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開發與激勵員工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7 06:50:00

導語:人力資源開發與激勵員工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力資源開發與激勵員工管理論文

[摘要]培訓正成為企業人力資源開發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通常企業認為培訓的投入和受益主體是企業,而忽視受訓員工在培訓中的特殊角色。本文從企業培訓的本質出發,基于企業和員工兩個視角分析培訓績效及其影響因素,提出培訓績效表現為企業和員工兩個層面的績效,員工個人績效與企業績效實際上并不一致,而受訓員工個體績效才是實現企業培訓績效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企業員工培訓績效

一、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除了通過引進企業發展所需的合適人才之外,培訓與開發正成為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隨著員工對職業發展需求的增強,培訓也成為大多數企業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為此,企業在員工培訓上的投入越來越大,員工對滿足自身發展的培訓需求也越來越渴望。而現實的結果往往是,企業感到培訓是浪費資金;員工感到培訓是浪費時間。為此,本文從培訓活動的本質出發,基于企業和員工兩個視角分析企業員工培訓的績效,以提高企業的培訓績效。

二、培訓績效及其內容

績效指的是一種成就、成果或功績。人力資本理論認為,員工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本的投資活動。但實際上培訓活動中至少涉及兩個主體:企業和員工(受訓者)。通常,企業認為培訓中企業是投資人,應該遵循“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員工只是培訓活動的對象。因此企業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培訓是否產生有利于企業經濟利益的績效,而忽視培訓產生的員工績效。根據培訓與開發的概念,培訓本質上是一種由企業組織,員工參與的學習活動。作為學習活動,員工才是學習的主體,員工學習中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才是學習效果的決定因素。所以說,培訓中員工并不只是培訓對象,也是投資人(投入時間與精力)。因此,企業員工培訓實際上是企業與員工的合作投資。企業層面來說,培訓投資有價值的成果是獲取經營成果的最大化;員工層面來說,學習投入有價值的成果則是個人回報的最大化。也就是說,企業員工培訓績效是員工績效與企業績效的統一。而這種解釋也符合現代培訓“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即培訓更注重于激發員工的學習動機,強調員工有自我發展的主觀能動性與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積極性。

由此如圖1所示,可以從兩個視角來看企業員工培訓績效的內容:企業視角和員工視角。從企業視角來看,由于企業是社會經濟系統中最主要的經濟組織,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盈利。根據績效理論,企業績效包含結果績效和過程績效。從結果績效來看,由于企業追求的盈利目標包含短期盈利與長遠盈利。所以,培訓產生的企業績效應該是對于企業短期和長遠兩方面有價值的成果,即短期投資收益和戰略性支持力。由于培訓績效具有一定間接性和長效性,往往培訓產生的戰略性支持力比短期培訓投資收益更關鍵。從過程績效來看,培訓產生的績效就是員工工作中的行為和態度。從員工視角來看,付出精力和時間投入學習必然希望得到相應的回報,即滿足個人需要。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對員工來說,培訓帶來的滿足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個人職業發展、心理滿足和直接經濟報酬。同時,員工個人績效與企業績效并不矛盾,員工滿意是改進企業績效的基礎。

三、培訓績效的形成及影響因素

作為人力資本投資活動,根據影響最廣泛的價值創造過程模型——投入產出模型,培訓績效的形成就可以用“投入—轉換過程—產出”模型來描述,如圖2所示。這里培訓投入包括兩部分,一部分來自企業,包括培訓所需的資金、材料及人力等,另一部分來自員工,主要包括員工時間與精力、知識與態度等。培訓績效(即企業績效和員工績效統一)就是培訓活動的產出。中間轉換過程就是學習活動和成果遷移。根據投入產出模型可以得到,影響培訓績效的因素主要在三個環節上:投入水平、學習過程和成果遷移。

1.投入水平與培訓績效

員工培訓的投入水平是培訓活動的基本保障,也是獲得培訓績效的前提條件。投入水平的高低既受制于投入主體對培訓項目的態度,也受到投入主體實力的限制。而現實中無論是企業還是員工的投入水平主要還是受制于他們對培訓所持的態度。實際上,如果企業對培訓所持態度是積極的,認為培訓對于改善企業績效、提高競爭力有利,則對培訓的投入明顯較高;反之,則認為培訓僅僅是安慰工程,所以培訓投入則明顯較低,甚至動輒裁減。

2.學習活動與培訓績效

通過學習獲得學習成果是培訓的本質和基本目標,也是培訓績效產生的必要條件。一般來說,無論是受訓員工還是企業,符合投入主體預期(培訓需求)的學習成果是培訓產生的直接結果,學習成果將很大程度上決定培訓績效。根據認知主義的定義,學習是大腦中認知結構的變化。這個定義說明學習的主體是受訓員工。認知主義中的信息加工理論認為,學習過程包括預期、知覺、加工存儲、語義編碼、長期儲存、恢復、推廣和滿足八個環節。因此,受訓員工是否對學習內容進行信息加工存儲,將直接決定學習最終的成果大小。從這一點來看,學習活動本身與企業投資人并不直接相關。

但是,企業并不是與學習活動本身無關。從培訓系統流程來看,企業是通過培訓項目設計和學習活動的管理來影響受訓員工學習的過程,從而影響學習最終成果。企業對于學習活動的間接影響主要通過學習環境營造、學習內容的選擇、學習指導等方式實現對學習活動的影響。

3.成果遷移與培訓績效

培訓在完成學習活動之后,更重要的是將學習成果應用于工作中以提高個人和組織績效,即培訓成果遷移。無論是員工還是企業,成果遷移都是培訓績效形成的最終決定因素。對于企業來說,只有當受訓員工將學習成果應用于工作實踐中,并促進企業績效提高,這樣的培訓才真正實現其價值。反之,如果受訓員工在獲得學習成果之后,不能或不愿將學習成果與工作實踐結合,沒能將學習成果轉變為企業績效,培訓價值仍不能實現。同樣,對于員工來說,培訓所帶來的滿足一方面來自學習成果本身帶來的個人心理滿足;另一方面則主要來自于學習活動完成之后,能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績效,工作績效的提高能否獲得預期的回報,如工資報酬提高、晉升、職業發展空間等個人績效。這是從員工角度來看的學習成果遷移。

根據TimothyBaldwin和KevinFord提出的培訓遷移過程模型,培訓輸入(包括受訓者特征、培訓設計和工作環境)都會影響學習、保存和轉移,并且受訓者特征和工作環境將直接影響轉移效果。從可控制性來看,成果遷移更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環境,其中主要包括培訓項目設計、學習成果應用的軟硬件設施與條件,同時也包括企業績效考核制度和激勵政策。即便如此,由于受訓員工不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也是成果遷移的主體,在促進成果遷移的過程中有效激勵受訓員工就成為最終實現企業績效的關鍵。

四、結論與啟示

員工培訓是現代企業重要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由于培訓本身是以人為對象的一種投資活動,僅僅將培訓看作企業的管理活動,忽視培訓活動中受訓員工的滿意度,將很難提高企業培訓的績效。從企業和員工兩個視角對培訓績效的分析來看,培訓中員工個人績效與企業績效實際上并不一致,而受訓員工個體績效卻是實現企業培訓績效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企業如何提高其培訓績效,改變培訓不盡人意的狀況?;谝陨戏治?,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啟示:

1.由于培訓的企業績效主要來自于受訓員工的績效,企業提高培訓績效必須在認識上建立以員工為核心的培訓理念,首先要關注員工個體培訓滿意度的存在,其次在培訓活動的準備、項目設計到培訓項目實施中把激勵受訓員工的積極性作為主要工作內容。2.由于培訓中不僅企業投入人、財、物等資源,更重要的是員工要投入時間和精力,提高企業培訓績效,就需要提高受訓員工的投入水平。例如培訓管理人員在培訓內容、培訓師、培訓方法、培訓場所選擇時提高受訓員工的興趣,以提高其投入水平,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3.由于培訓成果遷移取決于企業相應的學習成果應用環境,更主要的決定于受訓員工學習的維持與推廣,企業培訓績效的提高不僅需要建立有利于學習的組織環境,而且要加大對受訓員工學習遷移的激勵。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培訓成果遷移,進而提高企業培訓的績效。

總之,企業培訓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活動,其特殊性在于員工既是企業組織培訓的對象,也是培訓的投入主體之一。正確認識和激勵受訓員工是企業提高培訓績效的關鍵。

參考文獻:

雷蒙德·A·諾伊:雇員培訓與開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