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概述

時間:2022-07-19 09:06:20

導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概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概述

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必要性

1.1加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國家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根本,這就需要政府從基礎著手,從基層做起,滿足群眾的現實需求,真正關注基層群眾的民生問題。全面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步驟,對于提高基層群眾的生活質量,促進共同富裕有直接和重大意義?;鶎尤肆Y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作為基層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社會的和諧建設,構建群眾滿意型政府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于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都至關重要。1.2加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科學發展觀從本質上講,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發展觀。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作為緊密聯系政府與群眾的平臺,直接關系著基層群眾的生存和發展,關系著人民生活的發展,更關系著國家的發展和長治久安。所以,加強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能夠使群眾與政府保持良好的聯系,不斷滿足群眾的現實需求,促進國家的穩定和發展。1.3加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是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內容。建設服務型政府是群眾對于政府的需求,是國家建設的需求,是社會穩定發展的需求。建設服務型政府,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關鍵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重點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通過加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形成惠及全體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最終會形成小政府大社會的和諧局面。1.4加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是促進人社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我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覆蓋人群越來越廣,工作任務也越來越重,必然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公共服務平臺?;鶎尤肆Y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是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普及人社政策、提供民生保障公共服務的重要窗口,是聽取人民群眾對于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各項公共服務訴求的重要渠道,是實現人社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措施,對于就近提供各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促進和推動人社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要求

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要努力做到“六個統一”。統一名稱和標識。街道(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統稱為“街道(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所”;社區(行政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統稱為“社區(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站”。統一管理體制。街道(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所納入財政全額供給事業單位管理范圍,實行縣以下垂直管理,社區(行政村)服務站接受街道(鄉鎮)服務所的業務指導。統一服務場所。以滿足工作需要、方便群眾和經濟實用為原則,綜合考慮服務對象數量、地理交通、服務內容等因素,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適當考慮未來發展需要,合理設置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場所。統一工作制度和流程。制定統一的服務崗位責任、目標管理、服務承諾、跟蹤走訪制度和服務流程管理辦法,規范服務行為。統一工作內容?;鶎尤肆Y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的工作內容首先是開展法規政策宣傳。宣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規政策,確保城鄉居民及時了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相關法規政策、工作制度和流程等。其次,搞好就業服務。定期開展人力資源供求狀況調查;負責就業失業登記申請、初審和登記失業人員日常管理服務;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和創業服務。再次,做好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工作。負責采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適齡人員基本數據;對參保人員的參保資格、基本信息、繳費信息、待遇領取資格及關系轉移資格等進行初審;受理舉報,提供政策咨詢和業務查詢服務;通知并協助參保人員辦理繳費和待遇領取手續;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最后,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積極推動落實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開展勞動關系協調工作;設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開展勞動爭議調解工作;推進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網絡化建設,維護用工單位和勞動者合法權益。統一信息化管理。按照“金保工程”規劃,配備和完善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必需的信息化設備、網絡設施,使用全省統一的應用軟件,省、市、縣、鄉四級業務聯網,實現業務協同處理和信息資源共享。

3內蒙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簡介

3.1建設目標。按照“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延伸”的理念,在數據實現自治區級大集中的基礎上,整合各類業務,推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人體生物特征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全面感知、互聯互通和資源整合,形成鮮活的人社服務大數據。創新經辦模式、創新服務手段、創新管理方式,最終形成透徹感知、快速反應、智能響應、主動服務、科學決策、以人為本的智慧人社管理服務體系。3.2建設內容。3.2.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借助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大廳和社區民生平臺,懸掛統一標牌,建設城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通過整合各類業務,配備標準化設備,推行基層綜合柜員制服務,提供“一窗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便捷服務,實現“平臺在社區,經辦在家門,服務在基層”。3.2.2社會保障卡綜合服務點。依托農村牧區具有助農金融服務功能的便民超市,建設“社會保障卡綜合服務點”。全面推廣智能POS終端,提供“社保查詢不出村、選檔繳費不出村、資格認證不出村、待遇領取不出村、持卡消費不出村”服務,實現社保金融服務村村通。3.2.3“內蒙古。12333”門戶網按照“陽光政務”和“便民服務”的理念,以服務對象為核心,對原有各類政務及業務網站資源整合升級,規劃設計了門戶網站集群,涵蓋“政務服務、個人服務、企業服務、社會保障卡、求職招聘和人事考試”六大頻道,實現全區“跨地域、跨時空”的“一站式”政務公開和網上辦事,為全區社會公眾提供方便、快捷的線上服務。3.2.4“內蒙古。12333”手機客戶端“內蒙古12333”手機客戶端是面向全區所有參保人的一款移動終端應用,提供社會保障卡、社會保險、求職招聘、民生查詢、政策法規、培訓考試、認證服務這7大類的手機服務,并基于社會保障卡金融功能開通在線支付、金融賬戶管理和手機電子錢包應用。3.2.5“內蒙古。12333”電話咨詢服務通過構建覆蓋全區的統一12333系統平臺及集中式受理座席,建設“內蒙古12333”服務電話和“內蒙古12333”短信平臺,提供業務辦理、信息查詢、消息推送等公共服務,及時掌握群眾呼聲、解答群眾問題,對切實發揮信息系統建設成效,提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2.6“內蒙古。12333”微信平臺“內蒙古12333”微信公眾號通過開發第三方應用開放接口,實現微信平臺與業務系統的無縫對接,在準確推送全區人社部門最新政策通知的基礎上,開通了制卡進度查詢、醫療消費明細查詢、社保繳費信息查詢、醫療賬戶余額查詢、社??⊕焓У确展δ?,成為自治區人社部門傳播政策消息、暢通服務渠道、提高參保人滿意度的重要媒介。

4結語

內蒙古人社廳按照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延伸”的原則,以“軟件統一、數據集中、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為總要求,全面開展了全區人社信息一體化建設。下一步,將依托“內蒙古12333”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拓展線下“一窗式”和線上“人社云”服務,推動“互聯網+”民生服務向社區、農村及家庭的延伸,實現向“智慧人社”的跨越。

參考文獻

[1]王偉剛.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4(4):30-31.

作者:陳國濤 代勤 單位:1.阿拉善盟社會保障數據管理中心 2.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信息中心