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創新探討

時間:2022-11-23 11:22:06

導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創新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創新探討

一、把我受教育群體特征,提高教學針對性與有效性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我們的教材不論是從內容、深度、廣度、難度等來講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既說明我們的教育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和優化,反過來也說明我們的受教育群體特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著變化。再者,我想任何一個有些教學經驗的教師都會對學生的不斷觀察中感受的學生的這種群體特征的變化性。當下小學生,我認為更加開朗與靈活,他們一個個都很聰明,也非常懂禮貌,從小就表現出良好的個人素養。但是,反過來講,現代學生們基本上都是在父母和長輩們的關心呵護下成長起來的,有的家庭教育并不科學,對孩子從小溺愛,這樣就容易導致孩子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也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情緒化的狀況也相對來講比較常見。對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首先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更新教學觀念,如果我們的受教育群體特征發生變化了而我們的教育觀念還停滯不前,那既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也說明了我們的教學觀念已經落后了。與此同時,需要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學生的這一特征,善于引導學生的這種聰明勁兒,將其有效地運用到學習當中。對于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采取激發式、鼓勵式的有效引導方式,而不是主導式、批判式的強行灌輸式教育。比如,在學習新知識或者解題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說“看看哪位同學最先理解,或者最先解題”之類的話語。另外,教師也應該給予學生更多地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學會動腦、享受動腦,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才會真正幫助學生建立一種學習能力和方式,從而提高學習成績。當然,我也絕對相信我們的學生這么聰明,肯定會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發現自己得潛能和優點。

二、盡量采取“靈活式、多樣式”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實踐

在傳統數學教學當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說是教材的朗讀者加上翻譯者。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教學或許可以說成是教師對教學的主觀認知或者“一廂情愿”下的方式。教師如果基于自身的理解和站位來對教材進行闡述,這個過程,學生的理解相對來講并不到位。反而,這樣的方式可以看成是一種對知識的強力灌輸過程。有些知識和道理,不是靠教師的講解來讓學生理解的,而更多地是需要學生自己去感悟的。具體來講,在課堂教學當中,我們應該采取“靈活式、多樣式”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實踐。比如,通過劃分數學學習小組,讓學生也可以在課堂中“交談和說話”,通過相互之間的討論甚至是辯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切身體會之中加深理解與記憶。再比如,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當中,我們可以將多媒體引進課堂教學,對于一些理論性講解可以通過一些動畫短片來進行。另外,我認為數學教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們在學習一些圖形的時候,研究它們的特征時可以通過教具來輔助教學,比如“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制作或者通過購買的一些教具來對比研究。

三、整合教學資源,共同施力推動教學發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存在很多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完全可以運用于我們的課堂教學當中。比如,課堂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教室,我們完全可以走出教室,在校園之中來進行教學。校園景象中包涵許多關于代數與幾何的實際教學材料,這樣通過充滿情趣的切身觀察過程中,既可以讓學生得到放松,又可以有效地學習。總之,考慮到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小學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著重提高教學成績,以滿足小學教育需要。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實際,小學數學教學要想提高整體教學水平,不但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在教學理念上進行全面創新,還要立足課堂教學現狀,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進行全面創新,保證小學數學教學能夠形成全面創新的氛圍,在整體教學效果上有所提高。

作者:余譯 單位:昆山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