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學對和諧社會影響論文

時間:2022-11-17 10:49:00

導語:高中哲學對和諧社會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哲學對和諧社會影響論文

所謂和諧社會,就是指構成社會的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于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和諧社會的構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的社會。和諧社會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諧四個方面。不同的領域對和諧社會的影響不同,高中哲學和諧社會有什么影響呢?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導明航向

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文化和諧是重要任務。所謂文化和諧是指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建設和諧文化可以為建立和諧社會提供廣泛的社會思想基礎,因此我們說,凡是促進社會和諧、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的文化,都可以稱為和諧文化。構建和諧文化,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要深入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大復興的共同理想統一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課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教育。高中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濃縮;只有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觀點,才能自覺應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從而對古今中外關于和諧的優秀思想成果進行批判的繼承,也才能更好地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和諧社會的建設保駕護航。

二、辯證唯物主義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思想基礎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思想意識能指導人們順利的開展實踐活動,從而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思想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入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在和諧社會建設中,我們提倡和諧文化,文化和諧就是一種正確的意識,在這種意識的指導下,我們能順利地進行現代化建設,從而更好地構建和諧社會。

三、唯物辯證法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具體的操作方式

(一)聯系的發展的觀點對和諧社會的影響。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于普遍聯系當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并且世界上事物時刻處于運動變化發展之中。我們必須用聯系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我們所要構建的和諧社會,就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發展的社會,只有將這四方面聯系起來共同建設,社會才會從整體上趨于和諧。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的中心工作是經濟建設,經濟領域,我們提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好字當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政治領域,我們提出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基層民主,建設民主法制社會。文化領域,提出“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倡導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和為人民服務思想。社會領域,我們要趨于和諧。正因為把和諧社會的各個方面都考慮到了,我們才能使社會更好地趨于和諧。

如果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割裂了事物之間的聯系,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就會犯形而上學的錯誤。如中央電視臺法制頻道在5月——6月推出“長江行動”,中國最先進的監測船從重慶——上海,一路走來,發現了許多令人震驚的事件,一些地方的企業為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節省開支,竟將污水想方設法直排長江,給長江的水質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如果企業都把工業污水排入長江,那么長江就不是我們的驕傲,而成了我們的恥辱。排污水的這些人沒有看到自己的行為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影響,給人類帶來的危害,他們只顧自己,不顧大局,使人與自然處于不和諧之中。

(二)矛盾觀點對和諧社會的影響。

事物自身既包括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這種對立統一就是矛盾,既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所以我們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社會是個復雜的有機整體,包含著許多矛盾。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解決矛盾,我們才要構建和諧社會。在經濟領域,我們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GDP連年持續增長,并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殊不知這是以資源的巨大消耗和環境的極大污染為代價的。我們的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消耗的資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這足以讓我們驚醒。經濟在發展,人民生活在改善,農民工卻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在行動,實行農村合作醫療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使農業享受政府補貼,加大對農業的投入,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難等措施,可城鄉差距卻在拉大,區域差距在拉大。只有看到差距,才能縮小差距。否則就是一句空話。(三)量變與質變對和諧社會的影響。

事物的變化發展首先是從量變開始,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要逐個解決城鄉矛盾,區域矛盾,人與自然的矛盾,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量變的積累,等這些矛盾解決了,社會就趨于和諧了,人民就會生活的美好。

(四)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觀點對和諧社會的影響。

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因此我們要堅信事物發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正確對待和諧社會中遇到的困難,任何事物都不會是一番風順的,遇到困難和挫折是暫時的,只要我們樹立必勝的信心,齊心協力搞好它,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四、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和諧社會提供了保證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社會處在轉型期,面對存在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影響,有些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嚴重的錯位,對社會只講索取,不講貢獻。將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看成是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有些領導干部在糖衣炮彈的襲擊下紛紛落馬。原國家藥監局局長鄭筱萸,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原陜西省寶雞委書記龐家鈺等一批國家干部受賄、玩忽職守,誤入歧途,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為和諧社會的構建起了阻礙作用。我們要教育廣大人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和諧社會中我們不愿意看到第二個馬加爵,不愿看到大學生“硫酸沷熊”事件的發生,不愿看到校園血案的發生。

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我們更愿看見人與人之間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學習,我們將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為構建和諧社會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