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環保及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
時間:2022-09-26 10:36:22
導語:農業環保及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農業的發展,關系著我國大部分人口的生計生活。現階段,農業的產業結構轉型已經開始落實,環保型農業,就是目前的農業重點發展方向。測土配方施肥是一種先進的農業技術,其對落實農業環保,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主要研究測土配方施肥與農業環保及和諧社會的關系。
關鍵詞:測土配方施肥;農業環保;和諧社會
所謂的測土配方施肥,就是以田間試驗、土壤檢測、肥料調查為基礎,根據作物的生長需求以及土壤肥力進行的科學施肥。這一施肥技術,能夠在保證作物生長所需要肥力的同時,減少肥料的浪費,優化農業成本投入。同時,運用這種施肥方式,能夠有效降低土壤之中的有害物質殘留,促進綠色農業的發展。
1.測土配方施肥與農業環保之間的關系
測土配方施肥是一種現代化的施肥技術,其在極大程度上節約了農業生產的肥料成本投入,并降低了肥料殘留對土壤質量造成的影響,進而起到綠色環保的實際效果。現階段,我國正在大力倡導環保農業,測土配方施肥的實際效果與這一發展戰略不謀而合,二者之間必然存在密切的實際聯系。1.1提高肥料利用率。經過不完全調查,我國現階段的農業肥料利用率僅僅保持在30%左右,大量的肥料浪費,一方面增加了農戶的生產成本投入,另一方面,浪費掉的肥料還會對土質造成影響,進而使得土壤環境越來越惡劣。而造成大量肥料浪費的主要原因,就是施肥比例的不合理,施肥量遠遠超過了作物生長實際需要的肥量。通過測土配方施肥,能夠實現對施肥量以及肥料成分配比的準確計算,進而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如此,也能夠降低肥料殘留對土地環境的影響,促進農業環保的落實。1.2降低農業污染。農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主要就是大量農藥、肥料在土壤之中的殘留。而應用測土配方施肥,平均每一單位面積能夠節約面肥10%,一方面節約了農業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能夠增加作物的單位效益。同時,由于其施肥量減少了,大部分的肥力都可以被作物吸收,在土壤之中的殘留自然也比較小。如此,實現了對農業污染的有效控制,促進了農業的環保發展。1.3提高農作物品質。農業環保,一方面是要保證農業生產不會對土壤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另一方面,就是要保證農業產品的綠色環保。傳統的施肥方式之下,肥料之中的大量有害物質殘存在作物之中,直接造成了其品質的下降。而測土配方施肥,實現了對施肥量的有效控制,能夠切實減少農肥在作物之中的殘留,有利于切實提高作物的品質。
2.測土配方施肥與和諧社會建設之間的關系
農業人口,占我國人口總數的大多部分,可以說,廣大農民的生產與生活,是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只有農民的生活品質提高了,社會的整體才能夠實現和諧發展。而測土配方施肥作為一種現代化的農業技術,其就是為農業的發展服務的。因此,可以明確測土配方施肥與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非常密切的實際關系。2.1測土配方施肥是新農村建設的重大舉措。新農村建設,就是將農村的生產力發展放在第一位,應用科技的力量推進農業生產的進步,實現農村經濟穩定發展的戰略舉措。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現代和諧社會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能夠有效節約農業生產的成本投入,增加作物的產量。如此,非常有效的發展了農業經濟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經濟收益,有利于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切實推進,對和諧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2測圖配方施肥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和諧社會的構建,必須要消除現階段突出的城鄉發展差異,重點提高農民的收益情況,推進社會公平。農民的收入大多來自農作物的種植,而測土配方技術的應用,能夠非常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農作物品質以及產量的切實提高。如此就可以有效的提高農民的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城鄉差距的縮小,有利于實現社會的真正公平、公正,使和諧社會的構建進程明顯加快。2.3測土配方施肥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測土配方施肥作為一種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技術,對農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因此,現階段各地方政府已經開始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大力推廣。具體來說,各地方相關農業部門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技術人員,向廣大農戶傳播先進的種植技術。在這一過程之中,就形成了政府對農村群眾的人文關懷,有利于形成一種全社會的關心。促進了以政府為指導,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為紐帶的群眾關系體系,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發展優勢。
綜上所述,測土配方施肥作為一種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技術,能夠在極大程度上促進農業的環保發展,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對此,相關人員應該積極探索,促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切實落實。
參考文獻:
[1]李莎莎,朱一鳴,馬驥.農戶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認知差異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11個糧食主產省2172戶農戶的調查[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5,30(07):94-100.
[2]羅小娟,馮淑怡,石曉平,曲福田.太湖流域農戶環境友好型技術采納行為及其環境和經濟效應評價——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2015,28(11):1891-1902.
作者:李鵬 單位:天津市武清區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
- 上一篇:煤礦機電技術創新與自動化發展策略
- 下一篇:企業技術創新知識產權相互滲透及影響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