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問題及策略
時間:2022-10-20 03:11:44
導語:中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問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推進,數學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并且逐漸呈現出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趨勢.本文主要根據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來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指出優化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數學;教學生活化;問題;優化教學
生活化能夠通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進行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路徑之一[1].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應當將數學知識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2],并樹立數學思維模式,嘗試去解決日常生活及其它科目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從而提升對數學知識的應用程度.同時,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人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所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應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發現和掌握數學,進而體會數學與世界的聯系,以及對社會所發揮的作用和意義.數學教學生活化指的是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的影子,通過聯系生活實際來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進而實現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對新課程標準的貫徹和落實.在數學教學中結合實際生活,能夠有效發揮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積極性,并將對生活實際探索與發現過程中的喜悅感,轉化為學習數學知識的成就感,從而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找尋到學科價值.同時,學生還能夠在其過程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以及對數學知識的全新認識.研究數學教學生活化以及優化策略是很有必要的[3].
大多數的教師和學生都會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將數學知識有意識地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有一部分的數學教師對于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在概念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區,無法處理好生活和教學之間的聯系.雖然有一部分的教師嘗試通過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數學教學,但最終教學目標不是為了學以致用,而是為了分數和考試[2],并沒能將教學重心放到學生的能力培育方面,導致學生無法有意識的去在社會實際生活中去應用自身的數學知識.這與素質教育之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還存在一部分的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只注重書本和教室,采取片面式訓練和灌輸,將教材上的數學內容強制性地講授給學生,過分主張教學知識系統性和完整性,對學生自由活動和生命情感需求不給予一定重視,忽視了學生自身具有的年齡特征,導致遠離了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除此之外,有一部分教師不重視數學課堂教學化,對于日常的生活沒有一定的敏感直覺.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沒有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生活經驗,沒有將周邊的環境與學生的數學學習有機地結合,教師沒有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導致學生在學習上出現理解上的困難.
2關于中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2.1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數學.無論是哪個學習階段的數學內容,都具備著一定程度的嚴謹和抽象特征,假如教師直接根據系統或是教材進行數學教學,學生無法很好地接受和理解所學知識,進而也就無法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依照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認識水平以及生活經驗,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聰明才智,將教學內容向容易理解和感知的數學形態轉變,也就是數學教學生活化,將原本具有嚴謹和抽象特點的數學還原到它本來的面目,進而讓學生更加簡單地理解數學,或是愿意因為其親近和熟悉的特征去學好數學.而數學教師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感知到充滿生活味道的數學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運用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身邊學生熟悉的親身經歷來進行關于現實生活的舉例,進而提高學生參與到課堂的積極性,將數學的教材和內容轉向具有形象的、直觀的、具體的生活實例,讓學生能夠通過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實例進行關于數學的學習、運用和理解,并且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教學內容[4].2.2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教學生活化轉變了傳統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教學循環,在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過程,主要是教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通過筆記、作業和習題等形式,來加深對數學知識內容的認識.在這種教學循環中,知識與實際生活呈現割裂的狀態,學生并不知曉學習數學知識對自己有什么用處,甚至有的學生還產生了嚴重的誤區,比如說等自己步入社會后,買菜算賬只需要會簡單的加減乘除就可以了,根本用不上函數、幾何等方面的知識,對學習學科的學習熱情十分有限.而數學教學生活化則是針對這一問題加以解決,讓學生能夠去親身體會到運用知識的過程,從而領悟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并在生活實際解決問題中,以自身的成就感為基礎,強化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1].學生在初小學階段是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好動性、喜歡刨根問底、無法耐心聽講等特征,數學的內容比較抽象,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分神和倦怠.所以教師準備的學習材料如果是來自于他們身邊所感興趣的事物,學生就會更愿意去學習、去操作、去感知、去表達.生活與數學彼此之間是有著密切關系的,我們能夠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找到數學的影子.所以教師應密切和細心地觀察生活,收集相關的教學素材,突破傳統數學教學的模式.2.3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屬于人類的一種文化,它所包含的思想、語言、內容以及方法都屬于現代文明的重要成分.并且作為人類重要文化活動的數學是與其他人類文化活動有著緊密聯系的,但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數學不僅僅具有應用價值、基礎性價值、工具性價值,還具有豐富的人文價值,是構成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處于一個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學習數學,在各式各樣的文化背景中體驗數學,在數學誕生的歷史過程中探究數學,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喜歡和理解以及應用數學的能力,幫助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數學的文化氛圍,體會數學知識所囊括的創作價值以及學生所具備的深厚人文價值,認識到數學和數學符號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關于數學文化教學有許多教學素材,例如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對人類的貢獻、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藝術中所包含的數學等等[5].總而言之,數學文化修養的提高能夠彰顯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這也是新課程標準的高要求之一,我們應按照步驟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2.4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實踐和應用能力.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以及方法來實現對簡單實際問題的解決,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是簡單的知識獲取,而是應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生活實際問題加以解決,重點在培養學生對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感受到自然、社會與數學學科的結合,從而在認清數學學科價值的基礎上,樹立對合理應用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并熟練運用數學思維及知識去解決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問題.新課程標準突破了原有的僵化傳授教學內容的教學模式,制定了關于教師和學生需要開發和創新的主要內容.在生活和實踐中應用知識,又在生活和實踐中證明真理,這一結論的得出是通過人類對知識的學習以及滿足人類需要的整個社會發展過程.在數學知識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所提出的問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進而形成一道關于日常生活的題目,并結合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去完善自身的數學思維,從而對生活實際問題加以思考、解決與總結,充分運用自身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不斷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明白事理.與此同時,還應讓學生在應用數學的實踐過程中去觀察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通過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讓學生運用相關知識來對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逐漸培養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實踐應用能力[5].
3關于中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優化策略
3.1聯系生活實際學數學,制定準確的價值目標.數學是人們學習、勞動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6],數學與生活之間是存在密切關系的,將數學聯系到生活實際,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的樂趣,進而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數學.首先是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將數學現象進行概括和抽象進而得出了數學知識,由于是提煉加工而成,具備很大程度的抽象性,有一些數學知識由于具有抽象性,并且學生缺乏一定的知識結構和生活經驗,學生就會很難理解,進而對數學產生厭煩的情緒.由此可見,將生活實際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學生就會對全新知識的接受輕而易舉.其次是根據生活實際導入全新課程.采取對生活中的數據和現象進行收集的方式向學生展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讓其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或是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來向學生展現數學的概念,應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講解數學概念后,引導學生去探尋生活中存在的數學概念的參照物,進而實現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思維能力,更好地去理解數學概念.3.2教師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加強自身的素質能力.教師應樹立關于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觀念,同時也應把握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在原有的基礎上建設出更加高質量的數學課堂.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教師的理念能夠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應努力加強自身的素質能力,充分結合生活和數學教學過程,進而讓數學知識回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在現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地開展以學生為主的數學課堂教學,進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是引導和組織上課的人.在進行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領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進而不斷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中的主體.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在數學教學生活化過程中,努力結合生活中的實例,不斷地擴展自己的知識,通過學習充實自身的文化內涵.3.3創設生活情境來引出問題,進而學習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新課程標準主張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生活經驗進行有趣生動的情境創設,幫助學生養成利用數學思維模式來思考和觀察問題的習慣,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數學和學好數學的積極性.生活包含數學,數學包含生活,數學的知識是源自于日常生活中的,而它也服務于生活.所以應在學生學習數學的初級階段奠定好數學基礎,讓學生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于各個角落的數學.新課程標準向廣大教師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要求就是讓學生能夠在現實情境中理解和體驗數學[7].創設和諧寬松的教學情境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求知欲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在數學應用中的成就感,并使其認識到數學學科的價值.教師在對數學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添加學生生活與數學之間的緊密聯系,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是現代社會中所要求和必需的,也就是為數學教學生活化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8].
4結束語
有句話說的很對,只有自己理解了的知識才是屬于你自己的知識.數學來自于現實的生活當中,但又具備著十分抽象的形式,展現著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現實,通過反復的開發、研究和應用,在不斷反省和實踐的系統中體現著具體的活動.數學教學中所包含的理想與實踐、現實與理想都時時刻刻地存在著這樣的矛盾.數學教學生活化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和進步,中小學數學教師應在不斷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思考和實踐,進而形成更加有效和靈活的數學教學模式[8-9],對進一步研究完善高職、本科院校的數學教學生活化問題具有借鑒意義.
作者:賀皖松 單位:亳州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承中.回歸生活激發學習興趣[J].小學時代(教師版),2009(06):13-13.
[2]李潤金.農村“數學生活化教學”-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487-492.
[3]王兆正.經歷數學化:從“數學生活化”到“生活教學化”的教學回歸與超越[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8(12):41-44.
[4]唐劍嵐.“魚漁欲”三位一體優化數學教學的理念與策略-以“三角形的內角”課例片段分析為例[J].基礎教育研究,2015(09):5-10.
[5]周蜜.數學生活化在中職函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01):101-102.
[6]楊麗,于詠梅.探析數學教學生活化[J].農業網絡信息,2010(09):136-137.
[7]楊永青.案例教學:數學生活化的有效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4(28):270-271.
[8]李晶.中學“數學生活化”的若干問題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1.
[9]胡旭棟.生活與數學價值[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6,30(02):167-168.
- 上一篇:怎樣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 下一篇:簡述中職學校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