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育過程中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時間:2022-09-29 09:32:29

導語:數學教育過程中創新思維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教育過程中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一、數學教育的特征

1.數學教育的特征

(1)抽象性:數學學科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抽象性,數學中的所有對象都是抽象思維的產物。(2)簡約性:數學的簡單性主要體現在數學語言和數學符號,這是數學的抽象形式。(3)形式化:數學的形式化特征主要表現在數學中所應用到的形式符號體系,一般在數學中,都是采用形式語言,對數學思維過程中所有能表述出來的事物都用符號表示,包括一系列的推理、公理和定理等。(4)邏輯性:這是數學的一個主要特征。我國數學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創新思維內涵及特征

思維創新的主體是人,而除去創新主體之外的其他事物就構成了創新客體,創新主體對創新客體的認知過程,就是創新思維的形成過程。創新思維的幾點特征:(1)主動性:思維主體的主動性對創新思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如果主動性缺乏,那么就難以保證良好創新性效果的形成。(2)獨創性:創新思維的獨創性也強調了創新思維的差異性和獨立性。(3)求異性:求異性是創新思維最為本質的特征,它需要以創造性思維的主題與現有的理論體系為基礎,積極尋找新的突破口和解決問題的新思路。(4)發散性:主要是指在創新思維形成的過程中要充分聯系思維客體的一些相關因素。

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具體策略

1.提高數學教師的創新意識,積極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教學創新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創新意識,那么就無法保證對學生開展創新思維培養工作。只有教師具有創新意識,才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創新思維的形成和提高需要教師進行引導。

2.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問題意識

(1)以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不能直接照搬教材上的知識點,而是需要靈活地將教材上的一些知識點,如公式、定理等,以問題的形式提出,通過此種形式,激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得問題意識在學生心目中扎根,這對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2)注重數學問題的再創造,積極培養創新思維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其創新思維的形成,但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不僅需要足夠的專業知識作為支撐,還需要一個長時間的培養和訓練過程,創新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工作中,不僅要保證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還要以問題再創造的形式增強學生對疑難問題的探究精神和質疑意識,學生在這樣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中,創新思維才能逐漸形成。

3.抓住心理特征,激發學生創新精神

興趣是思維的不竭源泉和動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積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思維驅動力。數學教學內容比較枯燥,教師需要將這些數學知識以趣味性的形式灌輸給學生,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上的內容,還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

4.充分利用數學課本素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數學課本中有很多訓練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素材,對這些素材我們要充分利用,不失時機地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是新時期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它需要經歷一個長時間的訓練和培養過程。這也要求數學教師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為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做出最大的努力。

作者:史保文 單位:山西省太原市青年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