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本使用價值探討
時間:2022-12-08 03:22:00
導語:人力資本使用價值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為商品,人力資本也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商品的使用價值,有形式和本質之分,例如面條和米飯,其使用價值的形式不同,但本質都是用來充饑。同樣,不同行業、不同生產環節所使用的人力資本都在形式上相互區別,有的表現為體力勞動能力,有的表現為智力勞動能力,在體力勞動和智力勞動中,又各自可以細分為無數的種類,盡管在形式上種類無窮、紛繁復雜,人力資本商品使用價值的本質都是為企業(更確切地說是為物質資本所有者)生產剩余價值。、
人力資本要具備作為商品的使用價值,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摘要:
一、人力資本在形式上必須適應現有生產結構和生產方式的需要
社會分工發展的程度,決定企業的生產方式,決定企業對人力資本形式的需求。當企業普遍采用協作的方式來生產扣針時,只會獨立制作扣針的人力資本,就不能在形式上滿足企業生產的需要;當企業普遍采用機器生產服裝時,只會手工制作整衣的人力資本,在形式上必將為企業生產所淘汰??傊?,在一定的社會分工狀態下,在形式上適應企業生產方式的需要,是人力資本具備使用價值的必要前提之一。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追求利潤和剩余價值,是企業的天性。然而,通過雇傭人力資本生產剩余價值,必須以具體商品的生產過程為載體,為了完成這個過程,企業必須采用一定的生產方式,生產某種特定的、有社會需求的商品。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是使用價值形成過程和剩余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前者是采用具體的生產方式生產特定的商品,后者是抽象勞動的耗費形成剩余價值??梢?,在形式上適應生產結構的需要,是人力資本參和企業具體生產過程的條件,是人力資本完成剩余價值生產過程的物質基礎,是人力資本具備使用價值的首要前提。
二、人力資本在效率上必須適應剩余價值生產的需要。
企業必須實現商品的價值,才能實現其中包含的剩余價值和利潤。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鄙唐穬r值的形成是行業內部企業生產競爭的結果,生產方式的改進、勞動效率的提高正是企業競爭的表現,因此,人力資本必須在效率上適應企業競爭的需要,才能夠使企業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價值不高于社會價值,為企業生產利潤。
當企業采用的是社會普遍的生產方式時,人力資本也必須具有社會平均的效率,才能夠為企業生產剩余價值。所謂社會普遍的生產方式,是指大多數企業采用的生產技術形式,當大多數企業采用協作方式進行生產時,利用家庭勞動進行生產的企業,其生產方式就顯得相對落后,當大多數企業采用機器進行生產時,協作工廠的生產條件就低于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在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同種形式的人力資本必須具備一定的效率,才能夠為企業生產剩余價值,為其帶來正常的剩余價值率和利潤率。例如,在制作扣針的協作工廠中,一共有十八道工序,負責第一道工序的工人,平均效率為每日操作1000次,那么,一個具有這種形式的人力資本,假如其效率只能達到一天操作800次的話,就不能夠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內生產出合格的商品,不能為企業生產剩余價值。
當企業采用的是落后的生產方式時,人力資本必須具有高于社會平均的效率,才能夠為企業生產剩余價值。產業內普遍的生產方式是不斷優化的,在這個過程中,所有企業的生產方式的更新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總有一些企業,由于各種原因,其生產方式落后于社會正常的生產方式,這些企業雇傭的人力資本,必須在效率上或者勞動強度和長度上得到大大的提高,才能夠彌補生產條件的劣勢,為企業生產剩余價值。這些勞動者之所以會接受更加苛刻的勞動條件,是因為他們面臨兩方面的競爭,一是和同種形式人力資本的競爭,二是和先進企業采用的新的生產方式的競爭摘要:一方面,落后形式的人力資本,其市場需求急劇下降,為了爭奪日益減少的工作崗位,這些勞動者競相提高勞動效率和強度、接受更長的工作日,激烈的競爭最終導致少數遠遠高于社會平均效率的人力資本勝出并獲得雇傭;另一方面,落后企業雇傭的人力資本,必須和多數企業先進的生產方式競爭,彌補落后生產條件的劣勢,才能為企業生產剩余價值,例如當扣針制造行業普遍采用機器進行生產時,第一道工序的平均效率能夠達到2000次,那么,落后企業的人力資本必須提高勞動強度,在正常的10小時工作日內操作1600次,再延長2.5小時的勞動時間,最終達到每日操作2000次的效率,才能使其產品的個別價值不高于社會價值,在此前提下,人力資本才能夠為企業生產社會平均的剩余價值率。
綜上所述,人力資本在形式上和效率上適應剩余價值生產的需要、滿足企業對人力資本使用價值的需求,是人力資本作為商品在質量上合格的標志,在此前提下,人力資本才能夠作為商品進行出售,實現自身的價值。此外,從社會而言,人力資本的存量結構必須滿足社會生產的總需求結構,人力資本市場才能夠出清,使得所有的人力資本的使用價值都得到利用,不會出現失業和高級人才供不應求的現象。
- 上一篇:基建處副處長工作匯報
- 下一篇:企業中的會計誠信發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