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創業支持體系拉動就業論文
時間:2022-05-18 04:52:00
導語:構建創業支持體系拉動就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宏觀政策保障體系;創業教育拓展體系;創業基金扶持體系;孵化器支持體系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創業是具有創業意識、創業技能及創業資源的人發現和捕捉市場機會、有自主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僅占畢業生人數的5%、政府的創業政策支持、鼓勵大學生創業,尤其是科技創業的政策、融資服務的政策、場地扶持的政策、高校的創業政策支持、學生管理方面的政策、技術轉移方面的政策、建立創業課程學分制管理體系、構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錘煉體系、搭建大學生創業講堂培訓體系、搭建創業企業運營扶持體系、政府的資金支持、社會的資金支持、高校的資金支持、對評估通過的項目進行投資及管理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新形勢下拉動就業的強大驅動力,是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但是,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極低,制約我國大學生創業的關鍵因素是創業支持體系不完善。要想盡快提升我國大學生的創業水平,一定要構建并能落實好一套全方位的高效的創業支持體系。青年大學生有廣博的知識、創新的思維、創業的智慧,他們是創業的主力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引擎,理應得到政府、高校及社會的重視,將創業支持的重心轉移到青年大學生身上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實現社會全面、協調、創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就業;支持體系;創業支持體系
創業是具有創業意識、創業技能及創業資源的人發現和捕捉市場機會,為社會創造財富的過程。創業需要良好的創業環境來營造,這與一個國家和地區文化背景、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全球創業觀察》(GEM)2002年度報告顯示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大學生創業人數占據大學生總群體的20%-30%。特別是斯坦福大學的師生,聞名世界的高科技產業群基地硅谷有60%-70%的企業是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和教師創辦的。據麻省理工學院1999年的一項統計,該校畢業生已經創辦了4000家公司,現在聞名于世的微軟、雅虎、Google等最初都是在校大學生創辦的公司。
相比之下,2002GEM報告顯示我國大學生創業的人數還不到畢業生的1%,2009年《社會藍皮書》也表明,我國自主創業型就業極少,只占1.2%。此外,據2008年江蘇省鎮江市4所高校的大學生畢業去向的問卷調研中發現(見圖1),有自主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僅占畢業生人數的5%,僅以江蘇鎮江高校為例,說明大學生創業還處在意識萌芽的階段。
大學生就業難是擺在我國面前的突出問題。全國人大十一屆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設一批投資少、見效快的大學生創業園或創業孵化基地。國外的創業實踐證明,創業是一項涉及全社會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學校、社會等方面共同實施,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完備的創業支持體系,體系構建見圖2。
1宏觀政策保障體系
1.1政府的創業政策支持
目前,世界各國政府都有相應的政策措施支持創業企業尤其是科技創業企業的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創業環境還不夠友好,因此我國政府將在鼓勵創業企業,尤其是大學生創業企業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鼓勵大學生創業,尤其是科技創業的政策。國家要簡化流程,降低公司注冊登記前各方面的手續準備的門檻,要鼓勵地區考慮為優秀創業者提供戶籍、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幫助,為大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友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增強社會對創業大學生的信心。
(2)融資服務的政策。目前我國的創業投資市場還不夠成熟和完善,大學生創業起步階段各方面尚未成熟,很難吸引到風險投資,因此依靠政府制定融資政策已成為必然。國家可專門為大學生創業開設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小企業擔?;饘m椯J款以及中小企業貸款信用擔保、開業貸款擔保,扶持大學生企業度過最初的孵化期,同時還可以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享受不同的融資政策優惠。
(3)稅費減免的政策。國家及地方政府要制定免收1年的登記注冊費、個體戶管理費、集貿市場管理費、經濟合同簽證費等的政策,還要保證相關單位能夠保證落實這些政策。
(4)場地扶持的政策。國家及地方政府要共同投資建設一批孵化器、科技園和創業園等,鼓勵大學生創業企業入駐創業園區。政府還可以進行相應的資金補貼和其他幫助,鼓勵社會機構對大學生創業企業進行幫助。
(5)創業指導咨詢的政策。借鑒美國小企業管理局(SBA)的做法,組織建立創業專家咨詢團,為缺乏商業經驗的大學生創業團隊提供咨詢服務,主要以財務、經營計劃、市場營銷、技術和融資為主。
1.2高校的創業政策支持
高校是大學生知識、能力結構形成的重要教育基地,高校應該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要制定政策不僅鼓勵學生創業,更要鼓勵教師創業,有助于培養一批教授企業家和大學生創業家。
(1)學生管理方面的政策。高校要推行彈性學分制,實行完全學分制,允許有能力適合創業的學生休學創業,允許延期畢業或是在修滿學分后提前畢業,以便及時抓住時機進行創業,解決大學生創業與學業之間的矛盾。在此方面,清華大學就走在了全國前列,推出了“休學創業”的舉措。武漢大學也有先例,曾出臺了“允許大學生休學創業兩年”的政策。同時要建立相應的評估制度,即對創業大學生的項目、資質、動機等情況進行綜合的考量和評估,以確認其是否可以享受“休學創業”的資格。
(2)技術轉移方面的政策。眾所周知,硅谷早期不少高新科技企業是斯坦福大學師生創辦的。我國高校應該積極借鑒斯坦福大學的經驗,加強自身的技術轉移工作建設,制定有關政策加強高校師生高新技術商業化轉移的運作,鼓勵師生創業。
2創業教育拓展體系
深化大學生創業教育理念、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將創業教育融入到大學生的教育管理中來,營造一種自主創業氛圍是高校的己任。自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國九所高校設立創業教育試點以來,多數高校還停留在創業大賽等形式的創業教育上,無論是課程內容、體系、形式上都不夠完善,不能體現創業教育與學科、專業及實踐環節的緊密結合。因此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首先要建立一個系統全面的創業教育拓展體系。
2.1建立創業課程學分制管理體系
應該將創業課程納入正常的學分體系,創業意識培養方面的課程應該以必修課為主,主要面向大學一、二年級學生。而在后續的創業技能和相關知識等方面的課程則可以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主要面對三、四年級的大學生,也歡迎有興趣的一、二年級學生選修。另外,各個學院也可以針對自身學科專業特點,開設相關的有針對性的創業課程,把專業知識、技能和創業項目有效的結合起來,增加學生的創業信心。
2.2構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錘煉體系
一是要按照創業規律編排系統的課程體系。高??筛鶕陨項l件,有選擇的借鑒美國著名的創業教育領先者百森商學院的做法。即將“戰略與商業機會、創業者、資源與商業計劃、創業企業融資和快速成長”5個部分內容貫穿在學生課程體系中,以此來培養學生對企業的整體觀念,避免傳統的將創業課程分為營銷管理、財務管理、作業管理等分散課程帶來的創業知識零散、割裂的后果。二是要重視創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結合。創業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要將創業教育最終落實在創業實踐上,百森商學院的就是將一些實踐課程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學生在學習完理論程后,就被分成若干小組,體驗企業的創辦、拓展、答理和清算過程。
2.3搭建大學生創業講堂培訓體系
在這個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置了專門的創業管理培訓學院。各個地方高校也要建立適當的培訓機構,邀請有創業經驗的風險投資家,知名企業家做客創業講堂,開展創業高峰論壇、創業沙龍、創業報告會、創業講座等諸多形式培訓活動,為學員傳授企業創辦、企業管理、企業家精神等方面系統的課程,培養學員的“企業家素質”。此外,培訓機構在培養方式上要采取個人自主學習、集中培訓、實習操作、個別輔導的方式進行;要對學員進行篩選,選擇一些有強烈的創業動機和創業激情的人參與培訓,提高創業的成功率;要做好檢驗審查工作,通過對創業計劃書的評審決定創業團隊能否進駐創業園或是獲取創業基金的扶持,并由此環節走向創業實踐的環節;最后高校和地方政府要根據創業的實際情況共同扶持已經創業的團隊,推動其走向市場化運作。
2.4營造科技創新活動素質拓展體系
濃郁的學術科研和科技創新活動是孵化科技成果的溫床,高校要依托共青團的政治、組織優勢,廣泛開展“挑戰杯”科技競賽、科技節、科研立項、學術大講堂、科普周末、科技創新論壇等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活動,以此提升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思維,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此外,高校在為學生提供科研基金的同時,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培訓機制,將“信息檢索、選題、課題申請、撰寫論文、文章發表”等環節的培訓集成起來,要建立導師與學生的“科研指導”機制及研究生與本科生之間的“科研幫扶”機制,為學子營造寬松的科研氛圍,加大創新的思維到創新成果的轉化。
2.5創建創業實踐活動提升體系
充分發揮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的建設及大學生自主創業實習基地的作用,發動一大批合格的具有了一定創業家素質的學員赴企業或是見習基地實踐,滿足大學生接受實踐鍛煉、增長才干、提升就業創業能力的需要。
2.6搭建創業企業運營扶持體系
從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美國MIT的“5萬美元商業計劃競賽”每年都會誕生5-6家新企業。我國也已經舉辦了六屆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每一屆競賽都會有一定的項目獲取風險基金,高校要以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為契機,對“經營開店項目、加盟連鎖項目、新產品項目、科技成果專利項目等可操作性強,風險相對小,成本低、市場潛力較大的實體經營項目”市場化運作,撰寫創業計劃書,經創業委員會評審,合格者可獲取學校的大學生創業基金的扶持,進駐大學生科技園或是孵化基地,開展科技含量較高的創業活動;亦可在校內注冊公司,充分瞄準商機,開展經營商業活動;也可充分利用項目推介會吸引創業風險基金。
3創業基金扶持體系
2009年《社會藍皮書》調查顯示,45.5%的大學生因為缺乏啟動資金而導致創業夢擱淺。據調查分析到大多數學生申請貸款都“半路夭折”了,一方面,學生無力提供抵押或擔保,另一方面,銀行、工商等相關部門也不是很配合。因此,在此方面,政府應盡快建立完善的創業資金的融資渠道及信用擔保體系,還要聯手社會及高校設立專門基金,扶持大學生創業。
3.1政府的資金支持
一方面是稅收支持。國外有很多例子可供借鑒。如英國1983年制定《企業擴展計劃》,對中小企業投資于高技術活動給予稅收優惠,對創辦小企業,免征60%的投資稅;對創辦的小企業免征100%的資本稅;公司稅由原來38%降為30%;印花稅由20%降為1%,起征點由2.6萬英磅提高到3萬英鎊,并取消投資收人附加稅。政府要減免各種各樣的稅收,從而減少初創企業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是政府的專項資金支持。這主要體現在創業基金上,其分“種子基金”和“創業基金”兩類。“種子基金”主要以投入少量無償資金的方式,對大學生科技創業進行短期孵化;“創業基金”則以無償或投資資助方式,支持大學生依托自主技術成果創辦企業。國家地方政府還要優化資金管理,并做好資金支持后的一系列咨詢服務工作,確創業基金能夠幫助大學生科創企業迅速成長,并最終引來風險資金等其他融資。
3.2社會的資金支持
社會的資金支持主要來自風險投資和銀行貸款。在金融市場發達的美國,企業容易得到風險投資資本和個人投資家等的資助。但是,風險投資門檻也比較高。我國的風險投資市場還不成熟,對于多數創業企業,尤其是大學生創業者來說,很難得到風險投資者的青睞。另外,就傳統的銀行貸款渠道而言,其擔保條件比較苛刻,對正處創業期的小企業來說,缺乏資產等條件作為抵押。因此,仍然需要政府幫助社會投融資機構對大學生創業企業進行融資支持。在此方面,可以仿照發達國家的做法,由專門的銀行推出針對大學生創業企業,尤其是科技創業的小額放貸業務。初期由政府提供擔保,聯合高校對創業企業建立信用體系。此外,還可以對投資大學生創業企業的風險投資商進行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傾斜,利用好社會資本,鼓勵社會投融資機構支持大學生創業。
3.3高校的資金支持
高校可為創業大學生提供種子基金支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5萬美元創業大賽計劃就是給獲獎者5萬美元的種子基金。我國目前就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每年設立300萬元的創業基金項目,對學生的創業計劃書經評估后進行種子期的融資,上海理工大學每年資助300個創業實踐項目,復旦大學是聯合復旦科技園、楊浦創業中心等,為基金配套資金1000萬元,其所在的楊浦區政府還承諾三年再配套資金500萬元。北航和上海理工都是學校自己單獨再設立創業基金,復旦是聯合政府機構共同拿出創業基金。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學校資源,去爭取企業家的捐款或投資來設立創業基金。但無論形式如何,都是為了能夠給創業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原始資金支持。
4孵化器支持體系
有了好的項目,又有了資金支持,創業大學生還需要辦公場地的支持,對于一些科技型企業,還需要一些公用的研發設備的支持。各高校要建立科技園,落實有關財稅優惠政策,提供創業輔導顧問團咨詢、創業輔導課程等服務,要對評估通過的項目進行投資及管理,將大學生創業落到實處。
大學生創業是帶動千百萬人就業的生力軍,作為高素質的知識密集型的高校大學生群體要順利時代潮流,走在時代潮流前面。未來的就業將是創業主導就業型,而不在是以政府為主導的“計劃安排”。高校應該盡快將大學生的創業教育納入高校教學管理的日程,擔負起培育民族創業精英的搖籃,為推動創新型國家的建設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姜彥福.全球創業觀察2002中國報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王婉萍.大學生創業教育及保障體系的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6
3薛文理,曾剛.我國創業環境下政府創新基金對創業企業的扶持作用[J].科技與經濟,2007(1)
4曲殿彬.高等學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
5尹余生,勾海林,曹斌等.傳統孵化器與大學科技園孵化器功能分析[J].廣東科技,2003(10)
- 上一篇:政府辦工作人員分析評議心得體會
- 下一篇:設計室副主任黨性心得體會
精品范文
10構建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