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標準評價行為規范論文

時間:2022-05-27 10:30:00

導語:善惡標準評價行為規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善惡標準評價行為規范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汽車駕駛員職業的特征;目前汽車駕駛員職業道德的困惑;汽車駕駛員職業道德創新機制構建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是人們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駕駛員職業道德是調整駕駛員在職業活動中與他人、社會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教育與培訓力度不足、公安、交通等管理機構對駕駛員職業道德監督重視不夠,約束不力、社會不良風氣對駕駛員的影響較大、駕駛員的自身修養有待提高、自律機制、法律法規機制、技術優化機制、監督機制、宣傳推廣機制、職業道德教育機制、駕駛培訓和駕駛員的管理機構要切實重視這一問題、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豐富的經驗是從事這一工作的重要條件等,具體請詳見。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是人們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準則。良好的職業道德是行車安全的重要保證。駕駛員除應具有一定的駕駛技能和道路交通法規知識外,還應有良好職業道德,才能確保安全行車。駕駛員職業道德是調整駕駛員在職業活動中與他人、社會的行為規范的總和。這種行業行為規范是用善惡標準評價的,其依靠社會輿論、信念和傳統習慣來維持,它是駕駛員與旅客、貨主、同事及領導等一系列關系的總和。駕駛員職業道德從屬于社會公德,并受社會公德制約。

一、汽車駕駛員職業的特征

汽車駕駛員是道路運輸行業客貨運輸作業的主要人員,汽車運輸具有快速、機動、分散等特點。(1)流動分散性。汽車運輸的特點是點多、面廣、線長和流動分散作業。(2)獨立操作,聯系廣泛。由于汽車運輸分散,汽車駕駛員通常是一個人獨立工作,要獨立處理運輸中遇到車況、路況、交通狀況和氣候等問題,為了尋求客貨源還要與旅客、貨主和各方面人員發生聯系。(3)意外因素突發性。汽車行駛途中遇到的情況復雜,尤其是在部分地區道路仍處于混合交通狀況,人們的交通法規觀念淡薄,時常遇到行人或自行車突然橫穿馬路,自行車繞越水坑和避風、避塵,對方來車違章駕駛、強行占道等突發情況。

二、目前汽車駕駛員職業道德的困惑

1教育與培訓力度不足。(1)缺乏加強對機動車駕駛員職業道德的教育力度?,F在駕駛培訓學習,年度審檢安全學習、片組學習等職業道路教育缺乏強有力的宣傳和教育力度,導致汽車駕駛員隊伍的職業道德素養的下降。比如車輛后牌照不裝,明顯的目的是想肇事后方便逃跑。給逃逸案的偵破帶來難度,對這些現象的教育、處罰力度均不能令人滿意,在教育時教員不能說明之所以然,去透析職業道德與安全的關系,導致許多汽車駕駛員缺乏對職業道德與安全關系的理解,不能充分認識到職業道德與安全的必然聯系。(2)駕駛培訓者的年齡缺少適度控制,造成駕駛培訓初學者低齡化比例增大,社會閑散人員居多,生源素質不高。年齡較小的學員,身心、思想、觀念、行為正處在養成階段,是非辨別能力不強,勢必對職業道德的認識不足。而部分社會閑散人員更易受不良風氣影響,難以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3)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課程設置不盡合理,重駕駛技術的訓練,輕職業道德的教育,加之考試的導向作用,駕駛培訓教學中對職業道德教育普偏重視不夠。

2公安、交通等管理機構對駕駛員職業道德監督重視不夠,約束不力,缺乏必要的監督、教育、考察機制,難以引起駕駛員對職業道德的重視。在許多違章現象中,執法人員在糾正違章時追求“經濟”忽略“違章是導致交通事故的必要條件”。對罰款數額大的違章項目處罰、糾正,而對幾元的處罰項目視而不見,助長了交通違章大幅度增長。這樣,執法不嚴妨礙了汽車駕駛員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培養。

3,社會不良風氣對駕駛員的影響較大。駕駛員是社會成員之一,社會不良風氣難免對駕駛員造成影響,甚至在一些駕駛員身上表現明顯?!疤貦唷彼枷朐诮煌ɑ顒又械谋憩F。公檢法等特種車輛及政府機關車輛,不論執行任務與否,在交通活動中無視交通法規的存在?!坝绣X通天下”的思想作怪。機動車駕駛員違章駕駛的處罰,現在基本上以經濟手段為主,因此,部分自以為有錢的人就“為所欲為”,違章只要罰錢就可以,發生交通事故可以用錢去解決等思想的深入,勢必導致這部分車輛駕駛員的職業道德低下,不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交通活動中的首位。

4駕駛員的自身修養有待提高。目前導致過度疲勞駕駛、超速超載違章駕駛、車輛帶病行駛、盲目超車等現象的加劇。這也是駕駛員對職業道德缺乏深刻的理解,更是誘發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汽車駕駛員職業道德創新機制構建

1自律機制。汽車駕駛員職業道德自律的認知系統是指駕駛員獲取道德知識、增強職業道德自律意識的方法、渠道和手段。因此加強駕駛員行業自律機制建設勢在必行。駕駛員職業道德七戒:(1)高速行車、違章超車、轉彎猛拐,視交通安全于不顧;(2)只顧自己行車,隨心所欲,不顧他人安危,搶道爭先;(3)亂用喇叭,城區內喇叭長鳴,污染環境;(4)平時不注意保養車輛,車況不良,車容不潔;(5)讓非駕駛員開車;(6)亂停亂放車輛、影響交通;(7)酒后開車,開車肇事后不保護現場、搶救被害人,而是駕車逃竄。只有牢記駕駛員職業道德七戒,才能安全行車。

2法律法規機制。在汽車駕駛過程中,遵章守法、安全行車是汽車駕駛員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這是由汽車駕駛員的職業特點決定的,也是汽車駕駛活動能夠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遵章守法,就是要遵守有關交通和運輸法規及行業規章制度。安全行車主要是指保障旅客乘車安全、貨物完好無損地運送到目的地,并確保自身和車輛的安全。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的當今,汽車駕駛員只有對本職崗位的熱愛,才能樹立敬業精神,才能以“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姿態投入到實際工作中。優質服務的前提是愛崗敬業,不熱愛自己專業的人就談不上敬業,也就談不上優質服務。

3技術優化機制。技術高標準是加強駕駛員職業道德素質建設的根本保證。汽車駕駛員要提高運行效率,確保行車安全,必須掌握過硬的技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增強自尊、自信、自強意識,勤奮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學習和掌握科學技術文化知識,鉆研駕駛操作技能,才能具備獨立地處理行車中所遇到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

4監督機制。只有加強對權力的監督,才能從根源上遏制腐敗。在有效的監督下,權力的濫用才能有所收斂,對駕駛員的壓力才能減輕。一方面要求駕駛員自律、遵守交通法規,另一方面,執法人員做到客觀公正地履行職責,遵守職業道德。從嚴管理,有錯必究,違章必究,打破經濟杠桿,流動和固定相結合、經濟處罰和扣證教育相結合,嚴格按法規執行。杜絕交通違章的產生,就能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5宣傳推廣機制。大眾傳媒、文化藝術與輿論宣傳工具,對加強駕駛員職業道德建設有著特殊的感召力、滲透力和影響力,它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種意志、情感和價值取向,能給駕駛員以榮譽感和恥辱感。因此,要積極營造有利于駕駛員職業道德建設的社會氛圍,以新聞媒體為陣地,廣泛開展駕駛員職業道德的宣傳教育,提倡文明駕駛。作為交通部門,可以采用舉辦駕駛員職業道德知識大賽等活動,促進駕駛員職業道德建設深入開展。廣播電臺、電視、報刊等大眾傳媒,應善于發現和培養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的先進典型,把握社會輿論導向,使先進典型的好做法、好道德、好思想成為駕駛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旗幟和動力。

6職業道德教育機制。首先,駕駛培訓和駕駛員的管理機構要切實重視這一問題。在駕駛員年檢、年審中進行必要的職業道德培訓和測試。還可在駕駛員記分卡中增設職業道德分值,由管理機構和群眾共同監督,根據抽檢和群眾反映。對分值不達標者,予以停審或相應的處罰,這也是責成駕駛員特別是零散駕駛員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的有效方法。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僅靠道德的約束是不夠的,駕駛員管理機關采取相應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借鑒交通中等專業學校和交通技工學校駕駛專業課程設置內容,增設“職業道德”課程,并把“職業道德”納入考試范疇,促使培訓機構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還可根據學員駕駛行為或人為設置救助對象,判斷、考察駕駛員職業道德意識的強弱,對學員做出綜合評價。再次,延長駕駛短期培訓的時間,適當提高初學年齡起點,切實提高培訓質量。汽車駕駛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雖沒有復雜的技術,但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豐富的經驗是從事這一工作的重要條件。目前,社會上大多數駕駛培訓時間較短,一期不足三個月,初學者年齡小,甚至十五六歲即學開車,學員很難在較短時間內耳濡目染,從師傅身上學到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駕駛技術與職業道德是相輔相成的,具備一定的駕駛技術但道德素養不高,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駕駛員。駕培機構在狠抓學員駕駛技能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培訓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