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構建策略
時間:2022-02-09 08:48:47
導語: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構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有效”課堂指的是保護學生興趣,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確保課程教學任務最大化實現的保障,也是鍛煉學生基本數學學習的基礎。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一線數學教師該如何構建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呢?經過分析和研究以及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通過組織恰當的活動來實現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的思想指導下在歡快的氛圍中主動地參與到數學課堂活動之中,同時,也能確保數學教學目標最大化實現。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性;生活情境;問題探究;開放環境
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理念的貫徹落實,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任務不再是簡單的讓學生在小升初的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為了應付考試在被動教學,上課,而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保護學生長久的數學學習積極性,進而,在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數學素養的同時,也為學生進入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也就是說,一線數學教師要從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恰當教學方法的應用以及多種教學活動的組織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進而,使學生在精彩而有效的數學活動中找到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引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筆者就結合自己在農村學校教學中的一些經驗對如何構建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進行論述。
1創設生活情境
對于農村學校的學生來說,用以輔助數學教學的工具很少,導致課堂只能依靠教師對教材的照本宣讀,數學課堂也沒有一點生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難被調動,根本不利于有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的深入實施,教師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掌握和應用基本的數學知識。例如:在講《乘法》時,我選擇了“生活情境”創設法來組織學生進行知識應用活動,所以,在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時,我創設了下面的情境,即:秋收時,小明家有5畝地,如果每畝的收割費用是80元,每畝需要化肥50千克。對于我們農村學生來說,這一情境是常見的,不陌生的,也是家長在學生面前經常提起的一項內容,所以,在這一情境,我們引導學生分別扮演小明、收割師傅、賣化肥者等角色,引導學生模擬生活中的對話進行“乘法”計算,比如:5畝地的收費費用是400元;5畝地的化肥是250千克等等,還可以自己補充條件進行“乘法”知識的應用活動??梢?,在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同時,也能使數學課堂實現高效??芍^一舉多得!
2組織問題探究
問題探究是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基礎。也就是說,在小學數學教學時,我們要加強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要通過組織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以確保學生在問題思考和交流中養成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良好的習慣很重要,而且習慣一旦形成,后續會產生長久而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講《梯形的面積公式》這部分內容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我組織學生對下面的幾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即:(1)如果分割的話,我們能夠將梯形分割成哪些圖形?(2)思考:梯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關系?(3)梯形與三角形之間的關系?……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對相關的問題進行交流,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之后,引導學生自主動手對梯形進行分割、移動,自主動手進行推導證明,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同時,對學生知識靈活應用能力的提高,對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學生對上述的問題進行思考后,我們要組織學生按照教材中的步驟進行自主證明,比如:將梯形分成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引導學生先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三角形的面積,之后,通過求和、化簡來強化理解,并使學生在問題探究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3營造開放環境
開放是相對于封閉來說的,也是構建符合課改理念的小學數學課堂倡導的課堂形式,是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那么,我們該如何構建開放的小學數學課堂呢?在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拓展學生的思路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學生在多角度思考、多方面探究中基本數學素養獲得大幅度提升。例如:每輛三輪車有3個輪子,每輛自行車有2個輪子,2輛三輪車和2輛自行車,一共有多少輪子。請列出不同的算式進行解答。從這一題干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兩種事物,所以,在這道題的解答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入手來列算式,從生活經驗入手、從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入手,鼓勵學生列出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的算式,鼓勵學生大膽的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提高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學生題干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非常大的幫助。在課改基本理念的貫徹落實下,多種活動的組織、開放環境的營造都有助于數學課堂從“以師為本”向“以生為本”進行轉變,讓學生開始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是老師一味的灌輸,全然不顧學生的接收能力和對課堂的基本看法,也有助于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對高效數學課堂的實現,同時,使學生在高效的數學課堂中快樂的學習,成長。
作者:莊文源 單位:河源市龍川縣老隆鎮澗洞小學
參考文獻:
[1]王登華.淺談如何構建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J].教育界2012年4期.
[2]張海蝶.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建構[J].《科技創新導報》.2011年第4期.
- 上一篇: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探索
- 下一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