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解析

時間:2022-10-19 03:18:04

導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解析

【摘要】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所在,因為應用題考查的不僅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還考查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提煉能力和分析應用題所得的思維能力,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極其重要。因此,本文根據具體教學案例,著眼于“設計趣味應用題”、“應用題聯系生活”和“應用題融于活動”三種形式,簡單闡述了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以期為眾多同行提供參考,取得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策略

長期以來,小學數學教師無論是站在教學應用題的難度角度上看待,還是從考核中應用題所占分值比重來看待,都意識到了應用題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高的重要性。但是與此同時,教師往往只將應用題作為數學的題型之一,根據慣常方式加以教學,卻忽略了應用題中最重要的“應用”本質,導致應用題教學效率遲遲難以得到提升。正如新課標對應用題的定義一般,應用題應當是“從社會實際中提取出來,需要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的一種題型,其本質是應用,唯有從應用出發,其教學才能行之有效。故而下文我將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采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分析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

一、設計趣味應用題,激發學生應用題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出現正處于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文識字功底,但是語言邏輯思維能力尚有欠缺的時段,而應用題又常以文字的形式出現,這使得學生在解決應用數學題時既要理解文字,又要聯系數學知識點,難度大大增加,枯燥性也大幅度提升,長此以往,就會變得對應用題學習興致缺缺。想要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教師可將文字應用題加以巧妙地轉變,設計趣味應用題,如從文字敘述改成圖片敘述或者語音敘述等,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應用題學習興趣,還可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和應用題有效信息提取能力。如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當中,有一道簡單的文字敘述應用題為:小紅和小明一起去買水果吃,小明買了20元,小紅買了30元,請問誰買得多?多多少?為了鍛煉學生的信息提煉能力,并增強應用題的趣味性,我首先運用多媒體屏幕顯示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提著水果的卡通圖片,并標注名稱,然后根據應用題信息向學生提問填入與人物相關的話語,如小明說:“我買了二十元水果?!毙〖t則說:“我買了三十元水果?!睂W生在圖片的引導下很快便能理清其中的數量關系,并辨別出兩者的大小及其數量差,我由此再次添加對話,如小明對小紅說:“哇,你比我多買了十元水果?!弊詈?,從圖片反推到應用題上,學生則可在趣味中快速解答出應用題,在圖文并茂的情況下掌握了應用題信息理解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教學效率得到了保障。

二、應用題聯系生活,增強對數學與生活的認識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眾多問題都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于傳統教學方式中將數學與實際生活相分離,在應用題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對生活的濃烈好奇心與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教師應當積極將應用題聯系生活,培養學生將生活帶入數學問題的聯想能力,在生活中將數學學以致用,增強學生對數學與生活的認識,不但有利于學生反復鞏固運用數學知識,取得學習效率的提升,而且鍛煉了學生的應用題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比例》章節的應用題教學中,我利用了“泡奶粉”的實際生活問題來展開對比例應用題的探討。我先將兩杯水、奶粉比例迥然不同的牛奶端給兩名學生喝,并請他們品嘗和表達感覺。一位學生表示“這牛奶和水一樣淡”,而另一位學生則表示“這牛奶太濃,甚至有點膩”。原因則在于兩種牛奶奶粉和水的比例相差懸殊,分別為1∶3和1∶9。由此,我引出應用題:“根據說明書提示,當奶粉和水的比例為1∶8時,泡出來的牛奶最好喝,那如果我要用150g的水泡牛奶,應該添加多少奶粉呢?”學生在前面的“泡奶粉”中已經被調動起了積極性,而這與平時生活緊密相關的應用題正是可以采用所學的內容解決的,由此在聯想和思考下,學生對此應用題的解答能力大大提高。

三、應用題融于活動,鍛煉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

教學活動的運用有利于學生體驗多種教學方式,從多個角度認識數學問題,同時在活動中,學生除了鞏固數學知識外,動手能力、思考能力、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都可得到提升。將應用題融于活動中,對幫助學生加深對應用題的邏輯思考和鍛煉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都大有裨益,能夠使得小學數學課堂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認識人民幣》的教學當中,為了讓學生更加充分地認識到人民幣的面額差值和提升有關“人民幣”應用題的理解能力,我設計了一個“賣東西”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我首先給出了多個形式類似,但數值和表達方式稍有區別的應用題,令學生從其中選擇兩個不同表達方式的應用題設計對話,并在對話中進行“賣東西”和“買東西”的角色扮演。如應用題“在水果店中,一斤蘋果需要3元錢,小紅買了一斤,給了店家5元,請問應當找回多少錢?”學生一個扮演店家,一個扮演“小紅”,進行交易和找零。學生在此活動中,很快便掌握了多種形式的人民幣換算,同時其應用題的解答能力快速提升。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應用題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推動,在課堂活動之下加以鞏固,學生則可從中掌握應用題有效信息的提取技能,增強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并發展數學思維和聯想能力等,以最終取得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務必重視應用題的“應用”內涵,不斷提升自我教學水平,方可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課堂。

作者:王君 單位:江蘇省靖江市城中小學

【參考文獻】

[1]孫淑敏.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04).

[2]趙艷輝,石迎春.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對“買新書”的個案分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