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人才配置建設現代化社會論文

時間:2022-05-17 05:03:00

導語:優化人才配置建設現代化社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化人才配置建設現代化社會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人力資源的內涵;人力資源的基本特點;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投資;構筑人才資源高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投資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將顯得越來越重要、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勞動者的能力、力資源和其他資源一樣,既具有質、量、時空的屬性,也具有自然的生理特征、人力資源的生物特性、人力資源的主觀能動性、人力資源的資本特性、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支持企業長遠發展、人才開發的目的、人才開發的主要方法、人力資源投資的主要內容、人力資源投資為企業儲備資產、高度重視人才的重要作用,構筑起人才資源高地等,具體請詳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類社會邁入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投資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將顯得越來越重要,當前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所以越來越多的學者熱忠于將企業的生命周期與人力資源相結合來研究;認真研究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投資對于優化我國人力資源的配置,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人力資源的內涵

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勞動者的能力,包括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能力。從廣義上說,智力正常、體魄健全的人都是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的人力資源,是指從事社會化生產經營活動的人力,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勞動技能和科學知識,在現代生產系統中發揮著一定勞動功能的人。從發揮不同的勞動功能來看,企業人力資源由兩部分勞動者組成:一是體力勞動者,即直接操作生產工具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人;二是腦力勞動者,即指那些沒有直接操作生產工具,但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擔負著決策、計劃、組織、指揮、協調職能的生產經營管理者以及工程技術人員等。

二.人力資源的基本特點

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一樣,既具有質、量、時空的屬性,也具有自然的生理特征,同時,人力作為一種資源又具有不同于一般自然資源的特性。

1、人力資源的生物特性:

生物特性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有機體的最基本特征,同時也是人力資源與礦產資源、能源資源、資本資源和信息資源等的根本區別之一。正因如此,勞動力人口才能不斷增值和繁衍,也才得以時代更替與發展,并存在質的差別。

2、人力資源的社會性:

人與其他生物尤其是動物的本質區別就在于人的社會性。人力資源的社會性還表現為勞動者具有語言能力。

3、人力資源的主觀能動性:

人具有思想、感情,有主觀能動性,又能夠有目的、有意識的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由于人力資源本身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才能通過自身經驗和知識的積累,通過不斷深化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推動著生產力的進步,促進著人類社會發展與繁榮。

4、人力資源的可再生性:

人力資源的可再生性表現在:一是隨著社會生產方式的進步,人力資源的質和量也在不斷提高和更新;二是人力資源的質具有可恢復性和可增殖性。勞動者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可在勞動和不斷學習、訓練中得到增殖和更新。

5、人力資源的個體時效性:

對每一個有生命的個體而言,他們都有一定的生長周期,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勢必受到以上周期的影響,通過教育、培訓等方式進行投資而形成的人力資本存量,及時將其投入社會再生產過程就可以產生收益,發揮效用。

6、人力資源的群體性:

在現代經濟活動中,從事某一生產活動的勞動者通常是由若干個體人力組成的人力資源群體,在群體規模較大時,單個個體對整個群體的影響也許不會很大,但其所具有的潛在效應卻會波及到整個群體,即所謂的“示范效應”。

7、人力資源的資本特性

首先,人力資源的潛在性決定了只有通過開發,人力資源才能為社會利用,而要對人力資源進行開發,就需進行物質、資金和時間等的投入。其次,在使用過程中,勞動者的體力將不斷衰竭,其所具有的知識、技能和勞動熟練程度等也將不斷過時、老化并衰退,造成人力資源的有形和無形磨損。

三、人力資源管理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支持企業長遠發展,從戰略職能的角度上看,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之一,是將企業的員工設為非常重要的資源,是企業價值重要的體現,人力資源管理就是將這些資源加以有效開發利用,使之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推動力。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應通過提升員工的效率和組織的效率實現人力資源的價值,與企業戰略目標相結合,使人力資源為企業增值服務。

1、人才開發:

1)人才開發的目的:

使社會人才成為企業人才。雖然我們在招聘時對應聘者的基本素質做了基本的規定和審核,但要想使應聘者的能力能充分為我所用,還需要我們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培訓。例如:當我們招聘一名銷售代表時可能會要求他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如果我們不對他進行有關公司和產品知識的培訓,他還是不能很好地向客戶介紹我們的公司和產品,只有提供相應的支持,員工的才能才會被開發利用,從而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使人才適應企業的變化和發展。隨著市場的變化,企業也會不斷發展和變化,因此,對人才的要求也會不斷變化和提高,而企業不可能靠頻繁地換人來適應這種變化,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根據企業的需求不斷為員工提供學習提升的機會,使員工的能力不斷增長,以適應企業的發展。

2)人才開發的主要方法:

人才開發的主要方法是培訓,培訓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即可以是參加培訓課程,也可以是在工作崗位上的輔導和訓練,還可以用鼓勵員工自學的方式使員工自己通過讀書、上學、進修等方法來進行自我培訓,因為是以為企業開發人才為目的,因此,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應從企業對人才知識技能的需求出發,鼓勵員工按企業的要求去不斷提高自己。

2、人才使用:

恰當地使用人才,能調動員工積極性,使其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并能引導員工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從而對企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人力資本與其他資本相比有其獨特性,即其創造利潤的能力有很大的彈性,一個工人可以每天生產20件產品,也可以每天生產50件產品,一個銷售員可以每年帶來10萬元利潤,也可以每年帶來40萬元利潤,這關鍵看企業如何去使用員工。從人力資本開發的角度來講,員工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

要想使人才創造最大價值,就要為員工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種支持,包括相關的培訓、相應的辦公設備、其他部門的配合等等,這樣,員工的工作才能得心應手,保持較高的工作效率,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大效益。

2)激勵:

激勵的作用:激勵一方面可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其能為企業做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對員工進行引導,鼓勵員工去做正確的事,使員工素質有所提高,從而使人才增值。

激勵的方法:激勵可以通過滿足員工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兩種方法去實現,滿足物質需求可以通過工資、獎金、福利等多種方式實現,滿足精神需求可以通過提供晉升或發展機會、感情關懷、工作成績認可等方式來實現。

四、人力資源投資

人力資源投資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個人力資源分支概念,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較早提出“人力資本”,隨后被很多經濟學家所確認。人力資源的智能開發是人力資源開發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任何企業經營管理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1、人力資源投資的主要內容

1)用于教育和衛生保健的投資。通過教育,可以提高勞動力的質量,即提高勞動者的工作能力、技術水平、熟練程度,從而增加未來收益;衛生保健支出可以提高勞動者的身體素質,從而增強工作能力。

2)用于生活福利、安全保護措施的投資.生活福利支出可以保證職工生活的安定性,促使職工情緒飽滿,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安全保護投資主要用于保證職工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傷害和職業疾病的發生。

由此可見,人力資本在客觀上是存在的,人力資源投資的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但許多人對人力資本概念仍未能接受,認為把“教育”當作一種“投資”是對教育的崇高意義的否定,把“保健”當成一種“投資”同樣貶低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崇高意義.現代經濟學家認為,這些看法是對人力資本理論的誤解。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也有增加國民收入或企業收益的目的,它們在經濟上的作用是絕對不可忽視的。

2、人力資源投資為企業儲備資產

資產具有三個基本屬性.第一項最重要的確認標準是具有未來服務的潛力或效益.從企業從事人力資源投資的目的來看,就是為了提高職工未來的服務潛力。顯然,人力資源投資符合這項確認標準.資產的第二項確認標準是,其價值可以用貨幣加以計量,否則就不可能反映于企業會計報表之中。從現代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每年花費于人力資源的投資,其中包括研究和開發支出、專業技術人員招聘和培訓支出的金額是相當大的,它們都可以用貨幣加以計量。因而,人力資源投資也符合第二項確認標準。資產的第三項確認標準是為企業所擁有或控制。企業職工整體可以視為企業所實際“擁有”的人力資源。從現代經濟現實來看,商譽作為一項無形資產,可以高估企業的價值,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這個企業擁有穩定和高質量的人力資源。

五、構筑人才資源高地

科技競爭,特別是人才競爭,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為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重要作用,構筑起人才資源高地。主動招賢、敬賢、讓賢,為各類人才充分自由地發揮其專長創造各種有利條件,使人才在其最合適的位置上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真正做到尊重知識、發揮好人才的作用、樹立起新的人才觀。首先,要確立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觀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資源必須通過市場配置,這就要打破條塊分割的現狀,破除論資排輩的舊觀念,營造市場環境,引入競爭機制,變政府開發為市場開發,逐步使企業和各用人單位成為人才資源開發的主體。

其次,設法去發現、挖掘、培養、吸引、挽留人才,為他們創業、早出成果、出大成果創造各種有利條件,使他們在本地成就一番事業。這些人才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也必然為當地經濟、文化建設作出一定的貢獻。要確立以業績為取向的人才價值觀念、學歷、資歷固然重要,但高學歷不等于高水平,是不是優秀人才,關鍵在于有沒有真才實學,能不能做出業績。因此,一定要確立以業績為取向的人才價值觀,建立公平、平等、競爭、擇優的環境。

總之,人力資源分析,投資,管理是更趨于強調戰略問題,面對著激烈競爭的市場,企業組織必然要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改善服務,讓人力資源為企業增值服務,使人力資源為實現企業組織目標作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