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師生換位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03-08 02:50:31

導語: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師生換位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師生換位教學法研究

摘要:換位教學是通過對師生角色互換來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模式,一般包括學生講授和教師評價兩個階段。這種教學模式比較充分地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實現了教學相長的教學目的。在采用這一教學模式時,需要注意把握教師在這個模式中的地位、評價尺度和應用范圍等問題,切實保障該教學模式的應用實效,達到提高小學生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換位教學;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換位,其最早產生于模仿,即讓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處于他人的角色之中并通過扮演和體驗,來更好地理解他人,從而增進相互間的了解和理解。

一、換位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主要內容

如何切實有效地運用這種教學模式,首先要了解小學數學課堂的特征。受客觀年齡階段的影響,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大都以形象思維為主,邏輯思維還未形成。如直接用概念說明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時,不能讓小學生理解,但是如果通過具體的操作和展示,學生就能夠非常直觀地理解,通過具體思維形成抽象思維。當然,如果在操作和展示環節中能夠讓小學生親歷親為,自己動手,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也提高了學生在動手實踐和數學思維方面的能力。在小學課堂教學當中,這種教學方法具體可分為兩個方面。

(一)學生講授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表現為自控力差,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但是其精力非常旺盛且喜歡模仿,學習能力強。從思維形成看,小學生以無目的性的機械記憶為主,對于圖片所能反應的直觀感受能夠產生更為持久的記憶和興趣,而對于概念性的公式、定理記憶起來顯得比較困難。通過換位教學,可以為小學生搭建一個展現自我能力的平臺。在數學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扮演“老師”,通過自己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向同齡的同伴傳授知識,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落實了新課改的學生主體性理念。

(二)教師評價

教師評價對于換位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靶±蠋煛碑吘故且晃恍W生,在換位教學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講解不到位、講課緊張、時間控制不好等等,因此數學教師在角色互換后應針對學生講解的不足進行點評。

二、小學數學課堂運用換位教學的意義

(一)落實新課程改革理念

新課改要求體現學生主體性,師生換位教學充分體現了這一要求。在這個教學模式下,既提高了小學生學習數學基礎知識的效果;又培養了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通過教學實踐證明,當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活動中時,學習興趣會非常濃厚。換位教學不僅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和諧舒適的學習環境,而且以身為同齡人的自己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去給其他同學講解,其他同學理解起來也更為容易。

(二)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

在小學數學進行換位教學的過程中,作為換位主體的“小老師”,不僅要和數學教師一樣去完成一堂課的備課、上課環節,同時也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勇氣和膽量提出了挑戰,這些從不同方面鍛煉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認識人民幣”這一課的教學中,“小老師”找來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同時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場菜市場購物情景,通過實際的社會生活,讓大家認識和學習了人民幣和人民幣的兌換。通過教學,換位的“小老師”在學生面前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

(三)促進教師預設判斷力的提高

所謂預設判斷力,是指教師對課堂會發生的情況做出預料并能夠做出相應預案的能力。由于孩子們年齡的特點,其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互換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讓人意料不到的問題,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對角色扮演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預設并制定相應的預案。在換位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換位教師”出現的問題不斷記錄,在課后對其進行糾正和點評。在整個教學結束后,教師要進行“評課”,對“換位教師”的授課做出評價,為今后的換位教學提供反思和總結,也為“換位教師”更好地發展提供反思依據。

(四)體現素質教育目的

新一輪的教學改革著重強調教學模式的開放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通過改造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學習由淺及深。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通過換位教學模式,讓小學生體驗一名自認為熟悉的教師的角色。小學生在授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緊張和慌亂,因此數學教師不僅要幫助他們備課,還要幫助他們克服這些問題,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潛能。一般來說,在換位教學中,一般讓“換位教師”選擇具有直觀感性的知識,要考慮到生成性,即“換位教師”能夠自己做到這些任務。對于抽象的知識和定理,一般仍然需要數學教師來講解。因此,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學生的角色互換教學。

參考文獻:

[1]許海麗.小學數學課堂中換位教學法探討[J].好家長,2015(33):21.

[2]趙緒昌.例談數學教學中的換位思考[J].中小學數學(高中版),2015(5):36-40.

[3]余穎.假如換位會如何[J].小學教學,2014(4):53-54.

作者:王鶴 單位:甘肅省靖遠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