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立足生本課堂促進數學教學改革

時間:2022-09-20 05:11:13

導語:淺談立足生本課堂促進數學教學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立足生本課堂促進數學教學改革

摘要: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文章對立足本課堂、促進數學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究,包括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合作學習,提升學習實效;巧妙引導,突破難點問題;讓數學學習走向實際生活。

關鍵詞:生本課堂;數學教學;主體地位

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而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也是一樣,究竟什么教學模式和方法才能適合學生學習,其關鍵點就是課改要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說了算,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潛能的釋放。為此,教師需要學習新理念,轉變思想,擺正自己的位置,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稊祵W新課程改革》中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要以引導者和參與者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真正讓學在課堂樂學,釋放潛能,形成能力。而生本教育理念是一種以學生的學習為基礎的教學思想。數學課堂中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都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取學習的突破,從而打造生本高效課堂。其凸顯的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潛能得到釋放,發展了學生數學素養。為此,立足生本課堂促進數學教學改革的時候到了,數學教師要把這種理念轉換成具體行動方案并進行實踐。

一、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的數學學習不是計算、抄寫,還需要操作和活動等,從而讓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得到發展。而傳統的教學是無法真正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而新課改的數學課堂,學生被放在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只是指導和引導,甚至是參與學習中的一員。例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內容時,筆者讓學生觀察實物,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下面再利用學生喜歡動手的特點,先進行一般四邊形裁剪,然后再讓學生分別剪出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看似一個簡單的過程,但是學生卻能真正的投入數學活動當中,在這個裁剪的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能讓學生在動手中體會白長方形和正方形所不同點,促進了對知識的理解;最后,讓學生討論長方形、正方形和四邊形的有什么不同,總結特點和性質。這樣一系列的活動,其實就是學生觀察、操作、討論和展示的過程,也就是學生思維在發展的過程,學生學習能力得到了發展,其課堂中的學習主體地位也得到了確立。

二、加強合作學習,提升學習實效

生本教育下的合作學習不僅突出了學生學習的本身,同時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使課堂能互動起來,也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升了課堂教學冊實效。在學習“按照不同標準分類整理數據”的內容時,筆者通過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課堂更有效趣味。在這一課中,筆者讓學生合理分工,提升合作學習實效。先出示情境圖讓學生進行仔細觀察,給學生提出按照人物進行分類,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并對結果進行結論。按照每4人一小組,每位成員都有分工,各盡其責。一號負責讀圖,二號負責記錄,三號進行監督,四號進行匯報,這樣他們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在學習中更加投入。最后,進行匯報,一組進行匯報的時候,其他小組要認真聽,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這樣學生在一個任務情境中就能有事可做,也提升了學習的趣味性和課堂教學實效。在下面的實踐環節,筆者要求學生進行玩撲克牌的游戲,選出主持人,并提出問題,撲克牌是按照上面標注分類的?學生回答問題很積極,有的按照顏色,花色,還有大小等,學生玩得不亦樂乎。這樣的游戲環境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要數學要變得有趣,教師就要給學生創設他們喜歡的方式和內容,進而激活他們的思維,提升學習的實效。其實這也是提倡的生本教育,即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讓課堂趣味橫生,這樣學生才會喜歡數學,數學學習也就會高效。

三、巧妙引導,突破難點問題

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的學習經驗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而通過合作學習中可以解決學生個人的不足,讓學生的智慧得到碰撞和整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但是有些問題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特別是一些重點和難點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逐步分解,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目的[3]。例如,在學習“20以內的近位加法”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他們突破重點問題,從而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快餐店推出了兒童套餐。A:原味雞9元、小薯條7元;B:上校雞塊6元,熱牛奶5元。小明想吃A套餐,需要向媽媽要多少錢?應該怎樣列加法算式。9+7=?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學生不一定能夠突破以往的經驗,思維就會受到限制。這時,教師就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將9先湊成10,怎樣湊成10呢,向7根小棒中拿來一個1,這時7分解成了1和6,加法式子變成了9+1+6=10+6=16。教師在利用小棒的過程就可以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就解決了這些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湊十法。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特別是難點問題,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而不是任由學生去做。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的指導和引導的作用也很重要,在一定程度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的同時,也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讓數學學習走向實際生活

新課改中強調數學學習要聯系生活實際,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數學,并在生活中去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作用。而數學知識并不是單獨存在的,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進行數學新課改研究,就要深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走向生活,進一步完善其實踐能力。同時,數學知識的學習與課外生活結合起來,也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而數學教師要把握新課改的脈搏,在打造生本課堂中,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作用,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應用。具體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思考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例如,在學習完“三角形”的知識后,為了讓學生深入地了解三角形的作用,可以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制作三角形的紙質包裝盒。學生利用已有知識進行合作制作包裝盒,這就是在生活中進行學習。在生活中,三角形的包裝盒是比較常見,讓學生制作,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作用。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就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明白數學的作用,進而認識到三角形之美,也認識到了三角形的穩固性。因此,教學應從生活入手,與生活相聯系,促進學生在數學中感悟生活,明白生活意義,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提升。

總之,在數學新課改中,教師要立足于生本教育的理念,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基礎,在教師合理的指導下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并聯系實際生活,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實效。在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指導,促進他們主動探索,從而提升合作能力和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侯軍霞.新課程理念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與探索[J].中國農村教育,2018(6):44-45.

[2]呂國棟.深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12):212-213.

[3]方勝天.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171.

[4]夏春芳.例析小學數學“生本”課堂的構建[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7,27(3):82-84.

[5]李靜.關注學生本真打造高效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4(18):119-121.

作者:鄭飛 單位:江西省井岡山市古城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