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有效激勵機制研討論文

時間:2022-05-21 08:58:00

導語:構建有效激勵機制研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有效激勵機制研討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激勵機制種種產權激勵;有效實施激勵機制應注意的兩個問題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人力資源的開發建設要靠弘揚人的創新精神、建立終身教育體系、改革人事勞動制度等要素來推進和完成、產權激勵是最重要的激勵、經濟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會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優勢在于平等地對待每一員工,視員工為合作伙伴,與員工利潤分享、在改革發展中能否堅持群眾觀點,能否貫徹主席提出的“三個代表”的思想、人的需要不僅僅局限在物質利益層次上,人同時有精神和發展的需要、忽視對員工發展和權力的激勵,一切都想用錢來解決問題,結果同樣會傷害員工的積極性、文化是一個組織的無形資產、激勵必須以考核為基礎、約束的第二方面是指激勵必須兼容等,具體請詳見。

在我國市場經濟日趨完善的形勢下,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已經引起高度重視。

人力資源的開發建設要靠弘揚人的創新精神、建立終身教育體系、改革人事勞動制度等要素來推進和完成,其中重要的一項是建立有效的激勵與激勵機制。

一、激勵機制種種產權激勵。

產權激勵是最重要的激勵。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激勵手段有精神的和物質的,但主要手段是物質利益的激勵。因為市場經濟運行有一個理論假設,人是“經濟人”。所謂“經濟人”是指以利益為動機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良好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規范條件下,經濟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會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因此,一個恤耐卿人力資源開發中的激勵與激勵機制O劉少杰貢獻,誰的貢獻大,誰就應該多得、應該受到社會的羊重。著名企業海爾,對顧客“忠誠到永遠!”,對員工“賽馬不相馬”。位居2001年世界500強第一位的沃爾瑪公司,其文化優勢在于平等地對待每一員工,視員工為合作伙伴,與員工利潤分享。平等地對待員工,激勵面對每一員工,倡導業績為先的文化,這對組織的發展十分重要,尤其是處在改革發展過程中的我國企事業單位更是如此。

因為它體現了在改革發展中能否堅持群眾觀點,能否貫徹主席提出的“三個代表”的思想。我國一汽集團去年為26名在一汽發展中挑大梁的操作工人和技術人員配備公務車,開創了有別于“仕途”的一條綠色通道,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正確有效的激勵機制必定是以利益為導向的機制。

在微軟公司,一個員工工作18個月后,就可以獲得認股權的25%的股票,每兩年還要配發新的認股權,員工還可以用不超過10%的工資額以85折優惠價格購買股票。這種報酬制度,對員工有長久的吸引力。清華大學以年薪10萬美元聘任一批“講學教授”,吸引國外一流大學的著名教授或國際公認的知名學者來校講學。與之相對照的,我們有些單位對人才資源沒有堅持以利益為導向,領導者不是去認真地研究各項激勵政策和機制,放棄以利益去調動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而是以危機管理為導向,成天忙于應付、處理各類具體的問題,將自已置于被動的地位。

發展與權力激勵。人的需要不僅僅局限在物質利益層次上,人同時有精神和發展的需要。如果一個單位在為員工提供較高報酬的同時,重視對員工的培訓,積極地開掘員工的潛力,努力地塑造良好的人際氛圍,這個單位一定能不斷地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無論是哪個國家或哪個民族的人,“情感”是人與人聯系的重要紐帶,是增強凝聚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當員工惑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視了,他們的積極性才能高漲,才可能愿意歸屬組織。

人們努力工作,為的不只是賺錢,而是希望在工作中成長,期待在工作中得到肯定,盼望透過工作實現自我,發揮影響力。在我國聯想集團,有一個“小馬拉大車”的用人理論,尊重人就得委以重任,你有十分之才,交給十二分的重擔,不管你才大才小,你都能獲得略大于自身能力的舞臺。小馬拉大車,使“小馬”感受到組織的信任,自然會不斷地追求進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忽視對員工發展和權力的激勵,一切都想用錢來解決問題,結果同樣會傷害員工的積極性。

文化激勵。文化是指一個組織的共同價值觀和行為規范。

一個組織的文化,是由領導人倡導、在人們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員工的自覺行為。文化是一個組織的無形資產,它的激勵作用在于凝聚力和導向力。世界上凡是優秀的組織都十分重視文化建設和文化激勵,其文化的共同點之一,即倡導業績為先、平等對待員工的文化精神。

在一個組織內,無論你職位有何不同,只要誰對組織的發展做出

二、有效實施激勵機制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激勵必須以考核為基礎。有效的激勵體系有賴于科學的考核體系,因為考核體現了市場的篩選機制。只有通過考核,才能在員工中區分出誰是優秀的、誰是良好的、誰是較差的,才能實施準確的獎懲。

對人來說,差別就是一切。美國通用電器公司(GE)是世界著名公司,其內部有一套有效地評價組織的方法,其基本做法是公司領導人每年為所有的高層管理人員分類排序,哪些人是屬于最好的20%,哪些人是屬于中間大頭的70%,哪些人是屬于最差的10%,強迫每個公司的領導時他們領導的團體進行區分。其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將此舉譽為“這就是如何建立一個偉大組織的全部秘密”。

同時,有效的考核體系又有賴于平等的競爭,因為唯有公開、公平、公正的竟爭才能產生準確、完備的信息,才能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員工的業績。

激勵必須與約束相結合。約束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方面是指激勵管理必須是動態管理。在一個組織內部可采用各種手段來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如加薪、升職、給予榮譽稱號、評定專業技術職稱等等都會產生一定的效用。但是,任何激勵措施都有時效性,其邊際效用是遞減的。那么,如何克服激勵失靈?筆者認為,其最重要的措施是在激勵中加強約束,對激勵實施動態管理,將考核評估、競爭機制貫穿于人力資源開發過程的始終,且不斷地提升考核標準。

約束的第二方面是指激勵必須兼容。這里強調的是員工個人利益與組織的整體利益、員工的個人發展與組織目標的實現必須是兼得的,這是激勵的宗旨所在。個人與組織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個人利益的獲得,個人才能的發揮需要有一個平臺,組織就為你提供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每個人都可以充分表現自已,同時作為組織所起的核心作用在于整合,即將各個員工分散的資源和才能,經過整治、彌補、組合形成一個新的合力。

在激勵管理中,只是片面的強調個人利益,忽視組織利益,或者只怕所謂的利益不平衡,不承認人的差別,不思進取都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