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設計目標初探
時間:2022-06-11 11:37:34
導語:數學教學設計目標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實際的數學教學活動中,盡管每位教師的教學設計方案有所不同,但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基本特點是相同的,對課堂教學所起的作用基本上是一致的。教學設計應具備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對數學教學的指導性。數學教學設計是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活動前精心設計的教學預案,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前的設想基本上都包含在教學設計中,所以教學設計的方案一旦形成并付諸于課堂教學,就必須成為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對數學教學起到指導、約束及控制等作用。二是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教學設計為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結合提供了現實的結合點,它既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又有較明確的教學實踐指向。在成型的教學設計方案中,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被分解成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目標,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時間的安排、教學環境的調適、教學媒體的選擇及教學評價手段的實施等都做了具體的規定和安排,這一系列的內容都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此外,教師應把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經驗和教學智慧等融入到整個教學設計中,每個教師都應該有自己的設計特點,優秀的教學設計都是教師創造出來的。
二、數學教學設計的關注點
數學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綜合考慮數學教學系統中的各個因素。不論是哪一層次的數學教學,都是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這四個目標要素組成的一個系統[2]。在這個系統中存在著許多矛盾,為了解決這些矛盾,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要關注教學目標、學生學情、教材編寫意圖及教學方法等。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根本任務與指向,是教學設計的關鍵,是教學中師生所期望達到的一種教學效果和標準。教師確定教學目標時要內涵清楚,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要相互協調,要看得見、摸得著、做得到,不能形同虛設。在實際的教學目標設計中,往往存在目標定位不準確、教學重、難點的確定不恰當等現象。例如:教師對一些定位教學目標的關鍵詞,如“理解”、“了解”、“掌握”等把握不準,提出的要求不切合教學實際。對于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制定顯得空洞無物,存在套用新課程理念,流于形式的現象。在實際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整體性。要注意所學內容與其他數學內容的聯系,正確處理好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的相互關系。二是全面性。新課程對數學教學的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三維目標在關注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更重視對過程目標的關注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經歷、感受和體驗。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特別關注新課程所提出的過程性目標。三是現實性。教學目標的確定應當和教學內容緊密相連,避免目標過空、過大,無法實現的現象。
(二)學生的學情
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教學設計的目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使教學設計更有針對性,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要關注學生的學情??梢詮囊韵聨讉€維度做好學情分析:一是分析學生已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即要了解學生原有的數學知識結構及學生的智力、能力、個性心理特征等,這樣才能選擇合適的材料,使新的數學知識和學生原有的觀念有機地聯系起來。二是分析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如:在學習函數的單調性時,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某公司的股價走勢圖來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函數單調性概念產生的必要性和價值,因為股價走勢情境包含學生所不具備的一些股市專業知識,以此作為本節課的教學情景不妥,這說明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等。三是分析學生的興趣點和可能出現的困難點。有些教師認為,數學教學設計就是數學例題和數學練習的設計,教學設計時省略了概念生成、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將主要教學時間安排在例題和練習的教學上,這樣的教學設計存在輕知識生成、重題型展示和解題訓練,追求一步到位的問題,由于教學要求過高,對學生學習人為的設置了障礙,更談不上學習上的興趣點等。
(三)教材編寫意圖
數學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在教學設計時要認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設計意圖,這樣才能有效的使用教材,達到教學設計的預期效果。在對教材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對教材的背景進行分析。數學教學活動是在一定背景下進行的,知識背景對數學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數學教材的背景分析,主要是分析數學知識的產生、發展的過程,與其他相關知識的聯系,以及在社會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中的應用等。其次是對教材的功能進行分析。分析這部分數學內容在整個數學內容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對培養和提高學生數學素養所具有的功能和價值,包括智力價值、教育價值和應用價值等。三是對教材的編寫特點進行分析。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研究教材的設計特點,力圖使每個細節都能充分體現教材的設計特點。例如:蘇教版高中數學教材采取以問題為主線的方式進行編寫,這樣對于促進學生的主動探究、積極思維是十分有利的,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反思升華的過程,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三、教學設計基本的理念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學生是教學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數學教學必須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為主要目標,體現“以人為本”的先進教育理念。從教學的指向和最終目標來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不能代替學,教師的教必須促進學生的學,“為學而教”體現在教學設計上,就是一定要貫徹“為學習設計教學”的基本理念。這樣的教學設計是以“學的組織方式”為中心進行教學組織,依據學習任務的類型來選擇教學策略,強調以問題為中心,營造一個能激活學生原有知識經驗,有利于新知識建構的學習環境,其根本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存在一個誤區:教師只要把教學內容講清了,學生也聽懂了,認為所學的知識就掌握了,這種認識的誤區就在于教學設計遵循的是“為教學設計學習”的理念,強調了教師按部就班地規劃并實施教學系統,學生則在教師的指揮棒下被動地接受知識。波利亞曾說過,“教師在課堂上講什么當然重要,但學生想什么更千百倍的重要?!苯處熑糁蛔⒁忸}海戰術,不重視思維過程的展現,把學生訓練成解題的機器,學生不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那么,教學活動就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數學教學設計與教案的關系
教學設計與教案設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對教學設計認識不到位,誤認為教案設計就是教學設計。事實上,教學設計是從總體上對教學進行規劃,如怎樣確定教學目標、怎樣開展教學活動等,編寫教案則是更多的考慮具體教學內容與細節,如新知識如何引入、例題和練習怎樣選擇等,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教學設計對數學教學是原則性的、指導性的和綱領性的,它使用的范圍較廣泛,教案則通常是對一個班級或同類班級撰寫的,它的使用范圍較窄,更具有針對性。教學設計不能直接用于教學,要對其進行加工、創造,使其具體化,以適合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方能實施教學活動,教案則可以直接用于課堂教學。教學設計和教案設計也有相同點,兩種設計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取得好的效果,使學生得到健康的發展等。無論是進行教學設計還是教案設計,教師都要認真學習新的數學課程標準,運用新的課程理念分析處理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體現出設計的實效性。有效的數學教學設計,可以使教師對數學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進行整體把握,可以根據教學情境的需要和教學對象的特點,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實施可行的評價方案,保證數學教學的順利進行等,以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作者:劉尊革工作單位:徐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 上一篇:數學教學的研究與思考
- 下一篇:物業工會在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