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
時間:2022-01-15 10:15:32
導語: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數學是一門非?;A的學科,為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科和理科相關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而小學數學又和生活情境緊密結合,因此,要求老師將小學數學和生活情境結合起來,利用生活情境展開小學數學教學,帶領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并將所學數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主要闡述了生活情境和小學數學學科的關系,以及怎樣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教學方式
傳統的“老師講解,學生聽記”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學生也不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比較重,這時適當地利用生活情境展開數學科目的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課堂變成“學生思考、學生講、學生聽”的充滿樂趣的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也就是將小學數學抽象的和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通過生活情境變得通俗易懂,將生活情境和小學數學緊密聯系在一起,老師對重點難點進行講解和指導,帶領學生開展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小學數學科目的知識。2.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傳統的教學方式強調“老師講、學生聽”,學生一直處于“要我學”的狀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而新課改后,教學方式主要強調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強調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的教學,能夠讓學生以“主人”的身份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將生活中的情境和數學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通過生活情境和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正確地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
二、怎樣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
1.從生活實際出發,使學生感悟數學。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從他們的生活里發現與數學知識相關的教學內容,更能使學生認識和理解數學知識。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任務中應當側重于引導學生多留意身邊的人、事、物,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例如在講解“統計與可能性”的時候,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之前,要求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請同學們觀察身邊的可能性,比如說,今天天晴的可能性有多大?今天老師考試的可能性有多大?生活中人們通常會通過拋硬幣決定一些事情,這么做合理嗎?”然后要求學生對所觀察的事物進行記錄,并且先自學“統計與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這樣一來,學生經過仔細的觀察,再結合以前學習過的“概率”的知識,就能迅速地對“統計與可能性”有大致的了解。所以,老師要細心并且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積極帶領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促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并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2.將生活情境帶到課堂上,打造活力課堂。把生活情境運用到課堂上,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教學課堂,給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樂趣的數學課堂,提高學生對數學科目的學習興趣。應用學校的現代化教學資源,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生活情境,使教學課堂與生活情境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講解“中心對稱圖形”這一內容時,如果只是單單靠口述和課本知識,沒有直觀、具體的圖像作為學習的參考,學生很難找到問題的關鍵,這時可以利用PPT活靈活現地展示圖形的變換,讓學生初步了解中心對稱圖形。在上課之前找一些中心對稱圖形,讓學生能直觀地了解什么是中心對稱圖形,并引導學生思考中心對稱圖形有些什么特點,在生活中有哪些中心對稱圖形。這樣生動形象的演示,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有利于增強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小學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是學生進行后續生活和學習的必學科目。因此,老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教學過程中將生活情境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打造生動有趣的教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進行簡單化,通過生活情境進行分析講解,使學生能又快又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廖清梅.分析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快樂閱讀,2013(28).
[2]張薇薇.生活情境融入教學課程有效教學問題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2011.
作者:范賢久 單位:安徽省長豐縣崗集鎮第二小學
- 上一篇: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研究
- 下一篇:初中數學教育教學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