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規劃人力資源論文

時間:2022-10-13 03:34:45

導語:沿海規劃人力資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沿海規劃人力資源論文

一、河北沿海地區三大產業人力資源現狀

由2011年河北沿海地區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市各產業的生產總值可以看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生產總值占據主導地位,而第一產業生產總值相對較低(如表1所示)。從目前河北沿海地區就業人員從事的工作所屬產業來看,在第二產業就業的人員數量相對較多,而第一產業就業人員相對較少。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產業占用人力資源較少,創造的價值也相對較少;第二、三產業占用的人力資源較多,創造的生產總值也較多。所以,河北沿海地區未來幾年內的人力資源各產業方面的需求按由多到少,分別是: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并且,主要以制造工業與旅游服務業為主。據統計,2011年河北全省按行業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通信、化工、金屬制品和紡織等行業,其中通訊設備制造企業共有1037家,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企業有804家,非金屬礦物制品企業853家。目前,河北省的各行業企業發展趨勢與未來發展趨勢基本相符,由于其大多數屬于技術型產業,其專業技術人員需求量相對較大,這對河北省人才的吸收力與河北沿海地區的高校在人才培養和儲備方面都是不小的挑戰。

二、河北沿海地區重點產業人力資源現狀

由河北沿海地區的產業生產總值可以看出,該地區經濟呈現較穩定的發展趨勢,其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在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其中第二產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而第三產業主要集中在旅游業和港口物流業。

(一)旅游業人力資源發展現狀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休閑旅游。河北沿海地區具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厚重、自然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面臨國內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河北沿海旅游業在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方面還不夠科學規范,還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人才總體層次較低,精英人才缺乏。由于旅游行業具有特殊的服務性,所以旅游行業需要精通業務、具有創新能力和較高管理水平的精英式人才。在河北沿海地區,其旅游業從業人員總體層次仍然較低,且流動性較大,如高素質的職業經理人、營銷人才、度假村管理人才、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等精英型人才大量缺乏。旅游從業人員隊伍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二是復合型人才較少,且缺乏流動性。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旅游企業不僅需要大量操作型服務人員,更需要大量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同時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旅游人才最為缺乏。目前河北沿海地區旅游業人力資源出現了兩個流動趨勢,一方面基層員工的流動過于頻繁,無法保證高質量的服務,另一方面中高層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的流動基本是小范圍的、區域性的流動,缺少新鮮血液的注入,阻礙了旅游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二)港口物流業人力資源發展現狀

河北沿海地區擁有唐山港、秦皇島港、黃驊港三大港口,其在經濟與人才培養方面的影響不容忽視。目前,河北沿海地區港口物流業的從業人員文化和專業技術水平較低。在港口就業人員中,大多數是生產作業與生產輔助作業人員,中高層次的管理人員與具有一定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只占全部就業人員的一小部分,并且人員構成比例不合理,生產作業人員老齡化嚴重。港口物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與港口的日常運營和河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全面提升河北沿海地區的港口物流業的人力資源質量,一定能有效保障港口經濟快速發展。

(三)制造業人力資源發展現狀

與旅游業、港口物流業相比,河北沿海地區的制造業是帶動河北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以唐山為例,其裝備制造產業發展迅速,現在已經形成大型水泥設備出口基地,并具備年加工2萬噸的生產能力。在人力資源方面,制造業的從業人員幾乎占了河北沿海地區第二產業從業人員的半數以上(表2所示),其中秦皇島市制造業從業人員6.74萬人,占第二產業就業人數的78.83%。但是,目前河北沿海地區制造業的高級人才總量和素質還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并且高端管理和科技人才明顯不足,戰略性人才缺口較大,在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方面也不足以應對發展的需要。

三、河北沿海地區人力資源需求結構分析

河北沿海地區的人力資源需求結構主要是根據各產業的發展與人力資源的發展趨勢來確定的。河北沿海地區的人力資源將以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為主要組成部分,這部分的人力資源將是河北沿海地區人力資源的主要需求,也將是推動河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人才動力。第二產業主要是對制造業技術人員的需求。目前,從事制造業的大多數是普通作業的工人,但若想提高生產效率和市場效益,專業技術人員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制造業的主要需求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第三產業主要是對旅游業和海港物流業從業人員的需求。目前,河北沿海地區第三產業的主要從業人員集中在旅游業和海港物流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服務的質量與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對于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對高級管理人才與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加大??梢哉f,在未來幾年內,河北沿海地區第三產業人力資源的主要是對旅游業和港口物流業的高級管理人才與復合型技術人員的需求。

四、河北沿海地區人力資源發展的政策建議

根據河北沿海地區自身的條件與優勢,以及現有人力資源現狀,提出如下政策建議:(一)搭建良好培訓平臺,實現區域性的人才轉換良好的培訓機制既能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又能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目前,河北沿海地區的服務業管理人員,除了通過政策從外部吸收外,還可以搭建培訓平臺,在行業內進行培養。這樣,由于本身就對行業有較為深刻的了解,在培訓之后將能更好的完成相關的管理工作。在河北沿海地區,應結合河北沿海地區自身的地理優勢,進一步加強人才的交流培訓和區域合作。加強與東北地區的合作交流,建設引進專業技術人才的通道;搭建與北京、天津人才流動的平臺,發揮最大政策優勢來吸收京津地區“散射”的人才;充分利用省內人力資源,擴大地區影響力,積極創建和完善開放的、多元的人力資源交流體系,爭取將省內外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二)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培養優質人才對于有較高技術要求的專業人才的培養,并不是單單靠培訓就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因此,應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儲備具有較高素質與專業技術水平的人才。第一,扶持相關高校,培養專業人才。對于具有雄厚工科基礎,以重工業產業人才培養為專長的院校,應給予重點扶持,為其提供相應的便利條件,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關系,鼓勵其為第二產業,尤其是制造業,提供高質量的專業人才。對于區域內傳統文科和綜合性院校,要鼓勵其適當調整專業結構,為區域經濟發展輸送應用型人才。第二,發揮地區優勢,加強省外院校之間的合作。河北沿海地區的高等院校應加快步伐,盡快制訂出合理的合作模式,與專業對口或相關院校建立合作關系,推動聯合人才培養和合作辦學,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河北沿海地區高校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不僅取決于高校自身的定位和調整,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于政府層面的政策設計和宏觀調控。所以,推進河北省地方院校與河北沿海經濟隆起帶互動發展,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從制度安排和相關政策制度出發,制定長遠的戰略規劃,對相應的具有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的學校進行教育投資,著重培養專業人才,建立高校和各個產業集群企業主體的合作機制和激勵機制,創造良性的發展環境。完善激勵機制,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河北沿海地區應從政策入手加大人才引進的力度,制定留住人才與吸收人才的相關政策。目前,我省分配制度較單一,激勵機制相對落后,在人才的使用和評價中過分強調工齡、資歷。并且,由于社會整體過分注重人的學歷而輕視能力,收入分配制度也相對簡單,嚴重缺乏競爭力,人才管理、使用和配置機制不合理。因此,河北沿海地區發展應根據自身狀況,量體裁衣,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首先,應了解河北沿海地區的人力資源現狀和結構,了解人才需求的差異性,在引進人才方面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根據不同人才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激勵機制;其次,應通過制定對企業的相關優惠政策,間接的對有意向的人才進行激勵,使企業制定一套靈活的薪酬制度或相關的激勵政策,為引進的人才剔除后顧之憂,為其提供良好舒適的發展空間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再次,為緊缺的專業人才開通綠色通道,方便快捷引進人才,與此同時為優秀人才創造完善的住房、醫療、養老和休閑的社會保障制度,解決后顧之憂,使得安心工作,用待遇和制度留人。

作者:喬花云焦瑞張文釗單位:燕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