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生活化思考建議
時間:2022-04-11 03:49:43
導語:數學教學生活化思考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問題的提出
小學數學教學應該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設計一些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學情景,或給學生安排一些實際活動,讓學生從中獲得必需的數學知識,基本的數學方法,培養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更好地為生產生活服務。
2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中學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必然要求
2.1目前學生的學習狀況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生活中,學生天天學數學,時時用數學,學生卻對數學提不起興趣,也不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和用兩張皮,不能學以致用。這與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脫不開關系,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是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活動的場所僅僅局限于教室內,學生完全依賴老師,沒有探索的主動性,學生的創新精神難以培養,實踐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因此,必須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2.2現有的教材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目前,教育界已經意識到小學數學教學應該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編寫教材時注意力求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但做得還不夠好,涉及現實生活的內容不多,題目還比較陳舊,跟不上時展的步伐。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改造充實教材內容。
2.3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還是以傳統的講授為主,注重邏輯推理,忽視背景知識介紹,教學工具仍是黑板、粉筆,很少有人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方法基本上沒有改變。學生得到的知識幾乎全部來自老師和書本,滿堂灌和題海戰術仍是老師的兩大法寶,一節課都是老師喋喋不休講解,好不容易熬到下課,面臨的又是一大堆題要做,學生怎么能對數學感興趣,雖然很無奈,但是迫于中高考的壓力,只能埋頭苦學,結果就是學生越來越反感數學。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必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2.4國際數學比賽成績分析結果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我國中學生在各項國際數學比賽中表現突出,成績優異,受到教育學界好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中國數學教育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但在對中、日、美三國的學生對比研究中發現中國學生不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應用能力差,應用意識薄弱,美國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強,應用意識也遠在中國學生之上。因此,教師應該切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中總結提煉出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都在用數學,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3.1過分追求生活原型
教育界普遍認為小學數學教學應該聯系實際生活,如果聯系得恰當可以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還可以轉化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動力。一部分數學教師認為數學教學必須聯系生活實際,如果小學數學教學沒有聯系生活就不是成功的教學。想給別人說明自己接受新理念并付諸于實踐中,為了生活化硬是給一些本來不可以不需要生活化的內容穿上生活化的“外衣”,我們經常在一些公開課、匯報課可以看到為了設計出有新意的情境而費盡心思,生編硬造,沒有科學道理,有的甚至嚴重到會誤導學生。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不要認為是數學知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有人認為生活服務于數學,恰恰相反的是,數學是為人類的實際生產、生活服務。不是所有的內容都可以生活化,也沒必要每節課都創設現實生活情境,而應該看教學內容是否需要是否適合決定,基本原則是要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有幫助。
3.2和生活掛鉤形式化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經常看到,有的老師表面上很贊成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而在實際教學時只是將知識和生活簡單掛鉤,課的內容看起來現實,但卻沒有多大意義。如講“一定能摸到紅球嗎”這一課時,只讓學生摸球,從中感受不同的球摸到的可能性也不同。這種做法雖然有助于知識的掌握,但只是處在稍淺的層次。我們應該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了解知識背景,經歷知識的發展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運用已有的知識、方法、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在教學中聯系現實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起他們的一探究竟的想法,促使多種能力同時得到發展,這才從深層次上達到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目的。例如在“哪種方式更合算”中,我們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這里設計一個轉盤游戲,某超市為了吸引顧客,設立了一個可以自由轉動的轉盤,規定:顧客消費滿一百元就可以給顧客一次轉轉盤的機會。把轉盤等分為20份,轉動轉盤,當指針停留在紅色、黃色、藍色區域時顧客就可以獲得購物券,有100元、50元、20元三種,如果顧客不愿意轉轉盤,可以直接獲得10元購物券。對顧客來說如何設計才能使轉轉盤比直接獲得購物券比較合算。學生積極參與,認真思考,熱烈討論,像這樣的實際運用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增強了策略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3思考和建議
數學聯系生活要有適當的限度,不是每節課都必須聯系生活,什么內容都適合都可以生活化,也就是說不是每個知識點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數學內容包括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教學時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當滲透生活化。最初學習時,可以借助生活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到一定程度后,教學就不用完全依賴生活幫助。因為數學是一門崇尚理性的學科。我們應該把生活化看作是一種教學工具,利用其輔助教學,可以使教師教得容易,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得也容易,生活化是為教學服務的,一旦變成負擔就會拖累教學,就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小學數學教學要生活化又要不失其嚴密性、邏輯性,這樣的教學煥發出生命活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過分注重創設生活情境,置知識于從屬地位,讓濃厚的生活氣息沖淡了數學的本味,給原本很簡練的數學穿上了厚重的生活外衣。實際教學效果往往事與愿違,學生在分析理解題目意思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撥開厚重的層層生活外衣找出對解決問題有用的信息已經讓許多學生暈頭轉向,他們從中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怎么可能產生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就是把學生帶入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從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數學學習更扎實、生動豐富。在教學中怎樣處理好數學與生活兩者之間的關系,如何在教學中把握好數學聯系生活的限度,是我們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面對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應該更實在一些,不要跟風。
作者:馬斌工作單位: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平安鄉水泉小學
- 上一篇:高職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 下一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提升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