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聾生的生存能力

時間:2022-03-12 10:15:00

導語:加強聾生的生存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聾生的生存能力

“生存能力”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探索聾校服裝職業教育教學進行生活化的實踐研究,是從耳聾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生存環境出發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適應社會的需求,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這個目標對于培養聾生的動手能力、創造意識以及今后的勞動就業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服裝專業是我校的特色專業,教師經常運用生活、教學相結合的開放式教學,探索有效的實踐活動,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貼近耳聾學生的生活、認知及特殊需求,使聾校教育教學實現未來與現實的統一、理論與實用的統一。

一、引導觀察生活。培養學習興趣。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中心。服裝專業教學是與生活密切相關、實踐能力很強的一門職教課,由于一門技能的掌握需要經過多次重復練習才能獲得,一些學生剛開始學習時有興趣,但縫制時間長了,就會覺得枯燥無味,這就要求教師激發學生的興趣。本人善于觀察學生的服飾,經常以學生喜愛穿的各種各樣的服裝款式,來討論裁剪、縫制的方法,對其中有創見性的設計給予鼓勵。如:課余,教師和學生聊一些關于衣食住行的事情,如某某同學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你覺得漂亮嗎?適合他穿嗎?如果讓你選,你會選什么樣子的呢!把你想象的樣子,結合已學的知識,畫出效果圖,如有興趣還可以自裁自縫。在服裝制圖課中,常有學生會問某某的衣服制圖方法與常規的制圖方法有什么不一樣等問題,無形中增強了學習動力,并產生了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創新的欲望。

在縫制教學時,教師一般采用實物分類教學,最大限度的實施個別教學,使學生成為積極活動的主體,目的是讓每個學生的實踐能力都得到應有的發展。如:學習雙嵌線口袋縫制。教師出示雙嵌線口袋的衣服,讓學生先討論縫制的方法,然后按所說的方法給予評議并示范,最后讓學生自己縫制。對于縫制熟練的學生,再拿出一些其他款式的實物口袋,如一字袋實物,讓他做舉一反三的練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動力,讓他們朝縫制熟練的方向努力;縫制一般的學生可以把這種方法多練習幾次,掌握縫制的要領;對于縫制不熟練的學生,就請同學幫助,協助他操作。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活躍課堂氣氛,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鍛煉其動手能力。

二、運用生活實例。加深理解記憶。

服裝專業的課程要滲透教育教學生活化,在開展活動中運用生活實例理解知識,從尋求和發展恰當的教育教學內容和手段方法人手,研究和探討教育教學的生活化與耳聾學生有效獲取知識、習得良好行為和提高生存能力之間的關系,教師要充分利用人人離不開穿衣的有利條件,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例收集流行素材,盡可能利用實物、教具、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加深對服裝專業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如布置實踐作業,觀察今年流行什么服裝,服裝的款式、色彩與材料搭配又如何。把這些生動的例子,組合成多媒體課件。學生通過觀察和實踐,制作直觀的效果圖,從構思到設計,再到制作,時刻少不了專業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結合,多觀摩,多了解,多深入到生活中去,這樣才具有說服力。

三、簡化教學方法。提高輔導質量。

服裝專業的學習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和高難度的操作性,需要進行大量的訓練獲得技巧和積累心得。我根據本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因材施教,能者多授”的輔導方式,簡化教學環節,留出大部分的時間來指導學生訓練,并在課余增加專業功能室的開放時間,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使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使學生個人的潛能也得以充分發揮。教師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有意識地分散教學難點。如,教“帶里一步裙的后拉鏈縫制”,因為直接縫制的難度極高,容易出現打滑、起皺等現象,導致拉鏈錯位不服,影響美觀,所以在教學時本人設計了以下工藝流程:手縫針繃縫定位裙面與拉鏈…縫紉機縫合裙面與拉鏈——手縫針固定里——縫紉機縫里布與裙面——手縫針整縫固定。

通過把難點分散,讓聾生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熟練后再教直接縫制的方法,從而降低了縫制難度,減輕聾生的學習負擔,使他們都能在較短的時問內輕松地掌握所教的內容,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四、倡導自主學習。鼓勵不斷創新。

教師是教學主體,學生是學習主體,只有富有創造力的教學主體,才能煥發學習主體的創造活力。因此,教師要注意捕捉能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因素,創設一些能刺激思維的情境,培養學生大膽創新的能力。如: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制圖”,教學目的就是訓練學生思維擴散性、廣闊性、靈活性和獨特性。教《畫女襯衫款式圖》時,本人不是直接講解畫法,而是出示各種款式襯衫,讓學生觀察,然后出示自學要求,索服裝專業有效的教學實踐活動升聾生適應社會的生存能力讓同座合作畫出“女襯衫款式圖”,根據自.化改革和紛雜變化的市場經濟進程。如,本離開家長獨立生活,有時衣服破了,服裝專學要求,學生一步一步操作,最后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其他同學看,“女襯衫款式圖”會畫了,其它的男襯衫款式圖、女式花邊襯衫款式圖等,同樣可以很快畫出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不僅學會了“女襯衫款式圖”的制圖方法,而且培養了合作、自主學習的意識,每完成一步操作,學生就會獲得一份成功的喜悅。五、利用社會資源,培養實踐能力。

課堂教學是服裝專業教學實踐活動的主渠道,但服裝專業教學實踐活動應超越課堂教學,在本學科領域內拓展到社會,表現出相當的開放性和社會性。本人除了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外,還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與社會接觸,接觸日新月異的現代人常常帶學生去不同規模的購物中心、布料市場,觀察服裝的最新款式。讓他們學會如何貨比三家,如何討價還價,如何購物。放手讓學生與店主交流,進行現場教學,回到學校將自己所見的款式畫下來,把自己購物的實況寫下來。

通過形式多樣的方法,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到交際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生活的本領,使得學習場所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是拓展到與學生緊密聯系的社會,實現了教學、生活的零距離,為他們以后走向社會、適應社會奠定基礎。聾生學習服裝專業的目的.是為了掌握一技之長,運用專業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實踐生存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生活空間,把他們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但由于特殊學校和普通學校相比較少,有些學生很小就業的同學幫他們縫補,不但給了專業班學生實踐的機會,而且培養了同學之間互助的精神。使學生認識到:能把所學的技能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使聾校的職業教育教學實現未來與現實的統一、理論與實用的統一,達到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適應社會生存能力的目標。

2l世紀是創新的世紀,更是激烈競爭的世紀。迎接未來時代和社會的挑戰,不僅是正常人所面臨的問題。也是殘疾人群體不得不面臨的挑戰,就特殊教育而言,只有培養和提高聾生的實踐能力,讓他們把實踐能力運用于實際生活中,才能使他們有能力和信心直面現實,在生活中提高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