觀點如下:其一,根據自主學習的范圍,分為廣義和狹義自主學習。廣義的自主學習是指人們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進行有目的、有選擇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它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個體自主學習。而狹義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能動性、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其二,根據學習的各個方面綜合定義自主學習的本質屬性,即從橫向角度給出定義。其代表人物如齊莫曼,他認為,當學生在元認知、動機和行為三個方面,都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時,其學習就是自主的。他進而又從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學習時間、學習的行為表現、學習的物質環境、學習的社會環境等方面對自主學習的實質做出了解釋。他認為自主學習的動機應該是內在的或自我激發的,學習的方法應該是有計劃的或經過練習已達到自動化的,學習的時間是定時而有效的;自主學習的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結果,并對學習過程做出自我監控;他們還能夠主動營造有利于學習的物質和社會環境。其三,從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即縱向角度給出定義。美國人繽特里奇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建構性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首先為自己確定學習目標,然后監視、調節、控制由目標和情境特征引導和約束的認知、動機和行為。自主學習活動在學生的個體、環境和總體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其四,我國學者龐維國綜合國內外的研究成果,主張從橫向和縱向兩個角度完整定義自主學習。從橫向角度是指從學習的各個方面或維度來綜合界定自主學習。認為如果學生本人對學習的各個方面都能自覺地做出選擇和控制,其學習就是充分自主的。從縱向角度界定自主學習是指從學習的整個過程來闡釋自主學習的實質。認為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做好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那么他的學習就是自主的。如果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完全依賴教師或他人的指導和調控,其學習就不是自主的。綜上,國內外學者對自主學習的定義雖然存在分歧,但是其本質是相同的,通俗的講,自主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活動又是一種學習能力,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地運用元認知策略、動機策略和行為策略,主動有效地進行學習的方式。
二、通過創設情境開展自主學習
在數學課堂教學時,我們應盡可能地選擇一些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情景和事物作為教學的切入點,以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展現教學內容,讓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切感和熟悉感。這樣的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能起著組織教學、激發興趣、啟迪思維的作用,同時它也能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主動探索,從而優化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中學會知識。1.從實際生活中創設情境,使情境具有趣味性;2.從問題中創設情境,使情境具有啟發性;3.從錯例中創設情境,使情境具有針對性;4.從懸念中創設情境,使情境具有引導性;5.從疑惑陷阱中創設情境,使情境具有主動性。
三、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在課堂上,不應該是我們教師教數學,而是要激發學生自己去學數學。自主探究過程不一定非得學生獨立完成,經過一定時間的探究和思考,可以分小組討論,也可以“一對一”討論。這樣既增加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討論時,教師要走到學生中間,聆聽學生的思路、見解,并及時指導、點撥,激勵學生的主動精神,讓學生始終保持求知欲。采取這種形式不但好學生的思路更加準確、敏捷,基礎較差的學生也在老師的關注和同學的幫助下,丟掉了膽怯怕錯的心理,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增強了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既培養了同學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又促進了全體學生學習的進步和發展。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還掌握了學生學情的第一手材料,以便采取恰當的策略手段來調控課堂氣氛,讓整節課處于最佳狀態,讓學生保持飽滿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一定的激發,找到學生的興趣所在,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發地想要學習和研究數學問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喜歡數學,更好地學習數學。
作者:張桂生 單位:河北省邢臺市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李桂云.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廖克杰.高中數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04.
- 上一篇:如何讓高中數學的導入更有效
- 下一篇:中學數學教學合作學習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