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德育滲透探討論文
時間:2022-05-10 08:00:00
導語:數學教學德育滲透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章摘要:1.從素質教育的總體要求、數學課的特點、有關指導文件等三方面闡述德育滲透的必要性與可行性。2.道德行為的形成過程及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內容。(兼談德育目標)3.德育滲透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從教學內容、教輔材料不充饑教學活動過程中三方面滲透)4.德育滲透的主要原則是:適時、適當、適量。
M.克萊因說:"在最廣泛意義上說,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試圖決定性的影響人類的物質、道德和社會生活;并試圖回答人類自身存在提出的問題。"較之其他學科,其作用更為突出。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2001年7月,國家教委頒發的新課標對此也有相關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他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數學教學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為數學家,但數學教學卻必須關注每個學生的思想品德及個性品質的發展,數學的思維風格向來以辯證、清晰、簡約、深刻著稱,因之,從提高思維素養方面來說,數學對完善人的精神品格,較之其他學科,其作用更為突出。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當然,教學內容及數學活動過程,為德育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平臺。另外,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素質構成大體可分為基礎層次、智利層次和倫理道德層次,其中倫理道德層次是人才素質的最高層次,對個人來說,是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和生活目的的出發點,沒有明確的人生方向,一個人掌握的知識、技能和智慧難以發揮其積極作用。"黨和人民對新世紀人才的素質要求把德育擺在重要位置。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關于省哈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及同志《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軍隊中學生德育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
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主要內容及渠道
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道德行為的形成過程是一個"知-情-意-行"的螺旋上升的發展過程。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及所處的青春期階段特點,在初中階段可在數學教學中滲透以下德育內容:1.以"五愛"教育為中心,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勤奮學習、立志成才的理想前途教育;加強基層優良傳統道德的教育;還應培養學生民族自尊心,讓學生逐步明確要為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而努力學習,適當滲透社會主義民族觀念和遵紀守法的民主法制教育;2.個性品質的培養:要幫助學生通過學習數學,體會數學的科學意義和文化內涵,理解、欣賞數學的美學價值。要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他們嚴格認真、刻苦鉆研、實事求是的態度,嚴謹、樸實是一個數學家最基本的科學態度。數學學習能夠去其浮躁,凈化人的靈魂。數學的結果不需要用華麗的詞藻來修飾,更不允許有任何夸張。數學中的概念、命題、定理表述的最根本的準則是準確、簡明,任何修飾性的詞匯都是多余的,數學的一個特點是嚴密。數學的思維方式、數學的精神能使人們養成縝密、有條理的思維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敬業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現實生活中,浮夸之風、華而不實之士大有人在,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對數學精神的培養、加強德育的滲透將有助于糾正這種不正之風。3.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培養: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與實踐。讓學生領悟到反映在數學中的辯證關系,從而受到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另外,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培養學生勤奮、自強;開拓創新;寬容、謙恭等良好的品質,鑒于篇幅,這里就不一一闡述了。
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教育要結合教育教學內容,對學生因材施教,因地勢較,切忌形式主義,牽強附會,要根據數學課的特點,適時、適當、適量的有機的滲透,使數學教學不局限于知識、技能技巧所構成的智力因素系統內,而應將世界觀、品格、修養等因素納入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受到更完備的教育,形成更全面的素質,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書籍:
《初中數學教學大綱》2000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小學生數學能力心理學》1983克魯捷茨基上海教育出版社
《數學教育學概論》曹才翰等江蘇教育出版社
《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課程標準》2001.7北師大出版社
- 上一篇:數學課導入方法論文
- 下一篇:數學教學興趣培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