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推進企業工會工作的路徑
時間:2022-12-19 04:24:57
導語:漫談推進企業工會工作的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工會之所以存在諸多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認識不到位、工作對象復雜化方面的原因,也有工會干部能力不足、素質不高等方面的原因。
(一)企業負責人認識不到位影響了工會工作的開展。部分企業負責人對工會工作缺乏深入的了解,思想上擔憂,行動上反對,想當然地認為成立工會會給企業管理帶來麻煩。由于對工會工作缺乏正確認識,不少企業負責人不是從企業的長遠發展著眼,正確看待企業工會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確看待工會在化解勞資矛盾、協調企業勞動關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常常被一些表面情況所迷惑,一旦出現工人集體鬧事,便懷疑是工會在幕后主使,更談不上對工會工作大力支持了。
(二)利益群體多元化增加了工會工作的難度。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及非公經濟的發展壯大,企業的組織形式、經營方式、用工方式、分配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以往企業中單一化的職工階層逐漸分化,出現了不同階層的利益群體。由于不同階層對自身權益有著不同的訴求,極易出現勞動爭議或沖突等情況,給企業工會工作帶來了挑戰和考驗。
(三)企業效益下滑使協調勞動關系變得更為困難。近年來,一些企業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大幅裁員,致使集體性的勞動爭議及突發性事件經常出現,不少勞動爭議的焦點往往超出企業工會調整的范圍,令企業工會干部感到束手無策,陷入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
(四)工會干部能力不足限制了作用的發揮。不少企業的工會干部對業務知識和基本技能不熟練,特別是一些新成立的企業,其工會主席及有關干部大多沒有參加過系統的業務技能培訓,對工會工作如何開展比較生疏,對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規以及工會業務知識不夠了解,對企業工會面臨的新問題、新內容、新要求,往往缺乏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推動企業工會工作的對策
針對企業工會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應從多方面入手,建立長效機制,全力突破制約瓶頸,促進工會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健全完善工會工作機制及領導組織體系。應根據企業實際,不斷豐富和創新職代會組織形式,完善民主管理機制。一方面,要深入基層,不斷完善調查研究機制,逐步建立平等協商、集體討論制度,完善職工經濟權益保障機制。另一方面,工會的領導組織體系是工會履行日常職能和開展有關工作的組織基礎,要按照《中國工會章程》、《工會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和產業與地方相結合的組織領導原則,不斷健全完善工會領導組織體系,按照精干高效、德才兼備的標準選拔高素質人才到工會來工作。
(二)圍繞企業中心任務開展工作。工會工作必須從企業發展的大局出發,以維護職工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圍繞企業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把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擺在工會工作的戰略性位置,為企業發展提供各種服務,動員全體干部職工鼓起干勁,在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企業領導層要結合企業實際,集中處理好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與工會、職代會、黨委會之間的關系,不斷探索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實現民主管理的新途徑,使工會與企業管理層的溝通更加暢通。
(三)活動開展要突出服務意識。工會干部要貼近職工群眾,成為他們工作、生活、學習的知心人和貼心人,誠心誠意地為廣大職工群眾謀利益。工會無論開展何種形式的活動都要實實在在,滿足大多數職工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使大多數職工有滿足感和快樂感。工會活動要有始有終,要做到有計劃、有總結、有表彰,使職工充分享受整個活動的過程。
(四)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工會干部要把依法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在維護好企業整體利益的基礎上,傾聽民聲,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切實解決好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需要的問題,特別是要解決好涉及職工群眾切身利益方面的問題。同時,當職工群眾的當前利益與企業的長遠利益發生矛盾時,工會干部不能儼然以維護群眾利益自居,自覺不自覺地站在企業的對立面,要善于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做好排憂解難工作。只有企業興旺發達了,職工的各種權益才能得到更好的維護。
(五)不斷提高工會干部素質。首先,要不斷加強工會干部的業務知識學習,加強工會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工會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其次,要增強工會干部處理實際問題和綜合協調服務的能力。再次,企業工會要給工會干部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通過學習鍛煉,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和公仆意識,提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以更好地勝任工會工作。
作者:鐘國濤單位:中國兵器六一六廠
- 上一篇:試議企業建設及經營管理融合計策
- 下一篇:淺析腫瘤教學的多媒體技術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