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的銜接
時間:2022-06-12 11:18:28
導語: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的銜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就是筆者根據對所在學校初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調查分析之后得到的一些體會,發現其中所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對策,以期進一步實現中初小和諧銜接的愿望。
關鍵詞:數學;初小銜接;實效性研究;對策
筆者在經過多年的數學教育實踐中,發現了其中存在的有關初小銜接的一些問題,通過結合實際的研究分析,從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實效性的現狀研究出發,提出自己的觀點。
一、中小學數學銜接的現狀分析
1、中小學學生存在年齡、思維的差異,大多數教師在實施教學時并未充分考慮到初小銜接的“過渡期”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其心理、生理上都在逐步發展。小學以直觀現象為主要思維特點,正在由機械記憶向意義記憶過渡,中學生要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意義識記為主。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以形象、直觀的思維為主,慢慢出現抽象邏輯思維,認知活動的隨意性、目的性逐漸增長。他們喜歡參與活動,但對老師有較大程度的依賴性,對教師的信任度比較大。然而很多的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思維方面的差異,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導致很多小學里成績優秀的學生到初中之后成績卻不好了。
2、中小學教學內容、要求存在差異,在此認知結構需要發生根本變化時學生“束手無策”小學生主要是學習具體的數,而到了六年級接觸到用字母表示數,建立了代數概念,研究的是有理式的運算。這種由“數”到“式”的過渡,是學生在認識上由具體到抽象。在小學,解應用題采用算術解法,把未知量放在特殊的位置,用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而進入初中后,則用列方程來解應用題,把未知量用字母來表示,且和已知量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設法找出各量之間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求出未知量。但學生往往還是習慣運用算術法來解決問題。所以,在應用題教學中,要設計好應用題的“算術解法”和“代數解法”過渡的情景,如有這樣一道題:“比一個數的5倍小7的數是8,求這個數。前者的特點是逆推求解,列出算式為(8+7)÷5,而后者則是順向推導,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學生用代數法常感到不習慣。
3、中小學教學方式、策略上存在差異,學生面對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還需時間“消化”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講得細,練得多,直觀性強;到了初中,相對來說教師講得精,練得少,抽象性也比較強。從實際情況看,小學生是機械記憶、直觀形象思維為主。
二、提高中小學數學銜接實效性的對策
1、針對中小學學生存在年齡、思維的差異的問題,教師應在新生入學的前段時期要抱著包容的態度,讓學生充分做好迎接新挑戰的心理準備例如學校去開展一些有關的講座,消除新生對新的學習挑戰的恐懼?;蛘呖梢匝堃恍└吣昙壍膶W生和新生一起進行座談會,學習一些過渡期的經驗、學習經驗。教師在面對新生不能很好的進行心理調節的時候要適當引導,讓學生重新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帶著包容的心態給新生充分的過渡時間。
2、針對教學內容、要求存在差異,在此認知結構需要發生根本變化時學生“束手無策”的問題,應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教師還應查缺補漏,搭好階梯,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剛從小學升上初一,小學里的許多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應該繼續保持.如:上課坐姿端正,答題踴躍,聲音響亮,積極舉手發言等。初一學生基于小學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認為學數學就是做作業,多做練習,課本成了“習題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須逐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指導學生預習、復習和小結,適當選讀課外讀物,培養興趣,開闊視野。
3、針對教學方式、策略上存在差異,學生面對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還需時間“消化”的問題,應重視中小學數學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的銜接小學數學教學是建立在簡單,直觀,可塑的形象思維基礎之上,通過教師直觀形象的引導產生對比、分析,進行簡單的歸納思維;而初中知識的學習是一個由感性向理性過度的過程,對學生有了較高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要求,數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自己觀察發現、歸納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是學生由小學到初中思維的一個重大飛躍,對于剛由小學畢業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這是他們感到數學難學的重要原因之一。
4、針對教育教學基本理念存在差異,很多學生不能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調整心態,笑迎挑戰長期以來,中小學數學教學之間存在著一種嚴重脫節現象,中小學教師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這種被忽略的割裂狀態,致使很多學生進入初中之后不能適應中學的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搞好小學與初中數學教學的銜接,使數學教學具有延續性和統一性,使學生的數學知識和能力都能銜接自如,是擺在我們中小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而要做到小學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需要教師對小學與初中的數學教學內容有一個系統地學習和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不同學段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特征,研究不同學段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作者:王君姬 單位:吉林省圖們市第六中學
- 上一篇:初中數學案例教學研究
- 下一篇:初中數學微課對學困生的積極影響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