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數學課的情感教育
時間:2022-04-13 03:41:00
導語:透析數學課的情感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感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與愿望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體驗,它對學習活動具有定向、啟動、調節和維持的作用,是數學素質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學習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培養過程,而且也是情感體驗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應該創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環境,在學生獲得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使他們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也得到必要而充分的發展。
一、展示數學美,使學生樂學
數學美的含義是豐富的,如數學概念的簡潔性、統一性,結構系統的協調性、對稱性、規律性,數學定理的概括性、邏輯性和廣泛性,還有數學中的奇妙性、探究性等都是數學美的內容。因此,數學教學中應誘導學生去體會和發現數學中的美,以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1.語言簡要美。數學常用最簡單的語言、概念、理論、方法和邏輯結構去解決的問題,簡單、清晰、明快、易懂,給人以美的感受。
2.對稱規律美。對稱美在數學中經??梢钥吹健@纾簬缀沃械闹行膶ΨQ圖形、軸對稱與旋轉圖形;代數中多項式方程虛根的成對出現等。
3.統一和諧美。在多種多樣中求得一致,部分和整體間實現和諧,這樣的美感在數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計算柱體、錐體和臺體等不同形狀幾何體體積時有統一公式,橢圓、雙曲線和拋物線有統一的極坐標方程,等等。數學美還展現出邏輯美、內容美、形式美、方法美和技巧美等獨具特色的美,數學知識的簡潔、實用到處可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數學美的豐富內蘊,引導學生去感受,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從而樂于學數學。
二、“愛”是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金鑰匙
“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苯處熤挥杏靡活w摯愛的心去從事教育,才能對學生產生親切感,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作為數學教師,首先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只有這樣,每天面對學生才能充滿愛心,講課時有飽滿的熱情,指導時耐心細致,娛樂時積極參與和親切交流等等。
其次要多表揚,少批評。
過多的批評和指責,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甚至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師生情感的積極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表揚的手段,即使是批評,也要寓批評于鼓勵之中,這是情感教育的法寶。
最后是教師在思想上重視。應充分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它是數學活動的前提,順利進行數學教學的有力保證,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圍
實踐證明,只有在一個民主、平等、和諧、活躍、輕松的教學環境中,師生才會彼此尊重、互敬互愛、相互促進、教學相長。打開儒學大門的孔子,用仁愛扶起一個個孤弱的靈魂,用尊敬的目光輻射出自信和鼓舞,讓子路、曾皙等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即使在政治黑暗的現實中,歐陽修依舊用和藹創設了輕松的學習氛圍,才讓文學揮灑出了光芒。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使學習變得輕松而有效,使課堂教學精彩紛呈。
四、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創設各種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內心體驗。在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故事、圖片和實際生活事例等方式,創設情境氣氛,讓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使學習過程始終處于自覺的行為,深入理解知識內涵,達到教學目的。
例如,在學習解析幾何時,可以先講法國數學家迪卡爾用獨特的方法將代數與幾何結合起來的過程,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學習;講授“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時,可以先講著名數學家高斯求1+2+3+…+100的故事;講授《函數的圖象》時,可以利用幾何畫板來展示函數圖象隨系數的變化情況,讓學生目睹其規律,體驗函數與其圖像的內在關系。
另外,在數學教學中還要注意學生的差異,不同的學生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在開展情感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面學生的需要。在課堂提問中,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提出適當的問題,滿足他們的虛榮心;在例題選擇上,安排梯度不同的習題,力求讓每一位學生有所得,讓他們感到數學并不是“天書”;在作業方面,實行彈性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和能力,選擇不同的題量和難度,這些措施,均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會討厭學習數學。
總之,情感教育滲透在整個教學之中。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之以悟,導之以行,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挖掘數學教材進行情感性處理,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愉快地發展自己,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 上一篇:醫院數字化財務管理的規范化詮釋
- 下一篇:小議財政貨幣協調配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