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人力資源體系的構建綜述
時間:2022-04-07 10:38:00
導語:中醫藥人力資源體系的構建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人力資源中醫藥激勵機制人才
【摘要】本文從實現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的戰略目標出發,提出要構建全方位的中醫藥人力資源體系。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進行闡述,既包括滿足不同層次需要的中醫藥人才,又包括適應中醫藥發展需要的各方面中醫藥人才,并指出對各種人才的要求。最后本文從人才培養機制和激勵機制兩方面給出構建全方位中醫藥人力資源體系的政策建議。
中醫藥是我國原創醫藥,被公認為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近年來,國家為振興中醫藥發展事業,提出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戰略。人力資源是實現戰略目標的根本,要實現這兩大戰略目標,需要全方位中醫藥人力資源體系的支持。
1多層次中醫藥人力資源結構
中醫藥人力資源需要滿足各層次衛生服務需要,有針對性的培養不同層次的中醫藥人才。
1.1高級中醫藥人才
高級中醫藥人才是對中醫藥的發展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的高層次人力資源。該層次的人才包括:能夠從總體上把握和指引中醫藥學術發展方向的學術大家;具備熟練專業技能,掌握獨特的診療技術,能夠創造新的治療途徑和中醫治法的臨床大家;對中醫藥重大課題進行科學研究并提出正確見解的現代科研人才;對中醫藥教學具有深厚造詣的中醫藥教育家和名師;在國外宣傳中醫藥文化,對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有重要突出貢獻的人才。
1.2中級中醫藥人才
中級中醫藥人才是中醫藥發展中的中堅力量和主力軍。中級中醫藥人才包括:能夠熟練地將中醫藥理論運用于臨床診療的醫師;從事主要教學工作的中醫藥院校的教師;從事中醫理論、現代中藥研發、臨床診療技術研究的中醫藥科研人才;從事中醫藥生產流通領域的經營管理人才;從事維護中醫藥市場秩序的中醫藥行業管理和法律人才。
1.3初級中醫藥人才
初級中醫藥人才是中醫藥發展的后備力量和生力軍。初級中醫藥人才包括:臨床經驗還有待積累的中醫藥院校剛畢業的大學生;在農村和鄉鎮衛生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按摩、保健、刮痧等操作相對簡單的中醫藥人才;從事與中醫藥生產經營相關工作,投身于中醫藥事業的人。
2全方位中醫藥人力資源體系
全方位中醫藥人力資源體系指適應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發展戰略目標,涵蓋臨床、科研、教育、管理、法律、營銷和國際交流等各方面的中醫藥專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體系。
2.1中醫臨床人才
確切的臨床療效是中醫事業持續發展的源動力,臨床療效的保證依賴優秀中醫臨床人才。中醫臨床人才需具備扎實的中醫藥理論基礎,能運用中醫藥理論和思想給患者進行診斷、治療和用藥[1]。臨床中醫人才可以分為全科型和專科型。全科型中醫臨床人才適應于基層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專科型中醫臨床人才能夠針對一些中醫擅長的常見病和疑難雜癥提供獨特的治療方法。
2.2中醫藥科研人才
中醫藥科研人才是中醫藥現代化的主要力量。近代以來,西方醫學的傳入使中醫的科學性受到了很多質疑,甚至被要求廢止。而中醫藥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和積淀,雖然有不足之處,但是實踐證明中醫在治療很多疾病,特別是疑難雜癥和新疾病方面療效顯著。然而中醫藥理論和作用機理大多無法用現有技術去解釋,需要中醫藥科研人才尋找新的途徑。
2.3中醫藥教育人才
中醫藥的繼承和創新需要廣大的中醫藥教育人才。既包括中醫藥院校的教師還有帶徒的老中醫。中醫藥教育人才要熟悉中醫藥經典著作,領會中醫藥的精髓,把對中醫藥學的領悟融入自己的學識中,并準確傳授給學生。同時由于中醫藥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問,中醫藥教育人才要啟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悟性,提高學生臨床實踐水平。
2.4中醫藥管理人才
中醫藥的發展既需要統領全局的宏觀管理人才,也需要擅長于中醫藥企業經營和醫療服務機構管理的微觀管理人才。宏觀管理者負責擬定中醫藥發展戰略和政策,出臺各種行業管理規定,執行對中醫藥市場和各級中醫醫療機構的監督。他們要從全局的高度進行中醫藥資源配置。微觀的管理人才,如地方中醫藥行政管理人員和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他們對中醫藥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的有效管理對防范醫療事故和藥害事件的發生有重要作用。
2.5中醫藥法律人才
近年來,隨著各國對知識產權的重視,作為我國原創醫藥的中醫藥,其知識產權保護卻面臨嚴峻的挑戰。日本的漢方藥,其組方來自中醫經典名著《傷寒論》,然而其方藥卻已率先在多個國家申請專利和商標保護,嚴重威脅著中醫藥的發展。所以我們迫切需要培養大量的懂得中醫藥法律的人才,首先要重點研究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這一重大課題[2]。同時國內的中醫藥發展也需要中醫藥法律人才,只有在完善的法律體系的保護下,中醫藥才能健康有序的發展。
2.6中醫藥營銷和外貿人才
中醫藥營銷和外貿人才是中醫藥產品供應和服務提供的載體。中醫藥營銷和外貿人才既要有中醫藥背景,又懂營銷和商務手段,同時還要了解國內外專利和藥品注冊法規。在推廣中醫藥的過程中,不能因為眼前的利益而在銷售過程中,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否則將嚴重影響中醫藥在國內外的形象。尤其是外貿人才,他們將中醫藥推廣到世界各地,是中醫藥國際化的重要力量,需要了解與中醫藥有關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找準進入渠道從而打開國際市場。
2.7中醫藥對外交流人才
中醫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要讓外國人了解中醫藥需要我們擴大宣傳,增強對外交流工作。與國外的衛生部門、醫藥院校、研究機構的互訪與合作,在外國開辦中醫藥學院,設立中藥店和中醫診所,借助國際型展會和論壇等各種平臺宣傳中醫藥。這些都需要既懂中醫藥又懂得外國語言的人才將中醫藥的理論和技術用外國語言表達出來,從而跨越語言的障礙,使外國人能更多地了解中醫藥。
3政策建議
中醫藥國際化、現代化戰略目標的實現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需要各界中醫藥人士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在人力資源體系的建設方面,應該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運作目標相結合。
3.1建立全方位中醫藥人才培養機制
要圍繞中醫藥發展的戰略目標,形成以大學教育為主,其他培養模式為輔的培養機制。根據中醫藥各類人才的需要,合理地設置課程結構和培養目標,培養中醫藥科研、臨床、教育及交叉復合型人才。對于臨床型專業人才的培養,還要注重其他培養方式的結合,如通過師承教育采用名老中醫帶徒方式,使一些中醫藥獨特治療方法得以傳承和延續。
3.2建立中醫藥各類人才的有效激勵機制
政府首先要增加對中醫藥的投入,為中醫藥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在中醫藥臨床、科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給中醫藥人才提高工資待遇和改善物質生活條件,對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的中醫給予表彰獎勵,對在臨床和科研的奮發上進的人才應該給予晉升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劉汶,陳誩.談中醫臨床人才的培養[J].中國醫藥導報.2008,9,5(26),107-108.
[2]劉春暉.中醫藥法律人才培養途徑研究[J].中國衛生法制.2010.1,18(1),48-49.
- 上一篇:高校臨時用工問題的管理綜述
- 下一篇:教務處副處長個人工作小結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