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育教學方法.txt

時間:2022-06-10 04:55:48

導語:高中數學教育教學方法.txt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教育教學方法.txt

新理念下的教學特征

如何?這還得從教學的本質談起。教學的本質是什么?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角色如何?老師現在都會這樣說: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等等。但問題是教師是否真的讀懂了這個“導”字?學生是否真的成為了學習的主體?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育時期,與生俱來有著一種逆反的天性。他們希望嘗試、創新,而教學方法卻是固定的,久而久之,這些學生還能感受到數學求知的無窮魅力嗎?可以說:沒有真正理解教師的“主導”,就不可能有學生的真正“主體”。因此,我更認同一種新的觀念:教學的本質是交往,是以教師和學生都作為主體,以教學內容為中介的交往。何況,我們現在還有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師生答疑等多種形式,使師生、生生之間更好地進行交往。

學生也要反思

如果說老師反思是為了更好的教,那么學生反思是為了更好的學,并且還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高中學生到底怎樣進行反思?教學中我始終帶著這個問題,思索自己的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學生的學習方法、習慣如何養成?怎樣進行反思?才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實驗,逐步形成了高中生如何進行反思的一套做法。反思什么 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到底要反思什么?筆者認為大體上可分為:首先,應該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其中包括得失與效率;其次,要求學生對活動所涉及的知識及形成過程進行反思;再次,要求學生對活動中有聯系的問題、題意的理解過程、解題思路、推理運算過程以及語言的表述進行反思;最后,還要求學生對數學活動的結果進行反思。怎樣反思 最重要的是解題后的反思。主要包括檢驗解題結果,回顧解題過程、解題思路、解題方法,還需對涉及的思想方法、有聯系的問題進行反思等。具體可反思:①解題時運用了哪些思維方法?解法是如何分析而來的?解法是否具有普遍意義?有何規律可循?②解題過程中運用了哪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哪些步驟比較容易發生錯誤?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③解決問題的關鍵?如何進行突破?是否還有其他的解法?試比較各種解法?哪種解法最優?最合理?④問題的條件和結論具有何種結構特征(如數字、圖形位置、重要詞句、題型構造)?運用這些特征是否可以將條件和結論加以推廣?⑤結論正確嗎?有無增、漏情況?符合題意嗎?論證嚴密嗎?⑥解題過程中起初遇到哪些困難?后來又是如何解決的?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解題后的反思可避免解題的錯誤,深化、掌握解題思路,優化解題方法,發現更多的引申、推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廣闊性、批判性和靈活性,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理想境界。反思習慣的養成 要提高學生的反思效果,除了以上這些,還必須講究科學的方式,提高反思能力。要求學生寫反思性日記就是一種不錯的形式。首先,每節課后要求學生寫反思性學習日記,使學生超越認知層面,對本節數學知識的再認知,促使學生形成反思習慣,檢查自我認知結構,補救薄弱環節。由于時間問題,不可能把上課的精華全都及時記下或理解,通過筆記可以彌補,做好善后工作。做好錯題分析、訂正工作,完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數學反思能力。日記內容規定如下:①對本節的數學概念、定理、法則、思想方法進行再組織,簡明扼要地記下其內容。②充分回顧上課中不夠明白或需要進一步理解的地方,如例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不懂之處應及時請教同學或老師,直到弄懂為止,并記好原因。③作業中哪些題不會做?在哪里受阻?錯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正確的做法又是什么?④記好自己的錯題總結,以后應該注意的地方。便于日后翻閱、復習,提高學習效率;做練習時,把所有的思維、計算痕跡直接留在練習紙上。

一個階段后,老師應做好督查工作,當作一份作業,了解學生存在的學習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同時對學生的反思工作起到監督的作用,直到養成自覺的習慣。

作者:劉倩 單位:江西省景德鎮市教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